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生命很可悲。 從喝茶的每個步驟中,不論是茶主人的動作或自己的身心情況──也就是見聞覺知,眼睛所見、或者心裡所感受的──寧靜而安詳地用心去觀照、細細去體驗,有時候甚至還要有點耐心,因為這一切跟你原來的習氣有很多不相應之處,你要學習放下原來的習氣分別。就這樣,與茶主人泡茶時的心境融合在一起。如果他是他、你是你,就感受不到茶主人心中的歡喜和諧自在。 這就是生命的進化與提升。提升就是一種內化,就是要能夠從這些事相的差別對待、好壞當中去把它統一起來;遠離了差別對待,又要還它每一個事相的不同。每一種不同產地的茶葉,都能清楚明白的品嚐出來;
每一壺水,可能來自不同的地方,也能夠感受到茶水的變化;乃至於在喝茶湯時,舌根的觸覺、內心的感受,都要一一的明白。 有這樣的明白以後,不住著在這裡,但是確確實實能夠感受到那一份真、那一份美、那一份香甜。所有微細的因緣變化,你都要清清楚楚覺察,感受其中的差別,這就是三觀裡面的假觀。 要能夠有這樣的本事、有這樣的歷練,而不是一喝下去:「都差不多嘛!」沒辦法感受到那些微細的變化。當然,很微細的變化,可能需要假以時日才能察覺,但是只要放下心裡很粗糙的念想,就能夠感受到,或許你形容不出來,無法以言語表達,但是你的心能夠體會:「嗯,這跟剛才的那個不一樣。」
知道不一樣以後,如果落在相上的住著,就會變成個人喜好,而沒有還原每一樣東西的特色。不同山川水土所養育出來的人、生產出來的物品都不同,我們要還它的本色,並善用之。 這些都清楚了,還要觀照他人的感受,比如茶會上的客人適合什麼茶,下一次他再來,就能夠選出他所喜歡的茶葉,就可以相應了。或許他原來對茶藝並不是很了解,或者對生活內涵不太清楚,可以透過心靈溝通或者語言上的交流,慢慢引導他進入喝茶的精神,藉此體會生命的深度。 這種種一切都清楚明白,也知道該如何用智慧去抉擇,就叫做假觀,也就是真正的內化。並不是否定有這些差別,只是不住著在上面,但是又能夠善於分別,善於使用。
或者有朋友來,他知道這朋友的性格,再加上察言觀色,看他的心情,再配合天氣、情境、朝茶罐一抓:「這茶最適合你。」這就叫出神入化,這就是真正的內化,也就是所謂的智慧妙用、也叫做假觀。 假觀就是對種種的差別一一去觀察、一一去了解,什麼樣的人該用什麼樣的教法,什麼樣的事情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處理,都有所不同。就像齊國打算攻打魯國時,子路、子張請求出使,孔子都沒有答應,最後只同意子貢前往,子貢也果然處理得很妥當,這就是知人善用。能夠審時度人,自然而然就能達到效果。 佛法上這樣的智慧不是天生的,除了內在修行有不動如山的心性的安定,還要有外在差別智的成就。
【外炼内化】禪修,其實就是利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用心地觀照眼前的境物,用生命去體會它,並從和物相的接觸當中,領會到它──無論是茶葉、水或器皿──所帶給你的內心感動,這就是生命的外煉與內化。 所謂生命的外煉:平常我們感覺到周遭就是這樣窄小的一個天地,心裡所關切的,可能是自己的一身、一家,或是種種欲望。生活局限在窄小的環境裡面,已經夠可憐了,不像鳥可以在天地間自由徜徉、或像魚一樣在溪流海洋中悠遊,若再加上心也侷促在妄想追求中,這樣的生命當然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