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孩子自我否定背后的心理密码

第13讲 孩子自我否定背后的心理密码

00:00
10:43

咱们这门课的第一部分“发展自信心”,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咱们再来讨论点儿总体规律性的情况,让你在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心里能带着提纲挈领的思路,给孩子合适的指引。

有一个情况,跟孩子的自信心非常相关,很多父母都遇到过,那就是孩子会说“我不会、我不行、我不想、我做不了……”这类自我否定的话,有的孩子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说;有的孩子是在遇到新鲜的、没做过的任务时会说;甚至有的孩子但凡开始一个任务、一项功课,还没搞清具体内容呢,就先开始泄气地这么说,这就是习惯式的自我否定了。

遇到这个问题的爸爸妈妈,都会觉着糟心难受,也感到焦虑。有一位小莫妈妈的说法,有一定代表性:“人不就靠一口精气神儿活着嘛,他为什么就不像我呢?遇到问题倔强一点儿、不服输,一咬牙一坚持,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我的孩子为什么就这么不自信呢?我鼓励他说,你肯定行的,你还没做呢,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你要振作起来,其实这个不难的,别老说否定自己的话。结果,他有时会叫的更大声,说,‘我就是不行的!’有时候虽然不说了,但开始做事情时却没有一点儿意志力,松松垮垮的,就好像认命了,是‘随便怎么样我就混一混吧’这种感觉。”

我们需要破解孩子自我否定背后的心理密码,他们否定自己,其实是在向你呼救,主要传递了三个意思:



一是,孩子需要得到你的确认。他渴求你的支持,他不仅要知道、还要看到自己确实能行!

二是,孩子要降低你的期待。他总说自己不行,就是希望你不要给他提太高太快的要求。

三是,孩子用自我否定来缓解达不到自己期望的焦虑。我们大人在遇到麻烦时也会说“怎么办啊,完蛋了!要命!我这是搞砸了吧!”用这种方式来释放一部分紧张,孩子也有这个目的。


这样,我们就相当于破译了孩子发送的密码电报,总算能读懂他们了。但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密电任务,还是要完成的。

首先,怎么给到孩子确认,才合适?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不会满足于你简单地说“你行的、你会的,我相信你!”孩子都升级了,你要也要给自己的方法升个级,才能跟孩子的现实需求对接好。

很多家长不认为孩子遇到的事情有难度,经常跟孩子说“其实没有那么难”。我的第一个升级建议是,你要承认孩子遇到的事情确实有难度。以退为进,方为上策。你不承认难度,孩子心底的疑惑就没有得到确认,他们会继续、甚至变本加厉地否定自己。我们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判断,孩子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当然简单;但对于他们这个年龄、这个认知水平来说,就未必简单了。这就像物理学家对我们说量子力学很简单、数学家对我们说微积分建模很简单一样,不应该仅从自己的角度判断。承认难,才是双脚站在地上投入解决的开始。

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这个确实很有难度,很不容易。不仅对你来说是这样,对像你这么大的其他孩子来说,都是一样难的。现在的关键是,谁有耐心和毅力来解决它!”

接下来相配合的第二个升级建议是,你要为孩子提供支持。可以告诉孩子:“哇!这么难,是不是我也得试试了?”然后尝试一下,给孩子一些确认:“果然挺难的,我回想一下我像你这么大时,这个问题也会把我难倒的。”有了父母的确认和打底,孩子才不会认为“是我不行”——如果不断产生这个信念,才是真正伤害自信心的。孩子会觉得:“嗯,原来果然有难度,看来这是很正常的嘛!”这样才有动力去进一步尝试,才能听进去你的指导和建议。这时候你就可以接着说:“我们一步步这样来试试,看行不行?咱们一起,可以互相支持、共同想方法。我毕竟上过小学嘛,我用过的方法,也想跟你一起再试一下呢!”这样提供支持,才是接纳问题的支持、才是拉一把的支持、才是帮助孩子重建自信心的支持。

第三个升级建议是,我们得想办法客观证明孩子有能力。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没有那么好糊弄了,也会关注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信息,辅助对自我的判断。所以我才教你特质描述及总结性表扬,让孩子认为自己的好是有理有据的。为了让孩子有一部自己的“发动机”,你需要借助一点外力。我们有一些家长会为孩子做一个“闪光点手册”,叫的通俗一点也可以是“功劳簿”,用白纸黑字记下任何人对孩子的肯定、做的好的事情、想到的好办法,有信心的时刻,等等。这部分可以是动力源,当孩子自我否定的时候,你可以做惊讶状,说:“等等,你说的是自己嘛?”可以顺手拿过“闪光点手册”开始念,并告诉孩子:“这才是你嘛,一定是这个棒棒的你太低调了,躲起来了,才让刚才那个过于谦逊的你跳出来了。”我一向都建议,学校和老师已经够严肃了,在家里你需要更温情有趣一点儿,不要动不动板着个脸,开点儿玩笑、放松一点儿,才会让孩子觉得这不是个大不了的事儿,能轻装上阵,更从容地面对。

其次,你要怎么降低期待,才不会沦为“没有要求的父母”?很多父母在对孩子放低期待的同时,也忘记了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没要求是危险的,你可以参照一下没有具体工作任务的成人,担心时间浪费、担心同事超越自己、担心收入减少、担心被时代抛弃……上了小学的孩子虽然说不出这些担心,但环境信息让他们时时在体验相同感受。

降低期待的原则是:不期待一下子变好、不期待再无麻烦;相信正确的方向和过程,相信螺旋上升的进步。最好的要求方式,当然是“小步台阶”,把大目标拆分成小任务。



我曾经为孩子们做过一个演示。我儿子徐小熊对自己要写100个词的英文短文,感到非常抓狂。一直在我耳边唠叨:“我不会写,我肯定写不了100个词。”我就请他数一数一个句子大概是多少词。我俩查看了一下过去的造句,发现一个句子差不多是8-12个词,我们就把一篇短文算作需要11个句子。我拿了11个海洋球过来,告诉小熊:“这是需要用魔法句子锁定的淘气球,同时管11个太难了,谁也做不到。你把其中10个,狠狠地扔到后边,让它们蹦哒去。留下1个,先写个句子锁定它。写完一个,我会帮你再捡回来一个。你只需要盯住眼前这个球,搞定它就好了!”

他扔的可起劲儿了,扔掉10个之后,迅速写了一个句子。我捡回一个,他就再写一个。有时,他会跟我讨论一下如何表达。很快,11个句子写好了,数了数,居然有120多个词!小熊也大受鼓舞,他说:“我过去觉得写不了那么多,现在一个一个写,很轻松!”这其实就是小步台阶的精髓。而孩子更容易被象征意义的形式感所激励。



不管你采用任何方法,只要把握:不怕大任务、不怕取得不了大进步,只要实现眼前的小目标,一步步上台阶就好!

最后,我们能不能教给孩子一些其他方法,让他们能够更有建设性地去缓解“达不到自己期望的焦虑”?当孩子否定自己的负面情绪实在太强烈,给他确认、降低期待的方法都不好使的时候,你可千万不要死磕。给他一个积极暂停,告诉他,我们先把这个任务“关起来”,稍后再来处理它。抱抱孩子、一起摆弄点儿小东西比如玩偶、一起喝杯水等,都可以使情绪“降温”。人类情绪的生理节律决定了情绪不会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唤起状态,转移情景、转移目标,情绪强度就会下降,孩子就不会再强烈的自我否定了。

之后,再回到任务中,降低期待、跟孩子一起小步台阶的完成任务,同时给到孩子一些确认,他们就会拥有一些成功搞定任务的经验,对这些经验的记忆,会逐渐驱逐自我否定的习惯。

好啦,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吧。孩子之所以会自我否定,是因为他们需要确认你是支持他的,也想要降低你的期待,缓解自己担心达不到目标的焦虑。我们能够认同孩子所遇到事情的难度,就是对他们最有力的支持;搜集来自各个方面、不同人对孩子的肯定,为他们营造一个动力源,就像电影中的英雄在做大任务前,回想特别有成就的感动时刻一样。我们还要用小步台阶的方法引导他们完成任务,必要的时候可以先缓解负面情绪。这样,他们就不再依赖自我否定来搞定父母和摆平自己,会变成更有信心的小学生!

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吧,因为我们成人离开童年很久了,经常不能同感孩子。你来回想一下小时候有什么事情把你难倒过,让你觉得对自己失望又无助?回忆一下,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eaf2020

    我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几周都没有问题,突然给我说不想上学,每天上学进校门很难,但是强制待到学校后,他又很正常的上课学习了,回家后做作业也很积极,问他原因就说了各种原因,但是感觉不是主要原因。我感觉可能是他前几周是比较新鲜,后面失去兴趣,加上觉得小学的老师不像幼儿园的老师那么哄着他,上学时间比幼儿园时间更长。现在对他各种方法都用尽了,软的硬的都用了还是无效,感觉很无助。现在一说你其实做得很好,然后还具体说了做得好的地方,他甚至自己还说自己比人家做得好的地方,但是又会马上说一句我真的不行。不知道他是故意说的,还是真得不自信,但是老师说他上课的时候还是很自信,所以真的有点搞不懂他了。

  • 听友187443367

    小孩回家不主动做作业,每次都需要家长提醒督促,没有一点主动性怎么办?

    大眼瞪小眼EQ 回复 @听友187443367: 您可以先从第51讲开始听,这个版块都是关于学习和作业问题的。您可以参照里面提供的信息来对照,是学习难度、学习基础、注意力问题、习惯问题、情绪和动机问题……?您听完之后可以对照孩子的具体情况,使用相关方法。如果还有具体问题,请您告诉我。我们再来进行具体有针对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