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

00:00
17:18
正能量的一段话

我们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哭过、恨过、流泪过,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不要因为你的一时糊涂,而毁了整个将来。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

(1)1恒星日=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1太阳日=24时,是日常所用周期。

3.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相等,约为15°/时。

(2)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为0。

1.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1)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随着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界线:地球被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作晨昏线(圈)。

 2.产生了时差

(1)地方时

①定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②特点: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东早西晚”。

③时差: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每15°经度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由中时区向东向西各12个时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



(3)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4)日界线:地球上的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界线,一条是自然变更的0时所在的经线。

①人为界线——国际日界线: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避免日期的紊乱,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即国际日界线。为了照顾附近国家的居民生活方便,国际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

②自然界线——0时经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其位置时刻在变化。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2)偏转: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如下图所示: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3.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是真正的周期。

4.速度:1月初过近日点,速度较快;7月初过远日点,速度较慢。

1.黄赤交角

(1)概念: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2)影响

①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②黄赤交角度数决定回归线度数,即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度数相等。若黄赤交角变大,则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度数减小,即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相反。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23°26′N,最南到达23°26′S。



(1)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23°26′N,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2)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23°26′S,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4)就时间而言,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9月23日前后至次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

1.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3.21前后~9.23前后):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达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南半球相反。 (2)春、秋分: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极地无极昼、极夜现象。

(3)北半球冬半年(9.23前后~来年3.21前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极夜范围达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南半球相反。

2. 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2)正午太阳高度:指当地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其最大值不超过90°。

(3)纬度变化规律:同一天,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①春、秋分日: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北半球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北半球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季节变化规律

①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②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③春、秋分: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3.产生了四季

(1)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2)划分

①天文四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点;欧美国家把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点。

②气候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4.产生了五带

(1)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将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意义: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ucky幸X

    抱歉,开学了,想一心读书了

    cheap_0 回复 @lucky幸X: 喜欢你的头像哟

  • 沐沐心音v凡

    后面都是补充的课外知识

  • 沐沐心音v凡

    为啥只有一半

  • 1513694qwfo

    高三的时候很有用

    1389044kkvo 回复 @1513694qwfo: 🐔鸡哥

  • 听友217787316

    中午刚吃完的我,又要被罐汤着吃

  • 1513694qwfo

    高三的时候很有用

  • 1513694qwfo

    高三的时候很有用

  • 不进前三不改名_j4

    希望我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1519330kpul

    字幕怎么都只有一半啊?

  • 青春在矣为梦而战

    真的很喜欢,现在高二了,马上参加适应性考试了,真后悔当初没有学,现在成绩就必修一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