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穿越“至暗时刻”:伟大企业家的成长必修课

创业之路|穿越“至暗时刻”:伟大企业家的成长必修课

00:00
08:31

创业之路|穿越“至暗时刻”:伟大企业家的成长必修课


本节目由财富管理行业领军者诺亚财富倾情出品,在这里,我们将会与您分享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有关创业、投资和心灵的故事。诺亚与您,意义不止于财富。


至暗时刻,意味着无比痛苦的煎熬。但对于足够强大的人来说,也预示着涅槃时刻的降临。经历过碰撞、破碎,最终得以重建的人,往往能够在那些没有光亮的时刻看清更多东西,某些一闪而过的火花足以照亮他们的一生。


破碎的时刻


痛苦来自外界评价与自我认知之间突然出现的巨大反差,整个世界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陌生感。


王石是少数公开定义过人生至暗时刻的企业家之一。


2018123日,他在北京水立方举办的回归未来跨年之夜演讲中提到,身边的很多人问他,宝万之争是不是他经历过的至暗时刻,他说不算是。在王石看来,迄今为止自己所遭受的最大冲击来自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捐款门事件。当时,王石发表了两条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观点:一条是万科集团捐出200万元这个数字是合适的;另一条是万科集团的普通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该语一出,王石连带万科受到铺天盖地的指责。


原来曾经在中国有影响力、有名望的著名企业家,而且登上过珠峰的这个人,突然就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我追求的伟大的企业,在道德伦理上一定要有制高点的,但是现在人们说,你虽然物理高度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你的道德高度还没有坟头高


自万科成立之初就高调地将不行贿作为企业标签的王石,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在道德上被攻击,怀有道德优越感的他无法容忍自己突然变成社会主流的反面。


从这个角度看,柳传志在今年5联想荣誉保卫战中明显有些过激的反应也就更加容易解释。


当时中兴遭美制裁,舆论对中国缺乏核心技术的忧虑情绪正盛,联想在两年前的5G通信标准投票中有没有卖国的质疑被人抛出后,立刻成为一颗熊熊燃烧的炮弹飞向联想。得知该指控的柳传志非常震惊,立刻亲自组织了详细的调查。


与王石类似的是,柳传志的震惊也许在于,对于联想可以有无数种评价,但无论如何都绝不应与卖国扯上半点关系。然而事实是,居然就有人抛出了这样的阴谋论,居然还有许多人散布甚至真的信了。一时之间,这位商界的老人突然无法看懂这个世界。


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王石、柳传志们,之所以会因一些外人看来不太起眼的事件感到至暗,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认知遭到了巨大挑战,这让他们感到不舒适。


如何面对这种不舒适正是挑战所在。至暗时刻是破碎的时刻,也意味着宝贵的重建契机,前提是当事者真的愿意走出那座碎掉的玻璃房子。


创业者或企业家的至暗时刻绝大多数与企业遭遇的挫折或挑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从当事者的角度来看,具体问题的棘手往往并不是至暗之所在,难以排遣的情绪才是真正杀人的毒药。


强烈的孤独感几乎是至暗时刻当事人共同的情绪。


创业者最大的压力就是,所有的问题到你这都要有答案,其实有时候你并不知道答案在哪里。可你还要硬着头皮跟员工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风投女王、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的这段话部分道出了创业者的孤独之源。


与孤独如影随形的是掌控感丧失带来的无力感。


518日,百度CEO陆奇离职,一时舆论大哗,受该消息影响,百度市值在两个交易日内缩水14%。关于内情猜测众多,李彦宏并未多说什么,陆奇离职对他的内心是不是一记重击,我们无从知晓。


时光回到十年前,李彦宏谈起参加20081月百度年度员工大会时的感受:这个公司好像有点不像我创办的公司了,最后大家做出来的东西、说出来的话、问出来的问题,让我感觉陌生了。很多我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大家不明白,很多我觉得是这样的,大家以为是那样的。


一个组织就像生命体,也有自我存续的动力,也按照特定的规律新陈代谢、生老病死,即便是掌舵者也难以完全掌握它的走向,像李彦宏也会对自己打造出的生物感到陌生。学会面对失控挑战,是企业家需要毕生探索的一门功课。


至暗时刻是一道分水岭,经历了它而未被摧垮的人会觉得天地大变。


无论长短,至暗时刻总有结束,而它通往的是两种结局:要么放弃,就此沉沦;要么重生,比从前更强。


克服逃避冲动、选择直面现实,也就迈出了走出至暗的第一步。而真正能从至暗时刻汲取能量的人则能将这些时刻转化为走向伟大的奠基石。


西方心理治疗学的重要学派——意义疗法的发明人弗兰克尔有一本知名的著作《追寻生命的意义》,他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在二战期间作为集中营囚徒的真实经历。在最为极端的悲观情形下,一个人能否找到生存下去的目标或意义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状态乃至生死,那目标也许是再次见到儿女或完成一部书稿。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中存在着意义更能帮助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弗兰克尔写道。他最喜欢引用尼采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冯仑在《野蛮生长》中回顾万通创业史时发出的感叹有着相似的内核:每次危机都有利益权衡,不敢牺牲就没有胜利;中年男人要保持这种牺牲精神,坚持理想是唯一的心理支撑。


就像诗人但丁写的那样,你只有穿过狭窄的山谷,才能看到前面开阔的草原,如果拒绝穿过去,那你的世界就停留在了一个黑暗的窄道。


欢迎收听《静波投资笔记》,更多关于投资创业和心灵成长的内容,敬请关注《文思静语》微信公众账号。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