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讲:另一种三国:辽,西夏与北宋

第五十一讲:另一种三国:辽,西夏与北宋

00:00
09:19

【课程正文】

另一种三国:辽,西夏与北宋

大家好!


相信许多同学对于三国的历史应该都耳熟能详了。我们之前就已经讲过三国的历史,不过师叔要考考大家,同学们知不知道中国历史其实存在过第二个“三国”时期,那就是北宋时期。为什么北宋时期是三国时期,我们经常讲北宋时期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过我要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历史上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当时的北宋只是实现了局部统一,它大致的疆域相当于秦朝的领土范围,而且今天的北京以及河北,山西部分区域不在它的管辖范围之内。和它同时并存的有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一个叫辽,一个叫西夏。三个政权谁也奈何不了谁,但他们中的两个都被一个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民族——女真所灭。另外一个则被一个号称黄金家族上帝之鞭的成吉思汗所灭。那这其中究竟经历了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呢?接下来师叔就为大家讲述这三个王朝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吧。


首先,我们来看下三国中最早建国的辽。辽的主体民族为契丹族,而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6世纪以来,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逐渐学会了修筑房屋和城郭、种植庄稼和生产手工业品。916年,他们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后建都城于上京。阿保机在位期间,契丹成为北方强大的民族政权。在他统治期间实行了南北面官制,分别以契丹的习俗治理契丹人,以汉地的制度治理汉人,可以说这是最早的“一国两制”了。随着国力增强,契丹不断南下,疆域扩展到长城以南。947年改国号为辽。由于辽在十世纪的影响力,所以今天俄语中中国的发音就是契丹


公元936年,耶律阿保机之子耶律德光继位,他率军南下。击败了后唐,支持后唐将领是京唐建立后晋。作为回报,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今北京以及山西大同附近区域)给契丹,并上表自称儿皇帝。从此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长城屏障就不复存在了,中原王朝便屡屡遭到游牧民族的入侵。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宋太宗在位期间分别于979年发起高粱河之战,986年趁辽国新居即位,国家政局不稳的机会,发动进攻,史称雍熙北伐,著名的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次北伐中。不过两场战争均告失败。宋太宗本人也在高粱河之战中遭到重伤。此后,北宋采取防御态势,而辽国则不断南下进犯。


公元1004年秋,辽国大举进犯北宋,逼近黄河北岸的澶州,北宋京城开封府告急。当时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成都以便避开辽国的锋芒,然而宰相寇准力排众议主张抗敌自卫,并劝说当时在位的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后,宋军士气大振,于是在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至此以后,宋、辽之间没有再发生过大的战争、和平往来达100多年,为双方经济、文化发展及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两国之间由于长期没有发生战争,因此武备皆废,最终皆亡于女真族建立的金国。而契丹族在辽国灭亡之后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不过据史学家考证今天的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夫人婉容就是达斡尔族,这也算是历史的玩笑吧。


其次,我们来了解下西夏,西夏国的主体民族是党项族,党项族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支,原属羌族的一支。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府(今宁夏),史称西夏。元昊当时重用汉人为官,仿照宋朝设置行政机构,发展农牧经济,创制了西夏文字。而元昊本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被唐朝封为节度使,赐姓李,宋太宗时又赐姓赵。建立西夏之后,一方面娶辽公主,与辽结盟;另一方面自己称帝,表明与宋朝处于对等的地位。


李元昊称帝后,也屡次进攻北宋,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西夏本身国土狭小,资源有限,本身国力消耗巨大,加上战争的原因导致与北宋之间的贸易互市停止,国内物资缺乏,社会矛盾加剧。因此,公元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赐给西夏岁币。公元1045年,宋朝应西夏请求,在双方边境设置榷场(交易的场所),恢复贸易往来。和议之后几十年内,除了宋神宗时期有过几次战争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未间断。


不过可惜的是西夏国在13世纪时亡于蒙古国,当时成吉思汗临终前下令兴庆府城破之时进行屠城,因此西夏文明遭到了毁灭。如今西夏的文字已经没人能够说了,不过幸好党项人骨勒茂才于公元1190年所撰写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序言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内容相同。它是现今研究西夏历史的重要钥匙。


好了,三个王朝之间的故事说完了,其实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宋朝在这三国之中大部分总是在赔款求饶,一幅非常屈辱的样子,以前的史学家都称宋朝积贫积弱。但同学们想一想宋朝真的像我们认为的那样贫弱的话,他是怎么延续三百多年时间的呢?其实,宋朝与辽,西夏的求和纳贡都是在一个较为有利的条件的妥协,澶渊之盟以及宋夏和议的达成、辽和西夏都没有足够实力灭宋的。反过来宋朝一味地发动战争,不顾国力,民力倒是真的会速亡呢。因为战争是需要后勤保证的,即钱、粮、人。冷兵器时代三者缺一不可。如果说两国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下的话,议和可以算是一个明智之举了。但是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算是一个明智之举吗?同学们想想三国时期的蜀吴关系就能明白。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宋徽宗及北宋的灭亡。



【客户作业】


1.辽,西夏、北宋政权的并立时期最早始于(  )


A.10世纪初期 B.10世纪中期 C.11世纪前期D.11世纪中期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嘉祐集》


(1)材料一中“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材料一中“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解释其含义,并说明这一规定始于什么盟约。


(3)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


(4)材料二中的作者是哪朝人?议论的是哪段历史?




【上期作业答案】

1、D


2、

(1)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重文轻武。

(2)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宋代把财富兵力都集中到中央,不留一点在地方上,所以中央一失败,全国土崩瓦解,再也没办法。而唐在安史之乱中虽两京俱失,可是州郡财富厚,每一城池,都存有几年的米,军装武器都有储积,所以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nny333

    为什么没有上一期的答案了

  • 15835338rkt

    有啊

  • 听友96172093

    成吉思汗(han二声)

  • Flora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