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做什么,宝贝,我一直爱你-亲子无忧-亲子故事-叶子姐姐

无论你做什么,宝贝,我一直爱你-亲子无忧-亲子故事-叶子姐姐

00:00
06:17

无论你做什么,宝贝,我一直爱你-亲子无忧-亲子故事-叶子姐姐

详情了解:同缘梦教育:www.tymedu.com

故事内容:

我爱你,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你头发乱糟糟、浑身皱巴巴。

我爱你,当你在阳光下尽情玩耍,吹出多彩的泡泡,爬上高高的滑梯,又滑下来,一遍再来一遍!

我爱你当你画画的时候,小脸,小手和头发都粘糊糊,满地都是画纸,颜料四处飞溅。

我爱你,但我们静静的一起读书,一起玩拼图。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我都要好好珍藏。因为,那是属于你和我的特别时光。

我爱你,不论你把自己装扮成国王。还是一只喜欢唱歌跳舞的超级海盗狗。

我爱你!每到洗澡的时候,我擦着你的耳朵,肚子,小手和小脚,你在那里噶噶笑,洗呀洗,你变得干干净净,香喷喷。

我爱你,到了睡觉的时候你还在床上蹦蹦跳。我紧紧搂住你说“晚安”,亲亲亲吻你的额头。

我爱你的小酒窝,爱你的小雀斑。所有你觉得好玩儿的事情我都爱。

无论你做什么,宝贝,我一直爱你。

我爱你,每天都会多一点。

无条件的爱,让成长充满诗意。

一位妈妈曾告诉我,有一天,三岁多的儿子突然问她:“妈妈,我哭的时候,你还爱我吗?

无论你做什么,宝贝,我一直爱你-亲子无忧-亲子故事-叶子姐姐

面对孩子的发问,妈妈感到有点匪夷所思,小家伙怎么会问出似乎只有情侣间才会出现的“爱不爱我”这种问题呢!

作为电影导演同时又是作家的斯蒂芬·肯德里克( Stephen Kendrick)和亲兄弟亚历克斯·肯德里克( Alex Kendrick)合著的《爱的挑战》( The Love Dare)一书中,

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关于爱的)事实的真相是:

与其说,爱是由那个被爱着的人所定义,

不如说爱是由选择去爱的那个人所定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所感受到的爱与不爱
其实源于妈妈自身对“爱”的理解和表现,源于面对孩子各种情绪、行为,妈妈所做出怎样的回应。而这也正契合了美国作家艾尔菲·科恩( Alfie Kohn)在“无条件养育”理论中所提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两种:

一种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

一种是出于“他们是谁”。

后者是一种“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无论你做什么,宝贝,我一直爱你》就是对这种爱最生动的诠释。

当他们休息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的欣赏他们;

当他们坐着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开心与他们坐在一起;

当我们把他们从学校接回家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的想念他们;

当他们微笑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的心是多么的温暖;

当他们牵着我们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开心握着们的手;

当他们早晨醒来的时候,请给他们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一早醒来就看到他们是多么幸福的事;

当他们亲吻我们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喜欢与他们待在一起;

不论我们的孩子是婴幼儿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都需要获得认同,需要被告知,我们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开心。

爱如春雨,润物无声。父母对孩子的每一次认同与欣赏,都会在他们小小的心中留下印记,而这日积月累的爱,正是他们长大后获得自我价值感、走向成功的源泉。

无论你做什么,宝贝,我一直爱你-亲子无忧-亲子故事-叶子姐姐

详情了解:同缘梦教育:www.tymedu.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