我国已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一生阅历无数,更有许多弥足珍贵的人生记忆;这些记忆中,有彷徨,有欣喜,有安慰,也有遗憾和愧悔。
季羡林先生在《赋得永久的悔》这本书中,讲到了自己是如何从懵懂年少到历经沧桑,从国内到国外,从独木小桥到阳关大道,一步一步走过自己九十多年的风雨人生。书中流露出的真实情感不仅动人,更让我们不由得也会追问自己,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可有值得回忆的当时荣耀,或者必须记取的心痛。
我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智者给一个年轻人两个锦囊,一个让他在年轻时打开,另一个则让他在年迈返乡之际再打开。
两个锦囊中分别写着三个字:不要怕;不要悔。
这其实就是说,年轻时,我们要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年老时,我们要放下执念,与自己达成和解。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不顺心、不完美……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免不了有人生的缺憾,因而也会产生悔意。年轻时尝试过了,奋斗过了,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许多人到了老年,仍然会产生无法排解的悔恨。从某种意义上说,懂得反思,正是一颗伟大灵魂的可贵之处。
所以,我很欣赏我的一位朋友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后悔没有反义词》。
这是在说什么?
这说的是语言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现实生活又充满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的语言体系中常常会有许多相反相对的词语。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词都有反义词,因为生活并不总是对称或均衡的。“后悔”之所以没有反义词,莫非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人能真正做到无怨无悔?
就像这本书的作者季羡林先生,他收获了事业,是大家仰慕的人生赢家。但他敞开心扉,回望自己所走过的路时,也依然会有“赋得永久的悔”。
当然,推荐这本书决不是让大家沉浸在“后悔”的情绪之中。既然人生的缺憾不可避免,为什么要为已经过去的事后悔不迭,为尚未到来的事担惊受怕呢?!
许多读者跟我说,他们在看到我写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中,王阳明在临终之际,说出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那一瞬间感到了无比感动。这种感动其实就来自对人生的坚守,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对自我与天地自然关系的大和解。
所以,看季羡林先生的书,反思过去,面向未来。
“一条十分漫长的路,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看到《赋得永久的悔》这一篇时,泪目!“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另,我很喜欢季羡林先生1934年写的散文《黄昏》,都说黄昏是伤感的,但在年轻的季先生笔下,却又优美无比。他能将非常细微的情感及变化描写出来,让人看了纳闷:我也有这种情感呀,可为何描写不出来?
不是不怨无悔,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好好珍惜当下,努力今天,明天就可以无悔。谢谢先生推荐的好书。
声情并茂。
先生好,晚安🌙
先生,晚安
s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