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见信如晤》:你属于你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那一块

308|《见信如晤》:你属于你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那一块

00:00
20:14

第34封信--《去做》,是肖恩认为他所收录的最励志的信。由美国先驱艺术家索尔·勒维特1965年414日写给另一位艺术家伊娃·黑塞。

索尔·勒维特是20世纪著名的艺术家,以倡导概念艺术和极简主义为著名,一生追索的问题是“我在思考我是怎样思考的”。他的艺术理念有:

每一人都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更新,永远会有对彼时标准的反抗。”

“你不应该成为自己想法的囚徒。如果你不停地告诉自己你可以,那么你就解放了。每堵墙都是一扇门。”

索尔·勒维特的作品

1965 年,索尔·勒维特和黑塞相识五年时,黑塞经历了一段自我怀疑的时期,遇到创作瓶颈。她沮丧地将自己的困境告诉了勒维特。几周后,勒维特用以下这件作品回复了她—一封精妙、宝贵的建议信。在创作中努力探索清新、顽强而又雄辩的艺术风格,一种能够引发人们注意和思考的风格。

显然,这些建议帮助了当时的黑塞,后来她持续不断地创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时日无多的时刻,她在日记中提到:“我全部的真实都在作品中,我整个的人都在那儿。”

这封信后来激励了全世界的艺术家,如今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艺术工作室,它也时常被贴在墙上。因为,信中强调的是,人对内心、理性和良知的回归,而不是跟随固有标准或陈规戒律随波逐流。

2013年起,为纪念英国国家写信日(National Letter WritingDay),“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等知名演员齐聚英国共济会大厅朗读各个时期的书信。这个活动被命名为“名人朗读会”(Letters Live)。而卷福就曾经完美地朗读过这封信。

“读这些信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想象信件作者的生活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观众、朗诵者和信件作者在Letters Live活动现场彼此紧密相连,让我们更能深入地了解这些鼓舞人心的人类古老文物。”“卷福”这样评价。


亲爱的伊娃:

距你写信给我过了快一个月了,你可能已经忘记了当时的心境(虽然我觉得未必)。你看起来一如往常,痛恨每一分钟的自己。别这样!要学会时不时对世界说“去你妈的”。你绝对有权这么说。别再去思考、担心、小心行事、纳闷、怀疑、害怕、伤心、找捷径解脱、挣扎、贪求、困惑、发痒、抓挠、嘟囔、嘀咕、抱怨、低声下气、跌跌绊绊、咕哝、闲逛、投机、跌倒、淡化、争夺、蹒跚、密谋、挖苦、呻吟、怨叹、渴慕、临阵磨枪、胡言乱语、无谓纠缠、吹毛求疵、浪费时间、多管闲事、抓屁股、戳眼珠、互相指责、抄小道、漫长等待、小步走路、毒眼看人、互相利用、寻索、停歇、玷污、折磨你自己。现在就打住,去做

试着搔动你内心的东西,你的“怪脾气”。你属于你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那一块。别担心冷静的问题,就让你自己不冷静。

创造你的、你自己的世界。如果你恐惧,让恐惧为你效力—描绘出你的恐惧与忧虑。别再担心大问题、深刻的问题,比如“决定一种人生意义和生活方式,选择一条坚定的道路,也许通往的是某个不可能的终点,甚至某个想象出来的终点”。你必须练习变得愚蠢、迟钝、轻率、空洞,然后你会有能力去做

我对你很有信心,即使你正在折磨自己,你做的事是很好的。设法去做些“不好的”创作—你能想到的最糟的创作,看看会出现什么,但最主要的是要放松,让一切事情都见鬼去—你不必对世界负责,你只需对自己的创作负责—所以,去做。而且别认为你的创作一定要遵循什么预设的形式、想法或特色,它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停止创作,生活会更轻松些—那就停止,别惩罚自己。不过,我觉得它已经在你心里根深蒂固,所以更轻松的方法是去做


热透一次,冷透一次,爱透一次,恨透一次,苦透一次,甜透一次,梦透一次,醒透一次,笑透一次,哭透一次,于是乎,人生也就不那么平庸了。--池莉


我特别爱司汤达,因为只有在他那里,个体道德张力、历史张力、生命冲动合成单独一样东西,即小说的线性张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张炯_vy

    央视《见字如面》栏目应该请老师去当顾问!

  • DaisyY_0a

    老师这次有几个问题期待您的解答1.现在有很多书都是以信为题材的书,老师可以推荐三本这样的书吗?(一本外国的两本中国的)给出推荐的理由。2.书中有一句话:我们要努力做我们自己,觉得好难啊?(人人都是套子里的人)怎样才能真正的做自己呢?3.如何提升思考力呢?4.讲解以下繁体字(平庸 灿烂思 考 探索 信)及字背后的故事。期待老师的答复周末愉快

  • DaisyY_0a

    老师这次讲的书特别喜欢每天一封信不同名人的智慧每一封都值得反复听和读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