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诽谤”的来历

第六集 “诽谤”的来历

00:00
06:48


大家好,本期讲述“诽谤”一词的来龙去脉。



山西尧庙前的诽谤木(明代制式)


“诽谤”这个词,当今是个贬义词,指捏造和散布虚构事实,对人造成名誉等方面的伤害,诽谤罪还写进了《刑法》。但是,现在的“诽谤”词义偏重于个人对个人的诋毁,而在古代,诽谤这个词有着特殊意义,是个褒义词。不仅不是犯罪,还是所谓的“正能量”。“诽谤”这个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为何又从褒义变成了贬义?中国历史上许多词汇、概念以及对事物的重大评价,经过时间的发酵,出现过山车式的剧情反转,今后我们会有很多机会讲到这些现象,希望借此来澄清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重迷雾。“诽谤”这个词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诽谤”这两个字作为一个完整词汇,目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一书中。


最早的“诽”字和“谤”字字形实物分别出现在先秦的甲骨文、金文、竹简等载体上。是以“非”字“旁”字作为通假字存在,加上言字旁最终定型为现在的“诽谤”二字不会晚于战国末年和秦朝初年。



“诽谤”一词甲骨文、金文字形


“诽谤”是个并列动词,也可以做名词用。“诽”是私下非议的意思,“谤”是在路边上批评,是公开的议论。诽谤在古代的核心内涵就是提意见。言论如果不能公开向大众表达,就不能起到作用,为了鼓励不同的声音公开发表和传播,古人特意制作了一件东西,叫做谤木。谤木就是古代的意见箱,用一根一人高的木头竖在地上,再用一块木板方块横过来交叉,形成了可以挂意见书的云台,相当于现在网络上的论坛,还可以写跟帖。相传,在尧舜的时代就有了谤木,后来称之为诽谤木。



南朝萧景墓石刻华表



唐高祖献陵和唐睿宗桥陵前的华表


到了商周时期,诽谤木成为政府办公场所的标配,有了诽谤木,政府机构办公才能有合法性。周厉王著名的一个昏庸招数叫做“弭谤”,就是消除诽谤木,强行压制不同的声音,结果民怨沸腾,自己狼狈出逃。战国时代的齐威王,为了广开言路,在交通要道竖立了很多诽谤木,虚心听取各方不同意见、集思广益、招纳贤才,使齐国很快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诽谤木的形式后世逐渐演变,由木头变成了石头,成为了一件重要的装饰性礼仪设施“华表”。这也是今天天安门城楼边上那一对汉白玉华表的来历。



明代诽谤木形式的衡王府石坊



天安门前的华表(明代)


诽谤木,是特意为反对声音设立的窗口和保留地。这种做法和道家思想密切相关,道家辩证法认为事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走向其反面,矛盾会相互转换。所谓泰极否来,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最有效的办法是要设置反作用力,即所谓“反者道之动”、“相反相成”。你看,“反动”一词在古代也是褒义词,至少是个中性词。在古代,诽谤非议即使讲错了,也是不能治罪的,因为说错话是“说话”的必然伴生品。还有一个原因,诽谤者是下级大臣官员、下层或在野人士,诽谤的对象是掌握庙堂之器的人,被诽谤的人有义务倾听,他们是公众人物,要有更多的容忍度和更少的名誉权。在古代大部分时期设有言官制度,可以风闻奏事,并不承担任何责任。设立诽谤木是面对大众重要的言论制度保障,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智慧的体现。十八世纪,大启蒙时期的法国著名剧作家博马舍说“如果批评没有自由,则赞美毫无意义”,而中国人对这个概念的提出至少早了三千多年。


在战国时代以前,诽谤都是褒义词。也是在战国时代,诽谤开始有了贬义。齐威王去世后,他的后人听不进去反对意见,但是又不好意思取消这项制度,于是就将诽谤木的木头升高,高到人够不着、看不到的地步,从此“诽谤”一词就开始有了虚伪的含义。到了秦始皇、汉武帝时期,为了树立起君王的绝对权威,开启了不许妄议朝政、全面打压不同声音的恶劣政治风气,之后每况愈下,乃至于诽谤成为一个可以治罪的罪名了,成了一个贬义词,古今“诽谤”一词由此产生了巨大差异!


在古代,能在诽谤木上写意见书的是识字的知识分子,那时候,中国民间歌舞发达,会唱歌的人要比会写字的人多得多,对于很多不识字的老百姓,无法“诽谤”,只能“造谣”,通过歌声、歌谣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下一期,我们就讲讲古代“造谣”的故事,欢迎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