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我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之所以能博大精深,主要是靠着“士”字。“士”,就是以前所讲的读书人,现在叫作知识分子。其实,这两个是有区别的。
以前我们说读书人,一定是说他懂得道理。不懂道理,他就没有资格叫读书人的。现在的知识分子,只懂得技术,懂得专业,往往反而不懂得道理,所以这是非常大的遗憾。
老子当年把士分成三等,叫作上士、中士、下士。为什么分成上、中、下呢?
因为道很深,不是一般人通通都能够了解的。当然你最后可能了解,但是刚开始时,却不能完全了解。你看小孩生出来他不会说话,慢慢变成会说话;他很多事情都不懂,慢慢就变成懂。
上士闻道,他的反应是勤而行之,他不会去批评道。我们原来很喜欢讲“论道”,如果读了《道德经》,你就会觉得,原来这个已经不是上士了。
上等智慧的人,听到道,是跟他的内心相通的,他会非常勤劳,不断地用实践来增强对道的感悟。他不但不会怀疑、不会评论,更不会到处讲给人家听。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就很喜欢评论:这是有道理的;这个文字是怎么来的;这个以前是怎么说的;谁怎么说……扯了一大堆,就证明他似懂非懂。
下士闻道,大笑之。为什么会大笑呢?因为道所显露出来的,往往和下士所想的刚好相反。这很有意思,大家一定觉得,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答案就是根据老子所讲的来的,听起来也蛮可笑,就是“当然是这个样子”。
什么叫道,原来是这么玄,这么不实在的。我吃饭都来不及了,还听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老子分析完这三种现象以后,告诉我们:故建言有之。“建言”就是古人的言论,从古到今所流传下来的那些言论,我们今天把它叫作成语、典故。从这句话我们就知道,《道德经》也不完全是老子的创建。
孔子说:“我述而不作。”他讲的是真话,他没有创建。老子也只是把前人所讲的话集结起来,他也没有创建。那你为什么要创建?真理,在没有天地以前就存在。
老子和孔子一样,都是集大成者。一个人能够集大成,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每个人只是小有所成,但往往小有所成的人才会沾沾自喜。这和“下士闻道,大笑之”是一模一样的。
老子所引述的,古人所说的话有这些: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这些话有的我们听起来很熟,但是更多的,我们听起来怪怪的。
“明道若昧”,“若”是好像的样子,真正光明的大道,看起来好像是黯淡无光的。在一片黑当中你看到一个亮点,会感到很亮。萤火虫那么小,你感觉很亮,就是当时周围很黑。四周很黑暗,稍微做点儿好事,就不得了了。
换句话说,如果背景很亮的时候,人再亮也不过如此。这个在现实当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得到。其实你猛然间听到这个觉得很奇怪,这就证明我们的认知很多时候是相反的。
“进道若退”,前进的时候看起来好像是越来越退步的。你刚才是什么都不懂,现在懂了,你说我进步好快啊。你现在考四十分,再要考到六十分,你就觉得越来越难了,六十分要考到八十分,那简直是没办法了。你越前进得快,就越觉得自己在退步。
“夷道若纇”,崎岖不平是夷,平坦大道是纇。平坦的大道好像很崎岖,走得很吃力。
“上德若谷”,高尚的品德,好像低洼的深谷一样。“大白若辱”。“大白”的意思是说,你的功劳很大;“若辱”,好像耻辱一样。大家看郭子仪,他很会打仗,但他每次战胜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辞职。大家都笑他,你回来战功彪炳,马上就要升官了,还辞职。
其实在历史上所有的将军里面,只有郭子仪是福禄寿集全的人,因为他懂得《道德经》。如果你一打胜仗回来,就神气得很,这样皇帝就不高兴了,他就要提防你了。所以很多对皇朝有帮助的功臣,最后都被杀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了不起。
郭子仪回来辞职就表示他不想要什么,这是他应该做的事情,皇上不用担心。皇帝真的把他贬了,那就把它当作平常受到的耻辱,很安静地去接受,然后过一阵子又提拔上来。
“广德若不足”,“广”就是广博、广大,你的德性越广大,就永远感觉修养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建德若偷”,这句话一听就觉得很奇怪,但是老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立德,最好不要让人知道。因为你想让人家知道,你的动机就不纯正了,而且人家知道以后,就会嫉妒你,就会想办法打击你。所以真正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让人知道的。
好像自己是小偷一样,又怎么会宣扬说我最近修养变好了,我读了某些书以后,整个人改变了,那是很奇怪的。但是我们世俗人都是这样的,这才是老子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写《德经》的原因。
“质真若渝”,“质真”就是质朴真实,但是好像很容易改变一样,“渝”就是改变。天真的婴儿,没有主观,没有沉淀,随机应变,每样东西都很自然。就是因为他很质朴,很真实,所以看起来很容易改变,好像没有原则。
其实他的自然,就是他的原则,顺服自然,没有作为,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说我要怎么样。一旦长大就开始有了,例如:妈妈我要你抱我。婴儿是没有的,婴儿从来没有要妈妈抱,只有孩童才会要求这个,要求那个。
“大方无隅”,“隅”是角落。像四方桌子,它有四个角落,你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明明是有隅,怎么说是无隅?因为桌子小,所以你看得到。如果把桌子延伸到离你比较远的地方,那你一个角都看不到,所以叫大方无隅。
这样我们就知道,方就是圆,圆就是方,因为方太大了,就跟圆一样了。所以,说这个人很大方,就是他很圆通,说这个人很圆通,就是他很大方。
“大器免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把它说成大器晚成,因为你的气势太过宏伟,不是一般的小器物一下就能做完,要花很多时间,所以就叫晚成。好比你做一个小东西可能两个小时就做完了,但你如果要做一个万里长城,可能很多年都做不完。
所以一般人都说大器晚成,因为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实际上如果到了道德层次,就根本没有成不成的观念,成又怎么样,不成又怎么样?人家说你成,你也不过是成;人家说你没有成,你还是已经成了。
不要有这种成不成的观念,这种人比较自在,动机很纯真,我只是一步一步走,做多少算多少,我也不计较,只要有时间我就继续做,终生无虑。一旦有了功利心,有了目的心,这个人就很容易走偏。
现在很多人晚节不保,就是因为他还是有成的观念。因此,不要有成的观念,不要有早晚的观念,只要活着就准备一路走下去。
“大音希声”,大道的音,近乎无声,你听得很清楚,但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大象无形”,大象太大了,小孩子看不懂象是什么形状,因为他看不到。大人看到大道的象,也是近乎无形的,因为你看不到头尾,怎么会有形呢?
“道隐无名”,大道是隐晦无名的,它没有名字,是我们很勉强,才把它叫作道。你就不必再问道是什么了,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名字,只是我们很勉强给它名字,你还去问为什么,不如不问,真正从实践当中去醒悟,不是更好吗?
老子引用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话,最后他的结论只有一句:夫唯道,善贷且成。他说天底下只有道这个东西,是很大方的。你要借多少,它就给你多少,不会跟你计较,也不会收你的利息,更不要你担保。而且它帮助你有所成就以后,不居功,还把所有的成就都让给你。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老子修德的功夫。他不但重视自己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很多世俗无法了解的醒悟,因此他自己做给我们看,我们要不要学他,他也不管。潜修密行,常未人知,所以建德若偷。
一个人,要好好地安安静静地修自己,不要说什么都让人家知道。你就修自己吧。你就让自己一步一步地从知识面,然后到道义面,然后到仁心慈悲,充满了慈爱,然后最后把这些德都忘记掉。那你就变得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时候你跟道就非常接近了。
谢谢大家!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小雨中的鱼儿: 亲爱的易友,感恩关注,感恩支持,一路的陪伴,感恩相随!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曾仕强学堂 回复 @聆听者生:
好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承欢北风: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一起追随曾老的脚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国内没有见过像曾老师这样专业、触内旁通、深入浅出,讲的这样明白的。中华文化智慧之大成《道德经》《易经》。 多数的专家都是假国学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天高云淡有声书: 感恩留言,感恩相遇,感恩支持,谢谢关注和点赞,传承中华文化,你我同行,请多多分享,一起加油吧!祝元亨利贞!
曾仕强学堂 回复 @丿阿狸丶媛媛: 中华文化的传承,靠的就是一代代人的赓续努力,感恩您对国学的支持,一起加油!祝元亨利贞!
曾仕强学堂 回复 @聆听者生: 感谢您的留言和支持,有幸在这里遇到也是一种缘分,请多多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化,一起努力!祝元亨利贞!
支持
曾仕强学堂 回复 @133265335: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点赞,请多分享!
先做后说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喜马拉雅远哥: 是啊!先做后说,让行动成为制度的最好注解。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无为不争顺天应人: 亲爱的易友,感恩多年以来的关注,支持和陪伴,虽未曾谋面,但心存感恩,往后的日子里,愿所有的美好都与您相随。祝元亨利贞!
好听
曾仕强学堂 回复 @空无归壹: 在茫茫人海中,每一次相遇都是珍贵的缘分,诚挚地邀请您多多分享,让这份美好与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使他们也能从中受益。祝心想事成,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