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学会自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00:00
12:47

【添加小助手*微*信*:xmlyjun,备注“军事课”即可进群交流】你将获得:
①群内独家分享的八路老师讲座活动信息
②与群内家长朋友共同交流教育心得、分享经验
③更有不定期线上活动会在群内展开,参加活动者会有惊喜小礼物送出
注:不正确备注不予通过哦;由于人数较多,小助手将在48小时内处理申请消息,请耐心等候。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这便是每日“三省吾身”。自省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通过自省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追求进步。


Q:老师,一个人的自省能力的确很重要,不善于自省的人就好比一个只顾着低头赶路却忽略了方向的人,没有及时辨别方向走再远的路也许都是错的。那么,军营中是如何培养军人自省能力的呢?


一、班务会是最好的自省方式


没错,您说得对,路在脚下更在心中,脚负责缩短距离,心负责辨明方向。军营中可是说时刻在提醒,甚至是督促着军人进行自省。回想我刚上军校的时候,对每周都要开班务会这件事记忆非常深刻。在军营中,每周日的晚上都是要开班务会的,一个班十来个人,分成两排坐在宿舍里,由班长主持。记得刚上军校时,每到这天晚上自己就有点紧张,因为班务会的时候班长要对自己这一周的表现进行讲评,而自己也要在全班面前分析自我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这种自省的方式虽然没有做到像孔子的学生那样每日三省吾身,但每周能够自省一次也是很有效果的。


班长不会说虚的,往往都是开门见山,比如这周某某某训练的时候热情不高,怕苦怕累;某某某的军容不整,皮鞋脏得像从泥坑里拿出来的。当然,班长也会对表现好的方面进行表扬。班长讲完,每个人还要进行自我剖析。记得每次我都要绞尽脑汁想想这周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有时候真的是把自己的不足都想遍,已经再也找不出问题了。比如,通过自省我会发现这周自己的内务有些下降,床和柜子的整理标准没有以前高了,等等。


有些自省虽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却让我养成了自省的习惯。直到现在,我都会把工作列出一个年度计划,然后再细化成月计划和周计划,并每周末习惯性打开电脑看着自己计划反省这一周我是否做得足够好,是否虚度了光阴。


儿子上的寄宿学校,每周回来我都会跟他聊一聊这一周的学习和生活,帮他分析一下哪些方面做的不错,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些都是在部队工作养成的习惯。


二、自省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能力


Q:老师,听您讲了军营中开班务会进行自省的经历,觉得部队真的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我有个问题,孩子的年龄还小,他们往往还不懂得什么是自省,这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吗?


作为家长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会反反复复地犯同一个错误,而且有些错误并非是有多么难改正,而是只要注意一下就能轻松改正的。比如说,某个小朋友在计算“4+5”的时候总是等于10,家长告诉他“4+5”等于9,而他当时也能记住“4+5”等于9,但是你会发现下次做题的时候他又写成了10。这种状况甚至会持续很长时间,才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是孩子不够聪明吗?当然不是,只是这个小朋友还不懂得自省,换句话说他还不会回过头来看问题。


自省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能力,任何一个学霸都是善于自省的人。他们会把搞不懂的问题,或者是暂时搞懂的问题,回过头来反复强化,这就是自省能力在实际行动中的具体体现。


正所谓:“智者事事反求诸己,愚者处处外求于人。”一个学会了自我反省的人,就会在探索中不断地改进,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反之,不会自省的人往往做出的是无用的努力。


三、如何让孩子学会自省


Q:一个善于自省的人做事的确会不走弯路,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让孩子学会自省呢?


对孩子,特别是很小的孩子,在他意识中还没有自省的概念,也没有形成完备的自我意识。因此,家长更要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习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民主的家庭气氛,给孩子更多的自省机会


一个善于自省的人必然也是一个有着“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人,而良好的民主氛围是独立和自由的肥沃土壤。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家长要学会用对话和讨论的方式跟孩子解决问题,最好能让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他们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不是家长直接拿主意,做决定,居高临下地决定一切。比如说,前面提到的在军营中用班务会的形式来促使军人进行自我反思。在家庭中也可以借鉴。每周,甚至是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采用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总结一下这周或这天的收获,查找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


2.用“精神助产术”,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学会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语言表达越来越丰富,做事情时往往是一边做嘴里一边说,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过程。比如在搭积木的时候,他会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进行,当搭错一块积木的时候,他又会不自觉用语言纠正自己的错误,如:“这块积木放错了,应该先放那块。”其实,这些表现都是孩子在用内省的言语指导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错误。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使用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来启发诱导孩子思考。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是一种以独特的教导方式启迪人们对问题思考的方式。简单地讲,就是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与回答的形式,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终一切都由问题提出者经过自己思考得出答案。


比如,还是刚才搭积木的例子。孩子拿起一块积木问:“爸爸,这块积木放上去会不会倒呢?”爸爸不应该回答倒或者不倒,而是用另一个问题去引发孩子思考,比如:“你觉得现在搭起来的积木重心在哪儿呢?”孩子也许会思考,然后回答在某个位置。这个回答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家长则再进一步通过问答的形式,诱导孩子思考下一个问题。最终,问答的结果是要引导至最初的问题,而这个过程中家长始终没有回答能或不能,而是通过“精神助产”,让孩子通过自己思考得到答案。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中,而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


3.给孩子犯错误并承担错误的机会,他才能学会自省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当孩子做错事情后,家长的两种行为是错误的:第一种,家长替孩子承担错误。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有些家长会因为心疼孩子,选择替孩子去承担犯错的后果。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犯错误也没关系,有人替我扛着呢!久而久之,他就会变得缺乏责任心,不会去反思自我。第二种错误的行为是,孩子犯了错误后对孩子横加指责,甚至是出言不逊。当孩子犯错之后,家长不要一味地斥责,这样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只要抵触情绪一产生,理智的思考就会丧失,更谈不上反思。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举例说明:比如,孩子打碎了一个水杯,孩子纠结的问题是杯子打碎了怎么办啊?而家长就不要再朝孩子吼:“你看看,你把杯子打碎了,一个挺好的杯子就这么没了。”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作用,既不能挽回一个破碎的杯子,也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以及为什么要犯这样的错误,还有如何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比如:“你想想,你为什么会把这个杯子打碎。”孩子也许会回答:“是我乱跑,没看到杯子。”这便是孩子认识到的错误原因,也是他经过反思得到的。家长甚至可以说:“如果你乱跑碰到的是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你就会像这个杯子一样粉身碎骨了。”这样还让孩子认识到了没头没脑乱跑的严重后果。


总之,我们要做一个民主和善于启发诱导的家长,孩子才更容易形成自省的习惯。鲁迅曾说,他解剖自己往往比解剖别人更不留情面。一个孩子具备了自省的能力,他就能够减少犯错并快速地纠正错误。错误少了,成功的路上就少了一些荆棘和坎坷,变得更加平坦和顺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95908x

    自省是孩子独立思考、反思自己行为的好办法,关键是要用行动改掉自己不好的行为。自省每天都要坚持下去,大人更是要做榜样。

  • 如果巴黎不快乐K_Gr

    每天都等着更新 赞赞赞 正能量

    接力出版社 回复 @如果巴黎不快乐K_Gr: 我们会周更两到三集

  • 人生如戏_21r

    老师,你好!我家孩子特磨叽,东西随便乱扔,洗过脚袜子就扔在那里,说一次做一次?写作业特别磨叽,我说了写完作业自己可以休息,可是他就是不急,一点作业写好久,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 1664923jlnb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