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儿童保健】儿童哮喘咳嗽如何保养

80.【儿童保健】儿童哮喘咳嗽如何保养

00:00
14:08

亲爱的喜马拉雅听友,你好!我是北京大学的中医教师,蒋文跃


哮喘是儿童的一个常见慢性病,一些家长由于不懂正确的治疗,往往延误了病情,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与生长发育。哮喘伴有湿疹或鼻炎的比例也相当高,中医药在这方面有很多优势,尤其是在预防方面。今天我要介绍一方面这方面的知识。


哮喘的原因

哮喘有遗传的因素,如爸爸妈妈有哮喘或者过敏性疾病,如鼻炎、湿疹等,尤其与妈妈的关系更大。但是有遗传不一定就得哮喘,还与环境因素有关,如过敏。这种过敏原包括花粉、病毒、支原体、螨虫、霉菌、油烟等。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哮喘的核心原因是痰浊阻于肺及气道。那么痰浊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是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引发炎症产生的分泌物,中医讲是外邪引发津液失于宣发。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饮食的原因,过于肥甘厚味,像肥肉、糖果、巧克力、奶油蛋糕、油炸煎烤食品这样的高糖高油的食物类,都可以引发粘性痰浊。当然也有是因为孩子的消化能力弱,正常的饮食他消化不了,就成了痰浊。


痰浊停在肺内,身体自然要排出它,它就要收缩蠕动气道希望排走它,就会出现咳嗽、气喘。所以在治疗时化痰浊是一个很核心的治疗手段。只有痰干净了就不会再咳喘。


哮喘儿童的中医体质分析

哮喘儿童的体质,据我门诊看,表郁体质为主。所谓表郁体质就是这类人通常毛发比较密,包括头发、眉毛、汗毛比普通人密而粗长,有的小孩一看是满头浓密的乌黑的粗发,有的孩子皮肤比一般人粗糙而黑,特别是颈部,有的严重的呈黑棘皮样变,什么叫黑棘皮样变呢?就是皮毛黑有色素沉着,并且粗糙,有小的乳头状突起,当然这种棘皮样变不一定都有。有的孩子同时伴有湿疹或过敏性鼻炎。这类孩子的往往出汗少。


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皮肤和毛发与肺有关联,中医称为肺合皮毛,肺通过皮毛布散津液、气等,也通过皮毛排泄浊气、汗液、热毒。如果毛发浓密、皮肤粗厚、腠理致密,往往排汗、排热毒、排浊气就减少。身体是个自调节系统,这种湿气、热毒排出减少,它一定会寻找替代出路以自我保护,从呼吸道寻找出口就会有鼻炎、扁桃腺肿大、腺样体肥大、哮喘、咳嗽等。


如果从皮肤寻找出口,就会有湿疹表现。我这样说,可能有的西医大夫不一定会同意。但从我的观察分析还是可信的。因为有的孩子只要运动出一下汗,湿疹、鼻炎、哮喘就会好转,天气一冷或在空调一呆,马上症状加重。因为运动时毛孔打开,而在冷的环境下毛孔闭合,湿气热毒排不走。另外,我用宣肺发表透毛孔的中药,大多数病人,湿疹、鼻炎和哮喘会同时好转,证明我的思维是合理的。


这种表郁体质的孩子还可以根据其舌头的颜色等再进行分类,如果舌头红、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大便偏干,孩子身体比较壮,如果有湿疹,往往皮疹比较红,那么这种孩子就是表郁兼有血热。如果身材壮、经常便秘,胸背厚颈粗短,可能属于表郁兼热积。


如果孩子的舌苔比较腻,舌头胖颜色不红,痰比较多,身体比较肥胖,如果有湿疹的话,这个皮疹比较潮湿,渗出比较多,如果有鼻炎,流清水特别多。这种孩子属于表郁兼痰湿。


当然还有一部分属于先天肺肾不足的小儿哮喘。


哮喘的预防和日常保养

第一就是要适当地运动。有的家长以为孩子有哮喘,一运动就胸闷、气喘,就不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这是错误的观点。适当地运动,可以使毛孔打开,有利于湿气、热毒的排泄,这可以减少痰的产生。同时体育锻炼也可以增加儿童肺活量和抵抗力。


第二就是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比如多开窗,可以减少家里空气中的过敏原的浓度,如螨虫、霉菌、病毒等。多晒被褥衣物可以杀死霉菌和螨虫。如果对宠物的毛有过敏,那只能忍痛割爱,等治好后再养。家里人最好不要抽烟。


第三饮食调养。许多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儿童会做过敏检查,以常会查到对许多食物过敏,如鸡蛋、牛奶、一些水果。那这些食物能否吃呢?如果平时在吃的,没发现症状有加重或者与没有感觉与吃的食物有太大的联系。那本来怎么吃还吃怎么吃,不必管是否过敏。其次,并不引起过敏的食物,但是对哮喘不利的食物,在中医看来,恰恰是应该避免吃的。


我前面了痰湿是引发哮喘的重要原因。一些容易增加痰湿的食物,那些是助痰湿的呢?高糖的食物,就是甜度太大的,不是不能吃甜的,而是不能吃太甜的食物,或者一次不要吃太多的甜的食物,如糖果、糕点、巧克力、含糖量太高的水果;还有不要吃太油的食物,如油煎或油炸食物、奶油、肥肉等;三是中医讲的一些食物,如带鱼、虾、鸡等,特别同时伴有湿疹的儿童尽量不吃。


适当多食用化痰的食物:如萝卜、梨、海带、蘑菇、荸荠。


三伏贴预防哮喘:这几年很多中医机构开展了三伏贴治疗项目。所谓三伏贴就是在三伏天,用一些中药的粉末放在胶布内贴在穴位上,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主要是预防,而不是治疗。三伏贴比较适用于虚寒性的哮喘患者。对小儿哮喘的预防有明显的效果。这个疗法既简单、经济、方便、安全副作用小,深受一些家长的喜爱。


具体来讲,三伏天就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月左右。有的地方叫大伏天,一般是30-40天左右。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相信大伏天要用中药调理一下。一是那时又热又湿,可以用中药祛湿开胃,而是大伏天是一年中身体的阳气最旺的时候,调理易起效。


那么哪天算是进入大伏天了,实际上日期是不固定的,这个算起来稍为有点复杂,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就是用“ 甲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配对计时,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头伏第一天,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其实,现在查一下日历就可以知道,很方便的。


治疗这个哮喘的贴药的配方是基本固定的,有生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现在很多的中药诊所也有买的,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进行治疗。


穴位主要是选用大椎穴、治喘穴、肺俞穴、天突穴。大椎穴我在前面经络穴位养生中讲过,在第七颈椎棘穴下凹陷处,稍微旁开0.5寸的地方叫治喘穴,再往下数三个棘突,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天突穴很好找,就是在颈部胸锁乳突之间凹陷处的中间点。实际上这些穴位都是离气管和肺比较近的地方,特别是背部,多贴一些穴位,效果更好。

一般在每年三伏天开始贴,贴上以后2到6小时后揭掉,主要是根据每个人的反应。贴敷后少数患者出现明显烧灼、痒甚或疼痛感,可提前取下,保持局部洁净即可。如果起泡或溃烂,可等创面长好后再贴。敷贴后,如果出现局部皮肤严重红肿、水泡、溃烂、疼痛等,可外涂曲咪新乳膏等减缓刺激,实际上从临床研究看,有水泡反应重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反应小的。


皮肤局部水泡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也可涂绿药膏或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若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每两次贴敷之间隔3天至10天,1个疗程共贴6-10次。可以连续贴敷3年。 


哮喘儿童的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哮喘,我的经验是以宣肺与化痰作为主要手段。宣肺的主药便是麻黄和杏仁,化痰止咳的主要药物有竹沥水、地龙、僵蚕、川贝、苏子、半夏等。这个麻黄热性较大,有中枢兴奋性,影响睡眠,所以一般要让小儿下午的药不要晚于5点服。当然,中医一般配清热的石膏监制它的热性和兴奋性。如果孩子体质偏于表郁内热的,兼有扁桃腺肿大的,可以加牛蒡子、黄芩、赤芍等。


有关哮喘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就讲到这里,希望您的孩子健健康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_little呀

    不是哮喘,但孩子每次第一症状都是咳嗽有痰音,三伏贴是否贴的穴位一样呢?

  • 永平_m8

    祝蒋老师国庆节快乐!

  • 永平_m8

    很好

  • 听友191091374

    我妈呕吐很粘的自痰,先是干呕,后而呕出粘糊糊的的痰再后来有点黄(象是有胆汁),我妈今年82岁,身体无其它病症,平时吃饭很好,有时出现舌中间有白腻的舌台口感觉干,舌有点胖,我听您讲课时说是里也有痰湿,请教老师知是吧?如果是的话用什么药?(我妈出现以上症状时,去医院打调瓶,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