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尤西林教授总结

主持人尤西林教授总结

00:00
25:43

2018年11月26日14:30—16:00,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教育博物馆主楼学术报告厅进行高研院成立一周年系列讲座暨上林人文社科讲坛第32期。此次论坛是以禅宗美学为主题的深度对话工作坊,会议以“禅宗何以成为美学?——以如来藏和佛教中国化为线索”作为话题,邀请到浙江大学张节末教授,四川大学普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戴晖教授作为对话嘉宾,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尤西林教授主持。



李继凯教授致辞,代表高研院对远道而来的专家表示欢迎,对以主题性对话开展的学术论坛形式表示认可,致辞中表示高研院今后愿意提供对话平台供学界专家讨论,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尤西林教授主持论坛,对题目“禅宗何以是美学”的问题做出说明。尤教授介绍三位对话人,是国内禅宗美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并援引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贺信,认为该论坛触碰到了一个根本性却被学界忽视的大问题。尤教授期望该对话由“如来藏与禅宗美学”作为一个导引性的话题,在上午曲经纬博士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在对话中进入一个更为开阔的场域进行思想性碰撞。

张节末教授介绍了自己研究禅宗美学的治学因缘和经验,认为论题所导向的判教,会在整个中国文化背景展开,将对禅宗美学研究产生反思和推进,同时引发出“从美育代宗教”的问题。张教授在发言中把问题引入到一些精微的哲学问题上,提出审美主体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产生的,个体反思的我是如何出现的问题。

普慧教授就“禅宗是否宗教”的问题出发,从中国佛教溯源到印度佛教,进而提出“佛教是否宗教”的问题,认为原始佛教具有非宗教特性,佛陀僧团只是修行实践的派别,反对具有神学性质非常强大的婆罗门教,禅宗创教与原始佛教“反神学”的特性相契。

戴晖教授是从西方美学维度出发,从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自由是宗教、哲学的原则,阐发了禅宗和美学为什么具备内在的相契特性。戴教授提出禅宗“离心意识”要求超越主体的能力,这与美学要求显现和形象在形式上似乎背离,但优美作为“无意识”中产生却与禅是相吻合的,戴教授提出“刹那”是理解禅宗美学何以可能的重要概念。

张节末教授接续戴晖教授“刹那”的话题,从中国古典审美时空感的角度论说了禅宗为何构成美学。


在主持人和嘉宾发言的第一阶段结束后,听众围绕相关话题提问,展开发言各抒己见,与三位学者共同完成本次论坛。

尤西林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对禅宗的现代意义进行说明,回归对话主题“禅宗何以是美学”,认为必须要与印度佛教进行比较,方能进入禅宗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而对中国美学研究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