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老子用人智慧
第一讲 老子人性观
既然将“用人”提升到智慧层面,那就必须要先了解人性。提到人性,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看法,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古今中外已经争了几千年,仍然没有一个定论。那么,老子会不会让我们定下来呢?下面我们先谈谈西方关于人性的假设,及其相对应的管理方式。
西方组织心理学家,雪恩,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种人性假设,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与复杂人假设。第一种情况,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人们工作动机就是要获得劳动报酬。美国著名行为学家麦格雷戈在其X理论中认为:多数人天生懒惰,都尽可能逃避工作;只有少数人勤奋、有抱负,富有奉献精神。那么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就简单了,只管发号施令,让员工服从即可。强调制度的强大作用。
第二种情况,社会人假设认为:对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物质利益处于次要地位。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人际关系学说中认为,员工最看重公司人际关系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决定因素。这样看来,相应的管理方式就是让员工参与管理,其落脚点就是关心人,并加强组织内部沟通,提倡集体奖励。
第三种情况,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员工的最大满足在于自身潜力的充分发挥与充分展现。麦格雷戈在其Y理论中认为:员工在工作中都能做到自我指导与自我控制,员工都勤奋、主动、有责任担当,并富有高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然而人们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那么相应的管理方式就是弹性管理,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管理者主要工作就是为员工服务,提倡内在激励与精神激励。
第四种情况,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时间、地点也存在不同的需要,潜力也会随着年龄、知识、地位、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莫尔斯和洛希在其超Y理论中也提出: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在同一时间里也有多种需要和动机,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与动机。那么,相应的管理模式就是权变管理,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切忌千篇一律。
除了以上四种主流人性假设之外,还有工具人假设与文化人假设。工具人假设,就是把人当成会说话的工具,就好比流水线上的机器人。由于这种假设并没有体现人性,因此就不详加说明。文化人假设的基础是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内所提出的Z理论。威廉大内对比了日本与美国的管理模式,发现了文化因素对管理模式的影响。由于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心理、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人性不仅可以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角度来思考,还可以从文化人角度加以解读。
听完了西方关于人性的六种假设,不知大家在用人方面是否更加清晰了呢?如果单独看一种假设,那么其管理方式就会是确定的。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仅按照这种管理方式来用人,会发现很难将员工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既然西方的人性假设似乎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土壤,那么东方的人性假设是什么呢?
如果将中华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处于地下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即根须,就好比道家文化,隐性文化。其主干就好比儒家文化,其树枝就好比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等文化,其细枝末节与树叶就好比各类戏曲、诗词歌赋、传统节日、礼仪风俗等形式。
关于人性,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就争论不休,这里将之归结为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
第一种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他认为,人性即是人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属性,具体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种价值观,也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肯定四德之善是四端之心的扩充和发展。
第二种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这是战国荀子首先提出。荀子认为,论性必先明性伪之分。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等,这些不待事而后生的感性欲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的自然本性。礼义道德则是后天的人为。并认为孟子视人性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第三种性无善恶论。这是战国告子的人性论观点。语见孟子告子上。从“生之谓性”立论,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本不具道德意义,善恶的产生乃后天习俗所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第四种性亦善亦恶论。此观点始于战国时的儒家世硕,发展于汉儒董仲舒,至杨雄则提出性善恶混的著名论断: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认为在人的天性中,并具善、恶两种因素,两者混杂。而善人、恶人之分则决定于后天的修养;发扬善的因素则为善人,发扬恶的因素则为恶人。而人的气质,就是向善或向恶的凭借。
当代中国共产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指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最根本的。人的本质即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社会属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以上对古今中外的人性进行了分析,那么老子是如何看待人性的呢?在君旺书院编写的《老子校勘》第42章中有: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天性是削减有余而增益不足;而人性却不是这样,是削减不足而奉养有余。显然,天性与人性是截然相反的。但是,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显而易见,老子认为人性必须向天性看齐,从而达到“天人合一”。最终出现老子所说的,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正因为老子认为人性应当向天性看齐,所以《老子》通篇都在谈论天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就谈论圣人或声人应该如何做,只要按照圣人与声人的标准去做,那么人性必然会向天性靠拢。
实际上,人本身就是物质与精神、灵与肉、身与心的统一体。只要精神向物质看齐、灵魂向肉体看齐、心向身看齐,那么人就会自然而然做到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人们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先从心口如一开始做起,即随时保持心里想的与嘴巴说的一致。只有做到了心口如一,才能做到身心合一,从而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是老子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至于普通人员,老子认为还是按照“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原则进行管理。那么,老子天人合一思想将如何影响“用人”策略呢?我们将在以后的话题中逐一展开。这些话题包括:老子用人法则、老子领导素养、老子领导层次、老子用人策略、老子识人智慧、老子放权智慧、老子激励智慧、老子人才标准、老子人才修炼等内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