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讲 阴阳本性

第六十六讲 阴阳本性

00:00
04:19
适合听众:哲学研究、爱好者,真理的探索者

主要内容:
阴阳本性
问:希望您对阴阳本性再进一步做些明确的解释?
答:首先是互根性,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消阳亢,阳消阴散”;其次是由阴阳互根关系引起的阴阳的利弊又正好相反。阴阳都在趋利避害,故在两种相反的同性相斥、异性相需的作用中,只有中和平衡点才是各种引、斥力的静止和消失点。任何相互作用着的力都以中和平衡点为标准,正反作用力的强与弱均与这个点的差距成正比。第三,中和结构既是导体又是绝缘体。第四,任何阴阳结构在不同的场都有既得利益,在阳性偏高的场把阳性排在表层,在阴性偏高的场把阴性排在表层。这种排列当自身处于优势时起矛的作用,处于劣势时则起盾的作用。第五,相邻相关结构之间再中和的条件,不是阳压阳,则是阴压阴。第六,物极必反是阴阳交感中的固有本性。
问:老子所讲的道不是对阴阳本性揭示的很明确了吗,您为什么说他是本末倒置呢?
答:老子讲的道的确是比较全面地揭示了阴阳的固有本性,我所以说是本末倒置是因为老子把道看成了本源,而把阴阳反倒看成了由道派生出来的。他所讲的道德经,更多地侧重于感性和经验的论证,只能讲其果,不能讲其因,被后人称为玄学也与此相关。因为老子讲道时,讲不出道的明确本性。
问:相对性、渗透性和在同类比较中才能鉴别其真假纯度的三十二字口诀,与您前面讲的互根性、引斥力的强弱与阴阳纯度成正比,中和体具有导体和绝缘双重本性以及物极必反的阴阳固有本性是什么关系?
答:两种提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阴阳固有本性,以便使人的主观认识能更好地反映客观本质。三十二字口诀以公式的形式揭示了阴阳互根现象中万变不离的宗,是对阴阳固有本性、动与静相互依存本质所提供的一面照妖镜。只要对三十二字口诀融会贯通,我们就能在任意时空都能透过现象(假象)认识其本质。

《阴阳初探》纪由著,赵朴初题,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出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