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大家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食色,性也。”就是说饮食和男女之事是人的本性。好多人都以为这是孔子说的,其实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告子说的。当然孔子也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他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饮食和男女是人的两大欲望,一是食欲,一是性欲,也是人生的两大基本需求,其中“饮食”是人身体生存的基本需求,“男女”是人延续后代的基本需求。
那么《阴阳应象大论》是怎么讲男女之事的呢?非常有意思它提出了一个“七损八益”的男欢女爱的大法则。我们这一讲就来讲一下什么是“七损八益”。在这之前,岐伯先对“阴阳”作了一个总结: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这一段是对“阴阳”含义的概括,用了一系列的相对的词语:天地、上下、左右、水火,这些都是阴阳,尤其提到了“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就是男人和女人。还提到“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开始。这里的“能”通“胎”。“始”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女之初也”。这里是用了比喻,阴阳好比是万事万物的胎儿和刚生下来的婴儿,比喻本源和开始。阴和阳是互相起作用的,阴阳就像夫妻,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守在外面保护女人,女人待在家里遥控男人。所以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里面,被阳所镇守、保护;阳在外面,被阴所辅佐、驱使。
接下来,黄帝又发问了:那么应该怎样效法阴阳来治病呢?岐伯从两个方面做了回答,一个是阳胜,一个是阴胜。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岐伯把阳气太过概括为三种表现,一是身体发热,二是皮肤腠理紧闭,不出汗。因为汗出不来,所以体内很热。第三,是“能冬不能夏”,“能”通“耐”,忍耐。能忍耐冬天但不能忍耐夏天。为什么?因为阳气太过发热的病遇到冬天就会减轻,可是遇到夏天,热上加热,肯定受不了啦。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阴气太过,也有三种表现,一是怕冷,身上冷,打冷颤,到最后还会出现手足逆冷的现象。二是出汗,皮肤毛孔是张开的,体内的热量都跑掉了。第三是“能夏不能冬”,能忍耐夏天但不能忍耐冬天。这就是阴阳相互胜负表现出来的疾病形态。
黄帝问:那怎么调和阴阳呢?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岐伯回答说:能够知晓七损八益的道理,就能够使阴阳调和了,否则,只能会让身体早早衰竭。什么是“七损八益”?这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历代争论不休,直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本医书叫《天下至道谈》,才解开这个谜底。原来是指男女房事、男欢女爱的七种有害的做法和八种有益的做法。哪七种有害的做法呢?
“一曰闭,二曰泄,三曰渴(竭),四曰弗(勿),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第一种是“闭”,动作粗暴,精道闭塞;第二是“泄”,虚汗淋漓,精气走泄;第三是“竭”,纵欲无度,气血耗竭;第四是“弗”,阳痿不举;第五是“烦”,心中烦乱;第六是“绝”,无性欲而强求,犹如陷入绝境;第七是“费”,急速图快,浪费精力。如果有这七种做法对人体是有很大危害的。
那么,男欢女爱的“八益”——八种有益的做法又是什么呢?
“一曰治气,二曰致沫,三曰智(知)时,四曰畜气,五曰和沫,六曰窃气,七曰寺(待)赢,八曰定顷(倾)。”
第一是“治气”,就是调治精气;第二是“致沫”,就是产生津液;第三是“知时”,掌握合适的时机;第四是“畜气”,蓄养精气;第五是“和沫”,调和阴液;第六是“窃气”,聚积精气;第七是“待赢”,保持盈满;第八是“定倾”,防止阳痿。
男女性生活首先要健康,其次要愉悦。“七损八益”是古人男女性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房事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从中医角度来说,还要遵守一些禁忌,比如雷雨天气、酗酒,暴怒、感受风寒等情况时切忌房事。如果违背了“七损八益”会有什么后果呢?岐伯说就会“早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到了四十岁,肾气就衰退一半了,生活起居动作渐渐衰退;到了五十岁,身体就变得笨重,耳不聪目不明;到了六十岁,阴萎不用,“阴萎”是指人的生殖器萎缩、失去功能了,肾气大衰,九窍的功能不利,出现下虚上实的现象,流鼻涕、淌眼泪等衰老的现象也都出现了。
马王堆帛书《天下至道谈》说:“不能用八益、去七损,则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聪明,七十下枯上脱,阴气不用,唾泣流出。”和《黄帝内经》说法基本相同的。所以岐伯说: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所以说,懂得调和阴阳——男女房事的人,身体就会强健;不懂得调和阴阳的人,身体就会很容易衰老。这就叫“同出而名异”,这是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话“同出而异名”,这里的意思是本来是同一个身体但却出现了强和弱两种不同的名称。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这八个字太重要了,意思是有智慧的人总是会从表面的不同中观察出本质的相同点,而愚蠢的人总是看不见本质相同只会观察表面的不同点。你看儒释道的那些圣人、真人、觉者都是察同、求和的,比如孔子就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庄子说过“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佛家也讲“不二”,这些就是智者察同。智者察同、求同,就会互相包容,求同存异,最终获得共赢;愚者察异、求异,就会制造矛盾,引起斗争,最终导致失败。
在这里特指对待身体的强盛和衰弱,有智慧的人,不仅看出人体强弱和天地阴阳的一致性,而且看出身体本身强弱的一致性,所以能够在身体还没有出现衰弱的时候,就能够注意保养;但是愚昧的人,却看不到这种一致性,只有在衰弱或者得病的时候才知道保养。对男欢女爱来说也是这样,都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愚蠢的人经常感到体力不足;智慧的人却经常感觉精力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精力有余就会耳聪目明,身体强壮。即便是身体已经衰老,也能够焕发青春容颜;而本来就强壮的人,就会更加强壮了。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态),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这里用了老子《道德经》的术语,圣人要做“无为”之事,“无为”不是不作为、什么都不做,“无为”是不要妄为、不要人为,是顺应自然地做,要把恬淡平和的状态作为生活的最大快乐和享受,要在守住虚无的心境中无忧无虑快意人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寿命没有穷尽,与天地长存。
人的寿命能无穷吗?我们马上会回答:不可能!当然是不可能,不过联想起老子《道德经》说的一句话也是有可能的,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者久”,身体当然会死但精神可以永不消亡,如果不失去本性本心、不丢弃信念信仰,他的精神就会永久流传。
谢谢大家!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这句话真是值得令人深思
再次被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感动“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与天地终”甚美甚美可是当今时代又有几人能做到?恐为数不多矣。我们一直被各种各样的欲望驱使着,无法回归本心,自然与古圣隔离,无法理解其生命彻悟之理,何日放下,何日归家,尤宜思之……“智者查同,愚者查异”是不二的智慧,我们当代人的分别心是愈加的严重了,但仔细想想,生命果真需要如此多的分别念头吗?非也,“夫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彻悟生命之理,分别心愈多,烦恼习气愈重,所以我们一定要反躬自省,还生命以本来面目啊。最后,感恩张老师
弱弱地问一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习性不节,刚过而立之年,是否还有救,可以通过修炼恢复真身吗?
张其成 回复 @清心似莲花开: 当然可以
为什么同样的网络,听张其成老师的讲课就出现停顿呢,是不是课件的问题?
,1 为大家的健康讲座不应该收费。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古人太智慧了,把人性了解的这么透彻。
恬淡虚无,快意人生。
婧姝 回复 @和_vvv: 按张老师的七损八益,加上自创的养生功法,恬淡虚无,快意人生。指日可待,受教了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寓意深长,请智者帮我理解一下,谢谢!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通,健过天公…阴阳调和最佳状态是取阴补阳,取阳补阴,阴阳互补;阴阳调和最高境界是随心所欲,掌控自如,百战不泄,金枪不倒也。
老师,我听完之后感触挺多,仔细想了想,这个七损八益只用在男女欢爱上是不是有些狭义,我觉得用在健身上也是可以的,每次健身有些大汗淋漓,通过这堂课我认为我以前的健身方式可能错了,这个七损八益我觉得是说不能不动,不能妄动,心情愉悦的健身才能有益身体健康,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望老师多多指教
御摩天下 回复 @徐生444: 作爱和健身能一样?表象同本质不同一个在于运动一个在于体力和精气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