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家
作者:萃萃
《黄金时代》剧照
鲁迅爱笑,而且笑得很明朗。
鲁迅爱吃北方饭,爱吃油炸食物,爱吃硬的东西,连米饭也爱吃偏硬些的。
鲁迅冬天不围围巾、不戴手套,一年四季穿胶皮底鞋。
鲁迅不逛公园,偶尔看电影,偶尔下馆子,家里总是有客人。
鲁迅夜里写作,几乎很少睡觉。
鲁迅是职业作家,靠写作养家,并且稿费颇丰:让一家人租住一幢三层独院的小楼,雇两个上年纪的女佣,雇私人医生来家里诊病,将日常生活维持在小康水平。
他的妻子许广平并不出门工作,负责操持家务,采买大宗生活用品,照顾鲁迅先生……有客人来时,她亲自下厨做饭。
鲁迅和许广平住在二楼,他们的儿子海婴和女佣住在三楼,一楼是客厅和厨房。
而萧红,是那个可以一直走进鲁迅的卧室兼书房的人。
萧红与萧军从青岛来到上海,从初次拜访文坛领袖,随后能够随时出入鲁迅家,这个时间持续了大概1年多。鲁迅终年时只55岁,萧红才25岁。
《回忆鲁迅先生》写于日本。1936年7月,萧红因与萧军关系恶化离开上海,希望得以安宁和治愈。那时,鲁迅的病情已从危急转为稳定,亲友们都以为他度过了危险期。所有人都不曾料到,3个月后,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
可以想见,当萧红在日本报纸上得知最敬爱的师长已离世,内心是多么哀痛。
“和珍宝一样的友情,
一旦失掉了,
那刺痛就更甚于失掉了珍宝。”
这是萧红写下的泣血般的25个字。她写过上万的哀悼文字,这篇《回忆鲁迅先生》被认为是同类文章中最好的。萧红以她独特的感受力和建设能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温暖可亲的文坛巨擎形象:爱笑、读杂书、爱吃北方饺子,只偶尔会把眼皮往下那么一看、严肃起来的鲁迅。
这位文坛大先生不仅对文学青年一力提携,也为异见分子提供庇护。
文中,鲁迅向萧红介绍的“同乡”、“商人”,被海婴尊称为“某先生”的,鲁迅甚至悄悄告诉萧红“贩卖私货的,精神上的那种”,让她因此疑虑甚至担心鲁迅安全的人物到底是谁?
我一时无法得知。可以很确定的是,他走过二万五千里,很高很瘦,以商人身份在上海鲁迅先生家中住了一段时间。
是个宣扬“精神私货”的异见分子。
这个人,大约,从延安来。
如果没有萧红的这篇回忆,我对鲁迅的认识也许只能停留在“横眉冷对千夫指”层面。毕竟,一直以来,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量更多是“睚眦必报”,和人不断笔战,“文坛斗士”之类的刻板表达,而忽视了一个人身上最可宝贵的品质:爱与同情。
在萧红笔下,鲁迅先生一家和睦、宾朋满座,生活富足且平静。
鲁迅的笑比鲁迅的严肃更可宝贵。
82年前人世间的情感与温暖在今天依旧是最稀有的珍宝。无论是鲁迅先生本人,还是他的妻子许广平,都将自家大门向萧红开放,给予了她短暂一生中的美好时光。
关于鲁迅先生与萧红之间微妙的情感,请注意收听这篇写得极好的散文之开头部分。
—END—
《回忆鲁先生》,1940年7月重庆妇女生活社初版
外一篇:萧红笔下的“某先生”是谁?
作者:萃萃
《黄金时代》剧照
我是个标准的八卦爱好者,用比较高逼格儿的语言形容就是好奇心强烈——在《回忆鲁迅先生》这篇里,萧红藏了些彩蛋,没有直笔写明。
比如,1936年鲁迅生病前,鲁迅家里住进一位人物。给萧红做介绍时,鲁迅称其为“商人”“我的同乡”,海婴蛮尊敬地叫他“某先生”……这个人,样貌瘦高,能喝酒,擅讲话,走南闯北,去过藏地、苗域,对鲁迅的作品很熟悉。
后来,鲁迅先生悄悄告诉萧红,某先生是贩卖私货的,精神上那种。
萧红已经知道他是谁了,只是不好写明,但也很露相地告诉我们,某先生走过二万五千里。
哎呦喂,二万五千里长征归来,辗转从当时的国家力量尚不能达到的陕北来到上海,还住进鲁迅先生家里。鲁迅既给他提供住所,还几次设宴款待,可见:第一,某先生与鲁迅关系紧密;第二,这人绝必是我党历史上有名有号的重要人物。
某先生的名字不可能是个黑洞。稍微翻翻和与鲁迅交集的“异见分子”名单,某先生的真容立现。
他姓冯,和前不久娶了赵丽颖的影界“唐僧”冯绍峰的名字很接近。
某先生真名冯雪峰,以李姓商人的身份,辗转从陕北到达当时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驻扎的政府区间,再经南京抵达上海。
冯雪峰(1903—1976)
他是浙江义乌人(还真是鲁迅一个省的同乡)、曾经的“湖畔诗人”、唯一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我党中的文艺男、毛泽东与鲁迅之间重要的联络人、著名左翼女作家丁玲的绯闻前男友。
文能写诗,武能打游击,且和上海以鲁迅为领袖的左翼作家关系密切——不仅是鲁迅家的座上宾,和宋庆龄、茅盾、沈钧儒、章乃器、王昆仑都有友情。
甚至连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也是由他联系,促成了提升延安在国际上的新闻曝光度——史沫特莱首度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某先生冯雪峰在上世纪可以说既有文名,又有革命性、战斗性,连当时左翼作家一姐丁玲都很喜欢他,热烈追求他,可以说是颇有魅力、自带流量。
延安时期的丁玲
关于流量,前些日子,演员冯绍峰、赵丽颖官宣亮出结婚照,新浪微博的服务器差点塌了,网络转发的人太多了。
也别看不惯现在的孩子们追他们的爱豆,时代使然。如果在一个国家,讨论政治话题危险性高,那么人们对世界的关心自然转向吃喝玩乐。追星总比当鲁迅安全系数高。鲁迅如果在今天亮出“投枪和匕首”,像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般火力猛烈地直斥官员贪腐、社会不公、不许他自由发声自由出书,大约也是呆在监狱里。
当然,这世界仍然是由胸怀理想、不惧个人得失的人类推动着走向文明进步。追星、追求吃喝享乐,是鲁迅和当年的左派们很不屑的,革命者志不在此。
我私下认为,民国时期的某先生冯雪峰就是个走到哪里都挺有号召力、流量感的“国民先生”,他交游广泛,和上海文艺界联系紧密,因建立“第二阵线”的需要到上海,很自然地出现在萧红笔下。
萧红以职业作家的敏感意识到,这位某先生和普通文学青年不同,几笔给冯雪峰画了个小像。
说来也巧,青年演员冯小帅哥绍峰,曾在电影《黄金时代》里饰演萧红的第一任丈夫萧军。
冯绍峰饰演的萧军
1936年出现在鲁迅家中的冯先生雪峰,给这一家人和萧红带来非常新鲜的信息量:异见者们经过超长、艰险的户外大徒步,现已获得一小块养息之地,还开过统一思想、确定最新领导人的重大会议(遵义会议)。
他和鲁迅一家结交甚密,甚至在鲁迅过世后帮助治丧。
冯雪峰和鲁迅是怎么认识的呢?
1928年12月,柔石第一次带冯雪峰去鲁迅家,向其请教德文译文问题。不久后,冯雪峰搬到鲁迅家对面一处房子住,经常到他家聊天。据许广平回忆,冯雪峰“为人颇硬气,主见很深,也很用功,研究社会科学,时向先生质疑问难,甚为相得”。
1931年4月20日,鲁迅与冯雪峰两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现收藏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
1936年4月,中央派冯雪峰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到上海,为重建上海地方党组织做准备,其中包括团结鲁迅的任务。萧红在文章中流露出自己对这个“陌生人”的一丝隐忧,她不大放心鲁迅的安全,可能这也是为何后来在回忆中没有直笔写出冯雪峰的名字,毕竟,他是化名秘密而来。
鲁迅同情、敬佩当时的异见者,还买了些金华火腿让人带去延安。冯雪峰在发给陕北的工作汇报中写道:“此外有金华火腿八支系鲁迅送给毛主席、洛甫、恩来诸人的,买的时候我请他多买了几支,因此除了你们二人之外,请分一点给王主任(王稼祥)、罗迈(李维汉)、林伯渠、董必武、张浩诸人。”
鲁迅对陕北革命派寄予希望。他曾评价毛泽东诗词中有“山大王“气势,而毛对鲁迅也很欣赏,并且对其作用认识得颇为清晰,一度曾有党内人士建议将鲁迅号召到延安来当人民教员,毛认为这想法“真是一点不了解鲁迅”。
投枪和匕首当然要往别人身上扎,而不是往自己身上招呼嘛。
后来我党将鲁迅塑造成红色大旗,用于号召人民,对此,冯雪峰更是功不可没。
我翻《鲁迅全集》,偶尔会为这位文坛名宿感到遗憾。这位老同志要是少在论争上耗费些精力,少写点充满战斗性的杂文,多写长篇小说,应该能写出如托尔斯泰、如雨果般的传世巨著。
当然,鲁迅以现有的作品也能够穿越时代,并伴随了至少3代人。接下来鲁迅和其作品能否继续影响我们复杂的国度,还是逐步淡出主流视野……嗯,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来回答。
鲁迅先生对中国国情如此了解,对中国的国民性如此了解,他若能活到1949年,会做怎样抉择?他能够放弃自己一贯的文笔吗?以鲁迅对世事、人性的洞察,他是不是,既不去台湾也不留在大陆,而是定居香港,继续直抒胸臆地写下去?
真若如此,我们就有黄钟大吕可以读了。可惜,历史一贯混乱,并不以人的意志为秩序。鲁迅先生病逝于1936年10月,许广平病逝于1968年3月文革期间。
以上散漫讲述,意在破解萧红留给我们的彩蛋,以慰好奇心。
冯雪峰和丁玲的故事也超精彩,而且还挺升华的……
我买了本关于冯雪峰的书,准备膜拜一下这位让丁玲都心动不已的传奇人物之精彩阅历。
- END -
萧红经典散文,还原最真实的鲁迅
演播、解读:萃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萃萃LOOK
主播播的很好听
很喜欢主播的声音
萃萃你这头像……
听过理子播的呼兰河传再听这个,还是理子的声音有故事性
对头
H I
“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里“左腿”不能儿化吧?儿化后的“腿儿”形容猫狗、桌椅等还可以,形容鲁迅的就大显不敬了。汉语的儿化是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