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综合征 Vol.165

金童综合征 Vol.165

00:00
28:51

你知道什么是“金童综合征”(Golden Child Syndrome)吗?金童指的就是一些被家长过度宠溺以及被名不副实地过度赞美的孩子,他们在人生的发展中也会因为这种养育方式而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今天,晴妮就给大家讲讲“金童综合征”以及它的危害。听了节目后,你就会知道为何成为金童也是一件不那么好的事情以及为何金童和替罪羊会出现在同一个家庭中。

 

欢迎收听~

 

本期节目中包含的音乐:

押尾コータロー黄昏

Ray Charles - You Are My Sunshine

Ella Fitzgerald & Louis Armstrong,Ella Fitzgerald,Herb Ellis - Under A Blanket Of Blue

Monica Mancini - Senza Fine

Feist - La Même Histoire

岸部眞明奇迹の山

John Coltrane,Johnny Hartman - My One And Only Love

Bill Evans,Monica Zetterlund - Waltz for Debby (Monica Vals)

Art Tatum - My Ideal

 

心理开花,听小搭和晴妮和大家聊聊各种各样的心理学问题,让我们的心理乐开花

 

节目音频由心理开花电台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转成文字发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Huang某

    这集听了三遍,太有感触了。所谓金童就是被养育者期待过高的孩子,既然有金童那也有替罪羊。 这会让孩子出现与自我感觉不符合的假自体。肥厚的假自体会使边界感模糊,导致自己与他人链接方式为全部奉献或者全部索取。 就算告诉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肥厚的假自体影响真实感觉,内化养育者严格要求自己,一旦受挫就怨天尤人

  • 177072538

    再听,真的挺让人感动的。过度自责往往容易指责他人,因为指责他人只是自我攻击向外的投射,或者说同一个规则分别指向了内外。 允许自己不完美,才能不去苛责孩子,才能允许孩子有自我发展的空间。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内心不是全部被“你该怎样”充满,留给内心一些“我想怎样”的余地。 这恰恰是与现实世界相符合的,一个现实的社会如同童年的父母,有些事你不能做或者不能不做,在一定的范围内,你想怎样终究是你的事。在家庭中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 金童是父母投射的结果,那么投射的内容当然是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也就是说理想的养育者和养育者自己的能够满足他们一切愿望的理想爹娘

  • Sooodaa

    每个字都感同身受 😭😭😭 太感谢!🙏

  • 177072538

    “凡我不喜欢就是不好,不对,不应该” 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孩子被迫表演爹娘想要的样子,而自身的想法,感受,行为都不能得到发展-无法发展成人自我

  • 177072538

    金童能不能说被迫认同了爹娘的投射,被迫表演他人希望样子,也就是说金童没有被当作另外一个主体对待? 按照依恋理论,心智化是互为主体的主要表现之一,而情感调节则是通往心智化桥梁的基石。俗话就是金童往往是内心事实即外界客观事实,也就是推论即事实。至于情感调节出现问题恰恰是节目中说的,金童失去妈妈对婴儿无法处理的情绪的调节作用,妈妈无法发挥情绪的容纳,澄清,返还的作用

  • 努力学习的喵喵鱼

    说的真好

  • 梦里寻花_gw

    多子女家庭通常是老大是金童 ,老二是替罪羊。独生子女也会有金童,情况严重一点。

  • 木__东

  • 呦呦joe

    终于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