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购买本课程的同学,请添加正安答摩紫苏微信号【damo3615】,回复数字666,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活动,还会派发多种福利哦。
【课程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讲,医学走到了明清,是如何集大成,这么一个体系,是如何走向成熟的。
我们先看看明清的文化大背景有些什么特点。
第一,当时「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相继占据文化宗主地位。
这里的「程」是北宋的程颢[hào]、程颐;「朱」是南宋的朱熹。而陆王心学,「陆」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陆九渊;「王」是指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
第二,明清时期进入了古典文化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zuǎn]大型图书成就突出,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
第三,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一些当时西方的先进文化,中西文化开始碰撞,西学东渐,进入「中西文化汇合」的初级阶段。
第四,早期民主启蒙思潮应运而生。
这以上四点,是就明清两朝文化的共通特色来讲的。如果两朝之间来说,彼此又有明显的差异。
不过就以上四方面,至少前三点,在中医的发展中得到了体现。
~~~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标志性成果是温病理论的创新,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类书的编撰以及命门理论的发展,这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其中的温病,是指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
温病理论源自《内经》,与伤寒体系有内在关联。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在火热理论上做了发挥,明代的吴又可和清代的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对温病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
明清这个时段,温疫经常流行。那什么是温疫?——用现代观念看,就是烈性传染病。
温疫,在明代跟清代,有多流行呢?这里有个统计,在明代的276年中,大疫流行64次。清代的266年中,大疫流行74次。 由于用传统的治外感的方法治这些瘟疫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当时的医家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来治疗它,这就为温病学说的产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另外,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湖河多,地处卑湿,气候温暖,造成了江南多温病的情况。这,客观上促使江浙很多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发病多,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实践机会,这样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学派。
明末清初的大夫吴又可,经常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进行细致观察和比较。他在六十岁时将自己的平生研究,治疗温病的心得体会和经验,编著成一部论述传染病学的重要著作《瘟疫论》。
《温疫论》提出了,为什么把传染病叫做「疫病」的原因——那是因为「感天地之疫气」。
这样,《温疫论》将「瘟疫」与其他热性病区别开来。「感天地之疫气」这个说法,突破了前人对传染病病因的认识范畴,跳出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学说的束缚。其实也可以说,在外感病领域,突破了《伤寒论》对病因认识的范畴。
《温疫论》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通过空气与接触,由口鼻进入而致病。书里还指出戾气有特异性,只有某一特异的戾气才引起相应的传染病。
《温疫论》在传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尤其在17世纪中叶细菌学出现之前,「戾气」这种学说是十分先进的。可以说,在中国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里注意,温病与温疫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温病包括温疫,温疫只是温病的一种。
吴又可之后,就是清代的温病四大家。他们是:
叶天士,著作有《温热论》等。在温病学的基础上,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薛生白,擅长治湿热病,著有《湿热条辨》。对湿热病专篇进行论说。
吴鞠通,著有《温病条辨》。他首先提出九种温病,创立三焦辨证,总结温病治疗原则、有效方剂及危险阶段的药物使用,温病学说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辩证,这两个名称,大家听起来可能会陌生,但是说白了,就是辨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证候变化的方法。其中,卫气营血辨证,更注重从浅入深的四个阶段的分辨与治疗,而三焦辨证,更注重的是从上往下(其实也是从浅入深)的几个阶段的分辨、治疗。
王孟英,著有《霍乱论》《温热经纬》等。其中《温热经纬》既是温病学论述的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书,流传得比较广。
~~~
温病学派对中医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了中医学的理论,针对外感热病,在理论和治疗上,除了伤寒体系,多了个温病体系。
而且十分注重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验证,这里可以看见——前面说过的陆王心法「知行合一」在医学的投射。
2.开创了中医传染病学的先河,这个主要可以从刚才讲的吴又可的那部分内容来看。这里,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观念,其实在吴又可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对传统辨证论治的补充,补充了传统的「六经辨证」或「八纲辩证」的内容,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直到今天,中国应用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治疗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痢疾、非典等,都取得了很不错的疗效。
明代还有一个学说值得关注,就是中医命门学说的发展。命门的意思是,生命关键之门。里面有不少大医家参与讨论,观点有同有异,但意见比较集中的,都是认为命门很重要。那中医的命门是什么呢?
其实由于观点有同有异,所以命门的准确定义,并没有确定。作为太专业的内容,我没有必要今天在这里讨论,但是,有点倒是比较共同的,就是命门与中医的肾关系密切,有时候,它们是互相指称或交融的关系。
这些都说明中医里肾的重要性,尤其是肾阳方面的重要性。在慢性病治疗、养生康复与防治疾病中,肾与命门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医家关注,也为中医学的藏象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讨论者想要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的这么一种「格物致知」的认真。
~~~
刚才我们说到,明清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进入古典文化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这里我们就来看看,医学方面都有些什么成就吧。
明清时期,在整理已有医药学成就和临证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类书、丛书以及经典医集的注释等。
什么叫丛书?
丛书就是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比如《四库全书》,它的部头之大,堪称中国古代丛书之最。另外,丛书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
类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它的编制方法是按类来汇编群书,也就是将当时能搜集到的所有书中的内容拆散,重新按类或主题进行编排,以便需要时能快速地查到。也有少数类书是按韵目进行排检的,比如明代的《永乐大典》。
我们来做下区分:类书的「类」,是取分类、纂集的意思;而丛书的「丛」,是总括、聚集与众多的意思。
中医类书有:清代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分类辑录《内经》以来120多种文献,包括基础理论、分科证治、医家传略、艺文记事等。
丛书有:
明代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辑录230多部医籍。
明代王肯堂撰的《证治准绳》,以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方证为主。
乾隆帝诏令太医院吴谦主持编纂的《医宗金鉴》,临床各科理法方药歌诀都有,是太医院的中医学教科书。
讲明清时代,怎么少得了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呢?这书上,载中药1892种,分为16部,60类,是驰名中外的中药学巨著。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所以,以「纲目」名书。
《本草纲目》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国文字。
现在看到一些反中医的言论,时不时把《本草纲目》里面记载的,现在看来不一定那么正确的其中极少一部分内容,拿来说事,来证明中医是如何的荒谬,如何的落后。这种证明法是可笑的。李时珍那个年代,西医理论是什么水平?中医又什么时候嘲笑过那个年代的西医?
我们不是经常说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吗?当时的认识水平,现在看来有问题,在当时却也是有价值的。如果以现在的眼光,诟病从前的水平,这就有些可笑了。
何况历史在发展,中医也在发展,不断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中医是在进步的。里面遭人诟病的内容,一些不太正确的理论,现在的中医已经弃之不用了。
~~~
再来看一开始我们讲到的,明清文化大环境下的第三点:随着传教士东来,中国人开始了解到一些西方先进文化,中西文化开始碰撞,西学东渐,进入中西文化汇合的初级阶段。这在中医学,会有什么体现呢?
中西医汇通的代表著作《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成书于清代末年,作者是中西医汇通派的创始人之一,唐宗海。
他39岁中举,光绪十四年中三甲进士,也是由儒转医的一个人。他认识到西医,中医各有所长,力主汇通中西,以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为基础,吸取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知识,成为中国医学、中西汇通的先驱者。
中医界比较熟悉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是丛书,张锡纯所著。分为《处方学》《医论》《医话拾零》《三三医书评》《药物讲义》《伤寒讲义》《医案》,成书于1909年,时间上,真的是清末之末了。
张锡纯致力沟通中西医学,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
书中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阐发医理,有不少独到的见解。他还善于把中西药结合在一起使用,比如外感高烧,用石膏加上阿司匹林,名为石膏阿司匹林汤,这就很有些意思。
王清任,他写了本《医林改错》,主要是修改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位置和描述的错误。王清任是进行尸体解剖的,他实地观察,亲自动手,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知行合一。
处在清代的后期,很难说他的思维没受到当时进来的西学的影响。另外,他很关注中医的另外一个病机,就是瘀血,他在瘀血证的治则治法上有很大的创新,认识非常深刻。可以说,现在的慢性病、老年性疾病,多半都兼有瘀的病机在。王清任留下了 「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膈下逐瘀汤」等优秀方剂。
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医讲的瘀血,实际是结构性改变,它跟中医以往比较关注的功能性改变不太一样,这个关注点,其实也蛮像西医的。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些衷中参西的意思了。
好了,今天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收听。
(本集完)
先生现在是张锡纯老先生的治病方法更好用吧!
中医博大广深
怎么没有景岳全书和四圣心源,先生也是有倾向性地介绍历史啊!
请教潘老师,如何评论黄元御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我有时家人生病,用他《四圣心源》中的方子挺好用。还有,郑钦安呢?
越讲越专业,越来越听不懂了,近几篇都没太懂
正安答摩 回复 @Sunny_1929: 听完课程后面的中医部分,这些都秒懂~
有大的发展脉络,让我们稍作了解中医的传承。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丛书,又名《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寿甫)撰。此书分为《处方学》8卷、《医论》8卷、《医话拾零》、《三三医书评》、《药物讲义》4卷、《伤寒讲义》4卷、《医案(附诗草)》4卷。系作者多年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之总结。是20世纪初我国重要的临床综合性名著。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作者是清代的唐宗海。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主》、《血证论》、《本草问答》。《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丛书名。包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主》、《血证论》、《本草问答》。
《医宗金鉴》作者是(清)吴谦。此书刊行于清乾隆七年(1742),是当时政府编纂的一部医学丛书。
再次感到学历史的重要性,对中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