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教授说高中学科都是“伪学科”?(下)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颜晓川。
我们在上一期里讲到了,物理规律需要用数学来表述。如果你要运用这些物理规律,你必须用使用数学。但是,光是懂了这些数学还不够。
物理和数学的差异在于,学物理的同学需要去了解这些数学背后的物理实质。
这就是在对物理进行数学化学习之后的另外一个挑战:去领悟建立在数学逻辑上的物理直觉。
01物理直觉究竟是什么呢?
比如吴院长讲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学习了电阻的公式:I=U/R。如果同学们理解了这个公式的数学逻辑,就会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这就是一个人们发现的自然规律。而这个数学式子就描述了这个规律。
同学们记住了这个数学公式之后,就可以运用它来解题了,也可以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了。但是,就算同学们做到了这一步,也只是会用物理了。会用物理和学懂物理之间是有差距的。因为在这个阶段,同学们懂的、会用的只是这个规律的数学逻辑,而没有懂它的物理逻辑,也就是说,还没有物理直觉。
那物理直觉究竟是什么呢?
吴小山:“你比方说电阻。我们中学学电阻的时候,大家都是到它是个什么东西,对吧。但是,那我问你,什么叫电阻?你怎么解释?当然,中学生会解释,就是I=V/R里的那个R。但是我继续问你,这个R,这个电阻他是什么?你解释给我听听?我们的中学生会说,它就是电流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这种阻碍就叫电阻,这个就又深入了一步。那我再进一步问你,受到什么阻碍?这个时候,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物理的实质了”。
吴院长接着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而公路上有很多大石头,你开车的速度就会被迫降低。类似的,当电流流过一个电阻的时候,它会受到各种干扰,电子移动的速度就降低了,因此电流就减小了。因为电阻是由各种材料做的,而每种材料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都有原子核,这些原子核和它们产生的势场会影响电流的通过。所以电流在流经电阻的时候,它的流动就会受到牵制。这个就是电阻的物理逻辑。
那么,为什么有些材料电阻大,有些材料电阻小呢?比如说,如果在一条高速公路上开车,如果路上摆放的路障都是纵向排成一列,那对你开车速度的影响就不大。但是如果那些路障的排列是不规律的,乱七八糟的,这里一个,那里一个,那么你就必须绕过来绕过去地才能通过,你的行车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电阻也是一样的,有的材料的原子分布比较规律,这种材料的电阻就小一些,电流就容易通过。有的材料原子分就不规律,这种材料的电阻就大一些,能通过的电流也就小一些。这个时候,同学们就对I=U/R这个公式背后的物理现象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这个时候,同学们才明白为什么I=U/R,而不是I=U×R,也不是I=U+R,等等。也明白为什么有的材料R就大,有的材料R就小,等等,这就是物理直觉。
02大学学习现代物理的难点
在大学里面学习现代物理(例如量子论)的难点在于,它里面有很多物理概念不是像电阻这样直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自然直觉,例如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想象,来建立对电阻的物理直觉。
但是有很多现代物理里面的概念,我们在生活中找不到可以与之对应的想象。例如同学们在大学里面会学的,量子论里面的薛定谔方程。它和电阻的方程 I=U/R类似,都是对某个自然规律的描述。我们可以通过联想高速公路来获得对电阻的物理直觉,但是对于量子论里面的很多概念,就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想象能力了。所以要对这些概念建立物理直觉,就需要一定的天赋了。
古德曼:“对数学的要求只是学习物理中的第一个挑战。当你练就了一身数学功夫之后,一个崭新的挑战又来了。你需要在你有的数学基础上,重新去寻找直觉。这个不是你最早有的自然直觉,而是在你理解这些数学之后,建立在严密的数学逻辑上的新直觉。当你上了足够多的数学严密的物理课之后,相反的事情就会发生,你需要往反方向走。
你的教授会开始要求你去理解这些数学式子的意义。当教授开始要求学生找回直觉时候,学生们有时候会摸不着头脑。我还见过学生会很气馁,甚至埋怨教授。他们经过这么长时间,高强度的严密的数学训练,已经习惯了教授站在讲台上,在黑板上写一堆数学式子,然后教他们怎么样推导这些式子的教学方式。突然又要让他们去思考这些公式、这些符号背后的意义,他们就又不适应了。但是,作为一个学生,你真的需要训练你自己,让自己能够既掌握数学逻辑,又有直觉感悟,明白这些数学式子有什么意义”。
凯瑟教授:“学生要练习很多很多的数学,变得很熟练,这是必要的,但这不是全部。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些式子到底跟我们讲了什么道理?它们告诉我们关于宇宙的什么奇怪的特征?这些都是值得问的问题,值得去思考和领悟的。
我觉得数学和直觉是可以兼得的,而且是需要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学懂物理的。只是去阐释物理概念,而不专研其背后的数学逻辑,你就是在原地打转转,无法深入下去。但是,如果只是不断的理解更复杂的数学式子,而不去领悟这些式子、这些符号背后隐含的意义,也是不完整的。”
“数学技巧和对意义的理解是可以同时提高的。在我们当今的物理学教育,我们有这样的共识:很多关于对物理概念和数学逻辑背后的意义是开放性问题。
量子力学到底告诉我们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量子力学的公式本身。你可以推导这些公式,但是他们代表了什么?我们怎么样通过它们来领悟这个世界是怎么样运作的?我觉得要有心去想这些问题。这些终极问题能够引导你走向有意义的方向。当你深夜做物理作业,推导公式的时候,这些深层次的思考能够带给你一种精神力量。数学和直觉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03所以,什么样的人能学好物理?
首先,优秀的数学功底是不可少的。在此之上,我们需要有理解数学式子背后的含义的动机和能力。
这句话我们分开讲。首先,我们中学学习物理,大都停留在What的阶段,就是这个公式是什么样的。比如,我们需要记忆,万有引力公式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等于引力常数G乘以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积,再除以这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
但是,要学懂这个公式,光是知道这个What是不够的,还要去思考Why和So。Why就是它为什么是这样的,比如,这里考你一下,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里的分母是距离r的平方,而不是r?。
其次,还要去思考So,就是这个公式是这样的,然后呢?它告诉了我们关于这个世界,关于这个宇宙什么样的事情?一个好的物理学的种子选手,一个很有可能在物理领域里作出成就的人,他是会经常思考这样的事情的。一般而言,他会有思考物理公式背后的why和so的意愿。其次,他确实能思考出一些东西来。这就是意愿+能力。
所以,要学好物理学,我们需要的是集以上这些特质于一身的人。而这些特质都汇集到一个人的身上,确实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物理学是颗金苹果,但是不是谁都能吃得下的原因。
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那道题,高中的地理、物理和历史哪一科最像大学的同名学科?答案是:都不像。
我们从上面的课程里了解到了,大学的地理、物理、历史等学科对于学生的要求,和高中的这些学科对学生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有时是相反的。
所以,按照高中的学科成绩,和对学科的兴趣,来进行大学专业的选择,是学生在进行学业方向规划时,常常掉入的陷阱。大学专业认知的高中化,是专业选择的误区之一,坑了不少学生和家长。
那么,如果我们不按照高中学科成绩来进行专业选择,我们应该参考什么呢?这就到了我们下一章的主题:专业与就业。
很多同学和家长在专业选择时,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确实,大学专业和就业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在大学毕业时找到好的工作,上大学选专业时,就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我会开始介绍专业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我会告诉你,如何选择专业,你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我们下期课程再见。
请问,语文好,英语好的女生应该学什么专业。
为什么很长时间没有更新啊
老师,到第九集就结束了?哪里可以听后面的内容?谢谢
百加教育 回复 @1395298zihl: 还在更新哦, 没有结束,咱们有30期。
为什么还没有更新,蒸发了
百加教育 回复 @1824668aojy: 不好意思家长,颜老师前段时间身体不适,所以更新有延迟,这周四会把之前延迟的几期全部一次性补上,非常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