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年4月,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施格林娜萨齐夫人来到维也纳。她与莫扎特同台演出的那天晚上,音乐厅内坐满了衣冠楚楚的王公贵族。皇帝约瑟夫也在自己的包厢内安坐着。
施格林娜萨齐夫人与莫扎特彬彬有礼地向听众们施礼。然后,施格林娜萨齐夫人翻开乐谱,心中却一阵埋怨,说是今夜她与莫扎特合奏,但是莫扎特直到昨夜,才派人将他新作的乐谱送到。两人的合奏根本没时间排演一遍。她不得不用白天时间多看几遍乐谱,又独自准备。但愿今夜演出不要出差错,她在心里想道。
施格林娜萨齐夫人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莫扎特对演奏胸有成竹。果然,两人的合奏极其成功。在阵阵掌声中,皇帝约瑟夫传话,让莫扎特带着他新作曲的乐谱晋见。
“把你今晚的乐谱呈上来。”皇帝命令道。
莫扎特恭恭敬敬地递上乐谱,皇帝一看,居然是一叠空白的五线谱,他奇怪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莫扎特匆匆忙忙作完曲,已经没时间再抄一份了。他就派人把曲谱送给施格林娜萨齐夫人,而自己上台演奏时,完全凭作曲的记忆弹奏,竟然配合得天衣无缝。
“陛下,幸运的是,我一个音符也没漏掉。”莫扎特笑着对皇帝说。
莫扎特一生中写了许多乐曲,最著名的有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还有五部小提琴协奏曲,第十九到二十七钢琴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等。
莫扎特谱曲的歌剧《唐璜》、《魔笛》和《费加罗的婚礼》成为传世经典。在《费加罗的婚礼》 中,乐曲表现剧中的女仆苏珊娜和理发师费加罗的形象,要比伯爵与伯爵夫人更丰富、生动。这可是以往歌剧中所少见的。它巧妙宣扬了普通平民比贵族老爷更聪明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莫扎特心中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在那个时代,王公贵族对音乐家的赏识,只是为了炫耀自己地位的高贵、艺术品位的高雅。他们对音乐家的劳动极不尊重,对他们的艺术创作只支付很少的报酬。即使莫扎特这样才华出众、写了那么多杰出乐曲的音乐家,也常常生活在贫困中。
有一个时期,莫扎特作为萨尔茨堡的宫廷乐师,其实只是随从,一个能作曲的仆人而已,这样的境遇气得莫扎特愤然递上了辞职书。
1791年12月,贫病交加的莫扎特逝世。他的遗体在风雪中被埋入一个贫民公墓,连一般死者的墓碑或十字架都没有。但是,这位三十五岁就匆匆去世的音乐家以他无数优秀的乐曲流传后世。只要有音乐的地方,就有莫扎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