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好些年都不见猴子了,年轻人怎么也不相信这里曾是“猴灾区”,所以当第一只猴子出现在村里的时候,年轻人的兴奋自不必说,就连那些曾屡遭“猴祸”的老人也恨不得把家里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拿来,招待这些久违的“冤家”。
然而大家很快发现,他们的好意换来了这些家伙的胆大妄为:先是三五只地来,后来是成群结队地来;先是清晨和傍晚来,后来是无时无刻不来:先是在村口你给它点吃的它就走,后来是溜进人家里偷抢,吃后就在村里追鸡撵狗。更恼人的是,地里的玉米棒子还没有拇指大,西瓜还没落花,棉花刚结桃儿,就被它们用作“打仗”的武器给糟蹋了。
清除“猴患”又成了村民们的头等大事。
有人重提当年的“投毒法”、“猴尾点火法”,但立即遭到大家的反对——毕竟是一条条生命而且是人的近亲嘛,把它们赶进山林里,不出来祸害就行了。
这天中午,一场暴雨刚歇,村民们刚埋伏好,浩浩荡荡的猴子大军就来了。村民们又好气又好笑,这些家伙简直把村子当成了自己家,连才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也抱来了。一进村,猴子们就开始肆无忌惮地跳墙翻窗。
村民们突然从四面八方冲出来,高叫着,敲打着脸盆、锣鼓,挥舞着扁担、铁叉。
猴子们慌了神,想往回逃,路被堵上了,只得往村子另一头跑。刚出村子,沙石路上,冷不防冲出几辆“呜呜呜”连车带人都是大红色的摩托车。猴子们哪见过这种玩意和阵势,在泥水地里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连滚带爬,没命地逃窜……
好不容易,摩托车停下了,面前却横上了一条河。猴子们正想找个渡口,摩托车忽然“呜”一声又冲上来。猴子们立即向对岸慌乱地跳去。还好,河并不宽,几乎都跳了过去,除了一只母猴——这只搂着幼猴的母猴,或许太紧张了,自己跳过了,幼猴却落进了河里。
母猴一看河里挣扎的幼猴,纵身跳下去。可是,河水太急,母猴扑腾了好一会儿,连幼猴的身也近不了。岸上的猴王一连大叫了好几声,母猴才不得不爬上岸来。
幼猴被卷进了水底,好一会儿才挣扎出水面。猴王喝住又要跳下的母猴,向一只强健的公猴叫一声。公猴应声跳下河。公猴几次就要抓住幼猴了,但湍急的水又将它冲开。
猴王一连命令几只猴子下河,都无功而返。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