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高宗赏月图》:盗版画背后的清代茶俗

第十讲: 《高宗赏月图》:盗版画背后的清代茶俗

00:00
17:05

我录这期节目的时候正是快中秋的时候,我猜很多朋友会收到中秋礼物,一定有月饼,也一定有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秋佳节和茶成为一个绝佳的组合,也许是从唐代诗人卢仝写《七碗茶诗》的时候开始,他诗中所写茶能带我们去到的最高境界: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也或许是从宋朝把最高级别的贡茶叫做“小团茶”开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茶和中秋结缘,我个人感觉是因为一个字“清”,三点水一个青色的“清”,什么叫“清”,唐朝的诗人司空图写了一本《二十四诗品》,其中第16况“清奇”中这样描述: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中秋之月清、碗中之茶清,中秋望月品茶饮尽相思之人亦清。那今天我们的节目来介绍一幅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高宗赏月图》。借此画,我们读取一下清朝饮茶的历史也来认识一下这位爱茶如命的乾隆皇帝。


《高宗赏月图》也称《乾隆赏月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展开这幅《高宗赏月图》我们可以看到一片水上沙洲,江上一轮明月悬在中天,近处江上水榭,山石旁桂树下坐着一人,他身着汉人服饰手里拿着一柄如意,如果不说他是乾隆还真不太好猜,他翘着脚,显得怡然自得,抬头望向天上明月。他的身后有一个仆人打着障扇,身旁则有另一个仆人捧着一个红色描金漆盘,上面放置着一个小巧的青花盖碗。


《高宗赏月图》局部



左:清 雍正 青金蓝釉缸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右:清 雍正 钧釉缸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在捧茶的小仆身边有个二层的竹架,上面排放着各式精美的茶具。这些茶具为我们认识清朝宫廷茶器具十分有帮助。我们可以先从最上面这层看起,看看经过前面9期节目,大家能认出来几样。比如有祭红的和青花的茶叶罐,祭蓝的茶碗、玉碗、青花盖碗、黑色描金漆盘,上有青花小杯,还有一把宜兴紫砂壶。在清朝,宜兴紫砂已经非常流行,同样在清朝大行其道的还有盖碗。可以说盖碗的使用,是清代品茗的一大特色了。再看竹架的第二层,有一描红的茶叶罐。竹架第三层我们发现有一个青蓝釉水缸,旁边还有一个水勺。最下面的抽屉里放置的是木炭。画中很多件器物在现实中都可以发现其原型。比如玉碗、青花茶叶罐、第三层的青蓝的水缸与雍正朝的青金蓝釉缸非常类似,甚至我们可以推测乾隆初期使用的茶器很有可能沿用了雍正时期所制的器物。


清朝人饮茶的习惯大致和明朝一样,以散茶为主,随着制作工艺的提升,如今我们能喝到的六大茶类的各种名茶在清朝也都可以喝到了。除了从明朝延袭下来的黄山毛峰、松萝茶、正山小种、龙井茶之外,还创制了很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茶,比如说祁红、还有在明朝乌龙茶制作工艺上脱颖而出的武夷岩茶等等。


清朝的历代皇帝也大多喜好饮茶,宫廷饮茶之风盛行,乾隆皇帝每年元旦后三天必要在重华宫举行茶宴,之后变成了惯例,有据可查的重华宫茶宴就举行了60次之多,内务府专门设有“御茶坊”以及茶库,每年收取进宫名茶多达30多种,每种从数瓶到几十瓶、一百多瓶不等。除此之外,清宫饮茶还保留了游牧民族饮用奶茶的习惯,所以我们才会在博物馆中看到很多多穆壶形状的茶器,甚至很多是瓷器,瓷质的多穆壶大多已经失去了实用功能,只能是看做一种不忘本的行为了。汉化的清朝宫廷上至皇帝下至皇亲贵族更多的还是饮用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四川的雨前贡茶,在清朝贡茶的范围更扩大到云南,今天被炒的很热的云南古六大茶山就是清朝的贡茶区,甚至到现在据说还有藏家手里收藏有清宫流出的古董普洱,普洱茶在清朝也已非常的普及和流行了。


再来说回茶器的使用,清朝所用的茶器形制上和明朝差别不算大,但由于烧造和釉色等工艺的进步,清朝康雍乾的茶器无论是材质、釉色、造型、绘画技法等都表现的相当不错。当然喝茶习惯和使用器具我们明显看到帝王个人风格的显现。


比如这幅画中的绝对主角乾隆,是位非常爱茶的皇帝,要说清代茶文化的发展乾隆功不可没。迄今为止,在档案中留下具体建造茶室、制作茶器,且以图为证的,唯有乾隆一人。另外,不论他写的水平如何,毕竟他还留下了一千多首茶诗。在他即位16年之后,他下江南归来就陆续建造了十多处私人的品茗茶舍,而茶舍中的茶器具,也都在《活计档》中有具体的记载。还记得我们上期节目曾提到过惠山寺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的竹炉吗?据说乾隆下江南也特意去了惠山寺品茶,对惠山竹炉特别的青睐,回到京城后不仅建了一间名为“竹炉山房”的茶舍,还特意命工匠仿制惠山竹炉,从此惠山竹炉就成了他所有茶空间的标配。乾隆自己还绘制了《竹炉山房图》,并且在郎世宁、董邦达等绘制的乾隆皇帝品茶的画中我们都能找到惠山竹炉的影子,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仍收藏着乾隆仿制的惠山茶炉。


惠山竹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写茶事、画茶画、建茶舍、制茶具之外,乾隆还自创了一款三清茶,用梅花、松仁、佛手为原料,用宫中收集的雪水融化后煮沸,冲泡贡茶龙井和梅花松仁佛手。乾隆皇帝还为他最爱的三清茶写下了一首诗,并把它印在各种茶具上,如今我们在很多地方还能看到此种茶壶、茶盏,数量非常非常的多。


乾隆用自创的三清茶,定义了自己的审美,然而他的审美品位到如今总是被人质疑,恐怕是他自己也没想到的事了。从他写诗的韵脚到经他授意制作的瓷器,再到这幅《赏月图》,都透着这位皇帝的一股子少年的任性。这幅《高宗赏月图》其实是一幅盗版画。


清 冷枚 《赏月图》


怎么说呢?这幅《高宗赏月图》的原版是清朝冷枚画的一幅《赏月图》,这幅画如今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们不妨看看冷枚的《赏月图》,就像小时候玩“找不同”游戏一样,比较一下两幅赏月图。



从构图来讲,明月、桂树、主仆三人几乎一模一样,人物形态和服饰也非常类似,如果要找不同,首先我们看环境,冷枚把赏月的环境处理成一个空地的高台,画面背景显得简单干净,而且受西洋画法影响有一些明暗的变化,更显出一轮明月的清幽。而《高宗赏月图》的背景则被处理成在水榭江边,按理说环境更优,然而画面画蛇添足增加了远山、桂树相比冷枚的显得“枝叶繁茂”,近处水榭的栏杆被涂成了朱红色、近处增加了山石,还有一丛丛的野草。这些造景之物夺了画面的“清静”,显得累赘。尽管那一轮明月画的很明显,却被这一些环境物衬得有些“浊”了。再看,主人背后打扇的小仆,冷枚画的是打扇小仆望着捧茶的小仆,捧茶的小仆望向主人,主人则望向月亮,这样人物之间形成呼应,使得画面很生动。而《高宗赏月图》乾隆背后打扇的仆人则画成一个正脸,望向画外,显得生硬死板。另外还有一处不同,就是茶器的配置。冷枚的《赏月图》,只有捧茶小仆手中捧着的一个白瓷盖碗,注意哦,是白瓷盖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白瓷盖碗与天上一轮皎月相得益彰,更趁出赏月之人的玉壶冰心。而乾隆就不一样了,描金红盘上面放着青花盖碗,我可以说俗不可耐吗?这还不算,你看看捧茶小童身边的茶架上那一堆,金的银的紫砂的瓷的,红黄蓝白的,真是热闹。这些茶具堆砌在一起,毫无美感可言,以一片喧嚣对明月,反衬出主人的恶品味。这两幅图摆在一起,优劣一看便知。如果这些都还算能接受,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冷枚那一幅《赏月图》明月旁边那一朱文大印,你说盖在哪儿不好,非盖在月亮旁边吗?真是无语了。不过这也说明了这两幅画的先后关系。事实是乾隆看到冷枚的《赏月图》非常喜欢,欲与画中人争座位,于是命人画了这幅《高宗赏月图》把自己换了上去。但在我看来有点弄巧反拙的意思了。不过,话说回来,冷枚作为服务过康雍乾三代的宫廷画家,康熙对他还是青眼有加的,就不多说了。


清朝皇帝爱茶,清宫饮茶之风盛行,上行下效使得清代整个上层社会品茶盛行,更影响到民间,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各类茶馆遍布城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去的休闲社交场所。这在后来的很多文学作品中也很常见了,更与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喝茶没什么两样了。但我还是想要说,我们看过唐宋明和茶相关的画作,也无论如今的茶是被装进饮料瓶的还是保温杯,从始至终它是多变的,但它一直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我理解到的茶有一点也是不变的:


茶之清,在心静,静才能体察它似有似无的幽情。在干净,行简素,远离庞杂多余的一切。在心生敬意,保有对自然万物的谦逊之心,借一碗茶汤时时反观自己。“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这无法与外人道的一切尽在一碗茶汤中了。


不知不觉,我们也做了整十期的画里品茶的节目,这一期是最后一期。其实从古至今有关茶的画还有很多,我挑出的只是我有限认知里比较典型和我想分享的一部分而已,这个专辑借这些画来讲茶,并不是说其中茶的元素有多重要,而是我希望能给大家多打开一条欣赏的思路。我相信听节目的很多朋友都是平时很喜欢去博物馆、美术馆,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一幅画时,除了画中蕴含的历史、色彩、线条等等之外,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趣的点,和画中人、画家、和那个时代相连接,从而当我们再回到现实,在应付了很多紧急且必要的事情之后,捧起一杯茶,和自己亲近的朋友家人在一起,和自己在一起,和一杯茶专注的在一起,就像你曾经看过的某幅画中,捧着茶看云淡云舒的人一样,不知会不会让你的心多一分笃定。好,这就是博物馆有得聊之画里品茶的所有节目,感谢你的陪伴和倾听,我是明华,再见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kidijin

    不知道听什么的时候就听一遍,静心。

  • Rene0212

    很有趣,期待后面的节目

  • yychongtian

    好喜欢呀,什么时候出第二部呀?期待

    博物馆有得聊 回复 @yychongtian: 谢谢喜欢,我们继续努力

  • 圆钰_pa

    融雪的天气特别冷……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温暖的朩地板上。想起那天在碑林博物馆看到的丹桂飘香,又想起金色的银杏叶,暖暖的阳光…人难得有自己的真性情。明华一直都是纯真的少年时代的样子,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不同……今晚却觉得很是不同,我一直在听你,一直在倾听你…以往似乎都是你在倾听我,外加一句“心疼”。喜欢倾听历史的声音,真的,自己小小的悲喜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想着,要不要喝一会茶呢?茶就是我们的生活,简单干净的生活。岁末,这样与你这样在一起的时光,真的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