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10期:中国这座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凭什么牛过全世界?

2018-310期:中国这座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凭什么牛过全世界?

00:00
14:00


在华夏大地这片辽阔的疆土上,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有一所大学悄然诞生了,她只存在了短短八年,但却一直被后人瞻仰。


这所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教育界的珠穆朗玛峰”的名校,就是西南联大。


美国弗尼吉亚大学约翰·伊瑟雷尔教授甚至认为“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南联大,了解她的前世今生,探索她在逆境中创写辉煌篇章的奥秘。



为佑国之栋梁,三校南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虽然前方战士浴血杀敌,然而,日寇来势汹汹,势如破竹,国土相继沦陷:


北平告急!天津告急!华北告急!


薪尽火也要传!


民族存亡之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址长沙,于1937年8月三校合并,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课,这一天后来也被定为西南联大的校庆日。


然而,随着长沙的沦陷,他们再次转移,把学校迁移到了昆明,于1938年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迁校昆明,放在现代,很容易就可以做到。


可是,在那个年代,对于一群穷苦潦倒的知识分子而言,却难如登天。




清华才女刘慧凝曾讲过一段关于西南联大建校的故事:


“西南联大并不大,一个120亩的校园,丁大点的地方,梅贻琦老师还找来了梁思成和林徽因老师说,给我们设计设计校园吧。


结果图纸改了五版之后,梁思成就生气地说:


改,改,改,我没法改,你现在的经费,连堆一个好点的茅草房,都没法做啊,


我梁思成是来设计教学楼的,这叫我如何设计?


为了生存,梅贻琦这个西南联大后来的校长,变卖了家里所有的家当;


大诗人闻一多,晚上刻印章卖印章;


教授的夫人太太们,学了一种上海糕点的制作,起名“定胜糕”,每天做糕点,推着车摆摊卖糕点……


他们跋山涉水,从北边到南边,从东边到西边,水路、陆路、走路。


白天穿着草鞋赶路,晚上就睡在破败的寺庙里,或留宿街头,甚至还要去街上乞讨。


更危险的是,为了把从清华、北大、南开带来的一些书籍和教学仪器运到昆明,他们还要穿越日本人的重重生死包围线。


他们众志成城,只为铸造一所大学!


一所大学有多么重要?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南迁流利之苦幸,只为振兴中华须人才!



联大之魂,师之大也


西南联大校歌里有一句歌词“绝徼移栽桢干质”。




作家张曼菱在《西南联大行思录》中为这句歌词注解说:


把那些正在成长的,国家的栋梁之才栽到边远的地方去,免受日寇的摧残,保护起来,积蓄民族未来的希望。


这是三所中国顶级大学,在血与火中,进行艰难转移的动力所在。


而托举起祖国未来脊梁的,正是西南联大的老师们。


西南联大的校长梅贻琦老师曾说:


“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好的大学应该是大师立校,而不是大楼立校。


教师才是一所好大学的灵魂。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大。


她实行三校校长轮任制: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三位校长,轮流担任常务委员会主席。


她的教师团队是中国最顶尖的教师和专家学者:


陈寅恪、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钱锺书、沈从文、吴晗、钱穆、王力、吴宓、梁思成、金岳霖,以及理工科著名科学家吴有训、吴大猷、华罗庚、陈省身等等。


这些人尽皆知、青史留名的人物都是当时西南联大任教的老师。


他们抱着振兴国家的使命和责任,用生命书写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彰显了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民族气节。


每个人,都是铁骨铮铮的真汉子。


像闻一多先生,如果继续留在北京教学,日本人照样保证他有丰厚的薪资,有洋车夫、文书、保姆照料,日子过得舒服又体面。


然而,他宁可什么都不要,只带着老婆、孩子、几本书,混进难民队伍,一路南下到了昆明。


他宁可在西南联大靠刻制图章补贴家用,也不在沦陷区为日本人的大学授课。


像吴大猷先生,因为住地离学校太远,他往返学校的交通工具是骑马,有次马受惊,他从马上摔了下来,一只脚还在脚蹬子上缠着,被马拖行了一路,当场昏迷。


但,第二天,他照旧出现在了联大的课堂上。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那个年代的人身上,有一种韧劲,有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有一种对教育的坚守和初心。”


一种中华必胜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的,是精神上的信仰。


战火狼烟中,他们以笔为器,为的只是“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之日,为国家保留住一脉鲜活的有生力量。



薪火永相传,精神留世间


师者,魂也!


联大的教师,把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爱国情怀,传承给了他们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学生。


联大的学生,身体里流淌着一股热血。


西南联大有座纪念碑,上列834位联大从军的学生名单,立碑之时,刻在碑上的前五位同学,已经以身殉国了。

 

这批投笔从戎的学生里面,梅贻琦校长的一双儿女,梅祖彦、梅祖彤,也赫然在列。


在1942年到1945年间,为了保证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的畅通,1500名中美健儿血洒长空,其中就包括联大的从军学生。


如今,碑上的人,已经一个一个,相继离我们而去了,然而,那种以身报国的家国情怀,却永被后人敬仰。


92岁的龙驭球院士在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挥笔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茅草顶尖屋顶,铁皮顶尖教室,世界顶尖人杰。”


西南联大存在的八年时间里,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共3343名。


他们当中,走出了:


2位诺贝尔获奖得主


8位“两弹一星”元勋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73位两院院士


在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


建校之初,校长梅贻琦说:


“本校之存在,与抗战相始终,而实将与国同体,永垂无极也。”


他们真正做到了与抗战共始终,抗日战争打了八年,联大的师生就在炮火的洗礼中,坚持了八年。


烽火已灭,但西南联大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一页,她的传奇激励着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


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将刚毅坚卓的文化品格,和西南联大的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接下来的7天,有书君将带你走进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一起品读伟人们的西南故事,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Hao_Ran

    这才是有灵魂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