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84期:比懒惰更可怕的,是低质量的努力

2018-284期:比懒惰更可怕的,是低质量的努力

00:00
12:09


背景音乐 | 牛奶咖啡 - 明天,你好


努力常态化的人最可怕:


对这些人来说,努力不是一项需要分配的工作,而是自然发生的事情。


不管有喜恶高低、状态好坏,他们能随时进入角色,在过程中找到感觉和快乐。 



工作上认识个老哥,四十多岁,有意思的人。 


他在一线门户做过电商一把手,后来出来单干,又经历过两次创业。


无论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当老板,他保持着每周工作 100 小时以上的习惯。 


和他喝过了一次酒,发现个有趣的事情: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他却从来没感到过“痛苦,难受,度日如年”。


创业之路,百转千回,困难挫折如同家常便饭,但他的目光并没因此暗淡。


他相信,“人生本来就是由开心和不开心串起来的”。 




老哥的事业做得不小。但他有一件特质,尤其吸引我的注意:努力常态化。 


这点特质,在我认识的许多大牛身上都能看见。你看他们: 


大年初二的早晨,坐到桌前写方案;


年会狂欢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改合同;


高铁上、机场里,用手机写稿子,回邮件。 


他们不会觉得以上这些有多了不起;


他们不会被自己“熬夜一次”而感动;


他们也不会把这些发到朋友圈里,然后在旁边写上“我也是挺拼的”。


这些努力,不需要心理建设,不需要自我说服,不需要意志力驱动。


这些努力,是潜意识中的自发行为,是肌肉记忆的习惯动作。 


在我的视角里,这些点点滴滴、无人关注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常态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常态化努力的对面,是间歇式努力。 


你办了一张健身卡,决心重塑自己的身体和生活。 1 月 1 日开始,12 月 31 日到期,中间只去过两次。 


你买了英语六级的单词书,占了图书馆的座位,雄心勃勃要大干一场。


最后脑子里,除了对 abandon 滚瓜烂熟,什么也没留下。 


你朝九晚五地上班,你浑浑噩噩地过活。你觉得百无聊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你决定每天下班回家后,拿出两个小时充电和学习……


回家的那一瞬间,着了魔一样,懒神附体:凌云壮志滚一边去,打开电视,端上平板,舒服窝在沙发里。 


你的生活特别像那本六级单词书:书的前一小段被翻看了无数次,页角都皱了;但后边的内容,崭新如初,少有触及。 


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又是关乎成败的大事。


这些细节, 折射出的是努力的属性。努力常态化是牛逼与否的分水岭,各自延伸出的,是截然不同的轨迹。 


多数人只是在热血和堕落间徘徊:一段时间,猛冲猛打,自己感动哭了;一段时间,懒散放纵,行尸走肉一般。


我相信,每个人都努力过:都有过热血沸腾、立誓发狠的时候,都有过奋进狂飙、强力输出的经历。


然而,平庸和杰出之所以泾渭分明,那是因为,平庸者的努力是碎片化的、不成系统的,走走停停,断断续续。 


我们有时候会想,“我都努力过了,为什么还是没得到好运气”。实际上,努力不是重点,常态化才是关键。 


昙花一现的努力,都是伪努力。



高中时,同桌和我的关系,类似于皇马巴萨。 


他是最令我胆寒的人:下午期末考试完毕,晚上还默默去自习——我的竞对啊,连半天都不让人休息。我心都要碎了。 


可怕之处在于,他风轻云淡,面沉似水。一切发生的如此自然,不需自我说服,不需心理建设……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努力常态化的人最可怕:


对这些人来说,努力不是一项需要分配的工作,而是自然发生的事情。


不管有喜恶高低、状态好坏,他们能随时进入角色,在过程中找到感觉和快乐。 




普通人最大的问题是:干活看心情。


状态不好,身体微恙,就不干活了?不存在的。这么娇贵,哪里是成事的样子。


你玩王者荣耀,刷微信淘宝,需要心理建设么,需要状态好么? 


当年彭德怀在左权县召集干部会议,与会者饿得连坐都坐不稳,彭将军只好请大家躺在炕上开会——画面虽然醉人,这才是成事的状态啊。


你当兵打仗,事情来了,你说我今天心情不好。那你不做炮灰谁做炮灰啊。 



顺丰这些年高歌猛进,气势如虹,和老板王卫的职业习惯不无关系:


创业二十年,每天工作 14 小时是太正常的事。王是很有危机感的人,三个月没有变革创新,就会觉得危机四伏。 


地产大佬罗康瑞是瑞安集团的主席,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


罗的崛起,可不光靠家里:大学毕业,找家里借了十万块,整整七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一天休息……于是才崭露头角,小有名声。 


朋友在广州面试了几家游戏公司,都是要求一周上六天班,每天朝九晚九,而且这是广州行业常态。


你以为你很努力了,可在别人眼中只是基本工作要求而已。


广东的游戏做的那么好,奖金发那么多,有它的基础逻辑。


都说勤能补拙,更何况人家"拙"么? 


大学同学就职于经纬中国。 他有绚丽的履历和出众的能力,情智双高,犀利通透。


安逸不在他的字典里:“除了吃喝拉撒,经纬是我生活的全部”…… 看了他的状态,多少能理解经纬的牛逼了。 


我不是“工作玩命”的拥趸,我厌恶“要成功,先发疯”之类的毒鸡汤。


我认为,任何透支身体去工作的行为都是不明智、不值得的……


但实际情况是,对于多数创业者来说,不经历 5 至 8 年、每周 7×12 小时的创业奋斗很难有大成;


一个草根,想在北京有所成就,每周 60 个小时的工作量是标准配置。 


5×8 小时的时间表,远远不足以支撑你出人头地的。


你家境平平、智商普通,你只是玩玩打打、优哉游哉地做一做,就想成功,凭什么?我不认为那个运气万里挑一的人是你。


刚加了两次班,就觉好感爆棚、天下在手,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出息。

 

工作时间是表象,它的本质是努力常态化。它保证不了你成功,它只是基本配置。


它需要你坚持不懈,需要数年一日,需要持续输出,需要你有坚如磐石的耐心。 


有多大耐心,才配得上多大野心。没毛病。



这是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努力无用的论调,变得非常受欢迎。


我们说,“人的命运,不光依靠个人努力,也要依赖历史进程”。话虽如此,但不能抹杀了努力的意义。 


努力无用也好,阶级固化也罢,多数时候,是不努力者的借口。


一个人,连力气都没有用尽,还谈什么方法、理想和人生? 


在我的公式里:成就 = 天赋 × 运气 × 努力。


其中,只有努力是我们唯一能掌控的东西。 




努力当然是有用的,扪心自问,你做 12 个小时是不是就比 8 个小时更有产出?


如果不是,那你也太弱了,别折腾了,找个地方养老吧。 


这里的努力,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两月,甚至可能要一两年才能看出端倪。


可惜大多数人在回报来临之前,选择了放弃。努力一两下就有回报?哪有这样的好事。生孩子都要十个月。 


我们总认为付出够多,得到太少。


其实,还是付出的不够:一般的,把付出打一折,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才符合世界运行的规律。 


持续而稳定的输出十分重要:


拆开来看,只是一件件的小事;时间长远,便是天与地的距离。这就是努力常态的意义。


当努力的因子融入你的血液,当努力对你根本不算一个要求,相信我,你会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新的自己。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惠东范冰冰

    一直在假学习的我

  • 陌过于你

    原来一直我都是在碎片化学习,怪不得一直停止不前

  • 邢姯

    喜欢主播的声音,真棒👍👍👍

    有书 回复 @听依米: 比心,主播大大

  • 奥黛丽兔本

    喜欢这个词,努力常态化!

  • 惠东范冰冰

    很有感触

  • 西西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