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融化嫉妒】如何引导将嫉妒化为上进

23【融化嫉妒】如何引导将嫉妒化为上进

00:00
12:14

解开沟通的密码,让一家人相亲相爱。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你好,我是金韵蓉,欢迎您收听我的课堂。


【幸福对对碰】孩子嫉妒别人成功,我该怎么办?


【沟通秘钥】嫉妒心跟竞争心是不同的事情


【幸福金句】因材施教,让孩子拥有自信


【场景再现】

有一些孩子特别都会嫉妒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或者是嫉妒别人的成功。很多爸爸妈妈会以为嫉妒心跟竞争心是相同的事情。其实它们是绝对不相同的,为什么:


如果竞争心或者好强心是被很好的管理跟输导,或者是很好的培养的话,那么竞争跟好强其实是积极的,因为我拥有能力,我知道我能够赢过别人,我知道我能够取得更好的位置,是因为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我自己做得到,所以我愿意去赢别人。所以背后的情绪是积极的。


但嫉妒心就不一样了,嫉妒心后面的情绪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我觉得我好羡慕别人那么容易就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那为什么我都做不好呢?我看别人做得好就特别的不高兴,所以我就会去嫉妒别人的成功,所以嫉妒心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对抗,是一种消极的破坏,所以这个情绪跟竞争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培养鼓励孩子竞争跟上进,但是对于孩子的嫉妒心,我们就需要很好的去处理它。


【为爱支招】对于情绪的理解,跟对于人际关系角色的互换是非常重要


第一点:要培养孩子具有自信,相信自己跟别人一样也能够做得好

让孩子相信自己不用去嫉妒别人,也不用去羡慕别人,因为自己也能够做得到。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建议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把之前那一堂自信心的课,再仔细的听过几遍,那么你就知道,如果今天我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的话,我不用告诉他说,你有能力,或者你不要去嫉妒别人,我们要告诉他,那你怎么样做,也能够跟别人一样的成功。


第二点:我们必须要让孩子学会悦纳的情绪能力

孩子需要去悦纳他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悦就是喜悦的悦,纳就是接纳的纳。悦纳是一种要比接受,接纳更高一个层次的情绪,它不是感恩,感恩是一种比较谦卑的情绪,但是悦纳它其实是一种很积极的能量,我喜悦的去接纳,而且我从情绪上面知道,因为我拥有这个东西,所以我需要去感恩。比方说,他特别嫉妒人家画画画的好,但是我发觉我们的孩子手工挺厉害的,你看他堆一个积木,或者是他做拼图做的特别好。所以我们要让他去悦纳他所拥有的才能,某一样才能,或者是某几项才能。


如何因材施教,需要我们在旁边观察,然后发现他做这件事情是有天分的,然后我们给他资源,我们给他帮助,所以他悦纳他的某一项才能,悦纳他帮助别人的能力,悦纳他领导的能力,当然也包含了他所拥有的一些人格的特质,或者是外貌的特质。因为孩子逐渐到了9岁、10岁以后,美跟丑对他来讲,其实已经具有意义了。好多小女孩会羡慕那个女生的眼睛大,大长腿什么的。所以我们也要帮助孩子去发现她身体的美丽。你看你头发长的多好,你看你的睫毛很黑,你看你的眼睛都会说话…如果他拥有这个能力,他将来一路长大会受益良多。


第三点:角色互换

我们常常问孩子,如果今天你去参加田径比赛你跑了第一名,那么你希望输给你的小朋友怎么对待你,这个是我们要常问孩子的问题。其实对于情绪的理解,跟对于人际关系角色的互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我们能够带着孩子角色互换,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不用告诉他说,我跟你说别人考第一名的时候,你不要羡慕别人,你自己要努力,你也不要表现出来,跟别人不高兴,这样别人会不喜欢你。这是指责,是上对下。但如果我问他说,如果是你,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让他说,当他说出口的时候,当他说出他希望别人怎么对他的时候,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内省,,这个是来自于他自己的思维体系的。


【为爱行动】不让孩子争功诿过

第一点,要认清楚竞争心跟嫉妒心是两回事,竞争是积极的,嫉妒是消极的,如果孩子一直有嫉妒别人情绪的话,可能会争功诿过,我们最不希望看见的,就是他逃避责任,他不愿意去做,但是他用嫉妒别人的情绪来掩饰他自己对他自己不信任。


第二,要帮助孩子拥有去做事情的自信心,自信心他其实是一种动力,我相信我自己能够做得到,有这个动力,这个动力就能够帮助我克服一些困难,也许我需要更努力一点,才能够达到的目标。


第三点,要帮助孩子学会去算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把眼光放在我已经拥有的这些美好的事物上面,不管是我的才能,不管是我的能力,不管我外在的条件等等,但是我学会去看我拥有的东西,我才会觉得我自己是幸福的,我才会觉得我自己是丰满的,才会觉得自己有能力的,所以会悦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最后,要利用角色互换的方法,问问孩子他怎么想,他希望别人怎么做,帮助他透过由自我的反省,自我的思维来建构自己一个思想的体系,只有孩子自己建构了这个思想的体系,他才愿意照着去做。


【下期预告】《如何说让父母认同你的生活习惯?》

下一堂课又要回到婆媳关系,但是这次婆媳关系的内容,会更具体一些,比方说,我今天做月子了,但我跟我婆婆之间,确实有一些生活方式,在概念上面,或者是生活习惯的不同,我怎么说,我才能够让我婆婆不受伤,然后又能够把我希望说的话,能够完整的表达出来,我需要去有哪些的技巧呢,这个是我下堂课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我们下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