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说隋 隋炀帝杨广(上)》铩羽而归(102)

《蒙曼说隋 隋炀帝杨广(上)》铩羽而归(102)

00:00
07:00
乙支文德又来投降了,他说:隋军的情况我们也知道,你们也打不动我们,我们也不想再打你们。这样吧,如果你们就此撤军,我们国王高元愿意到你们皇帝陛下驻跸的地方去朝见。你们这么兴师动众,不就是为了让我们国王去朝觐吗?

乙支文德提出这么一个解决方案,隋朝的将领什么反应啊?简直都要感激涕零了。他们本来还担心被高句丽困死在这里,如果能够这样撤军,简直就是最体面的结局了。所以,他们再也不想捉拿乙支文德了,第一时间就同意了他的方案,赶紧拔营,往回撤。

眼看着隋朝的三十多万大军落荒而逃,乙支文德哈哈大笑。他又派人追了上去。干什么呢?乙支文德是个诗人,这次他送了一首诗给隋军的将军们。诗是这么写的:

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

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

什么意思?诸位将军,你们真是神机妙算,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你们现在打了这么一个了不起的“胜仗”,你们就知足吧。像你们这样的败军之将,能活着回去就应该谢天谢地了,还想让我们国王去朝觐,没门!这简直就是羞辱。

光是言语羞辱也罢了,更要命的是,隋朝军队回撤是要渡过清川江的,军队刚刚过去一半,高句丽军队突然向隋军的后路发起总攻。这样一来,隋军可就乱了套了,一下子溃不成军。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到了这个时候,兵也顾不了将,将也管不了兵,大家只顾得没命地往回跑,一天一夜就跑了四百多里,都快赶上神行太保麦铁杖了,从清川江一直跑到鸭绿江才站住脚。就这样,进攻平壤的陆军也以惨败告终。检点一下人数,当初渡过辽河的九路大军一共是三十五万五千人,现在撤回来的只有两千多人。

不光士兵损失了这么多,将领的损失也非常惊人。例如,我们熟悉的工程技术专家宇文恺,隋初“四贵”之一的观德王杨雄,炀帝初年的宰相、杨雄的弟弟杨达,兵部尚书段文振等,都死在这次东征过程中。至于兵器物资的损耗,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离高调进军高句丽还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隋炀帝就不得不下令班师。就这样,隋炀帝御驾亲征,投入百余万兵力的东征高句丽,最终损兵折将,铩羽而归。这可是隋炀帝当皇帝以来的第一次失败。那么,隋军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水陆两军都败了,损失又这么严重,这仗也就没法打下去了。大业八年(612)七月二十五日,隋炀帝下令,班师回朝。就这样,隋炀帝御驾亲征,投入百万大军的东征高句丽几乎没有任何收获,就以这样窝囊的形式铩羽而归。这可是隋炀帝当皇帝以来的第一次失败。隋炀帝不是想要炫耀兵威国威吗?现在反差如此强烈,隋炀帝也太没有面子了。

怎么向天下人和各国使者交代呢?隋炀帝羞愤之余,诿过于将领,那个阻挠于仲文扣押乙支文德的慰抚使刘士龙被斩首,于仲文、宇文述也都革职为民。可是,即便诿过于臣子,又能挽回皇帝多少面子呢?

那么,隋朝这样声势浩大地东征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呢?原因当然很多。比如,高句丽面对强敌,同仇敌忾;比如,辽东地区和隋朝内地相隔遥远,物资运输不畅;再比如,东北地区的军事战争受到天气制约,只能在三四月份寒冻结束到六七月份雨季来临之间进行,因此无法发挥隋朝人多的优势打持久战,等等。但是我想,有两个原因最关键。

第一个原因,毫无疑问是指挥失误。隋炀帝根本就没有立足于打,而是希望按照他习惯的方式,依靠震慑,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因为如此,他才像组织游行一样组织出兵;他才会二十四路大军并进,不设主帅,互相扯皮,互相牵制;他才会把招降置于打仗之上,让敌人反复钻空子,一再贻误战机。那么,为什么他会有如此重大的失误呢?还是因为他这几年太顺风顺水了,太自信了,自信到了狂妄的程度,被狂妄蒙蔽了双眼。

第二个原因,他原来预期的盟军没有帮忙。隋炀帝征高句丽,预期中的盟军是谁呢?最重要的就是突厥。大业三年(607),他还威胁高句丽使者,要率领启民可汗一起去讨伐他。可是,现在,到他真正讨伐高句丽的时候,突厥有没有帮忙呢?根本未发一兵一卒。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到这个时候,启民可汗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始毕可汗即位。始毕可汗虽然仍然向隋朝朝贡,但是对隋朝远没有爸爸那么热情。事实上,他倒是觉得,突厥和高句丽本来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可不愿意看到高句丽灭亡,更不会帮隋朝促进高句丽的灭亡。

始毕可汗的态度说明了什么?说明隋朝的北部边疆其实也没有那么稳定,而是很有可能在酝酿新的风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