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如何领悟“道”?

【第12集】如何领悟“道”?

00:00
14:21

今日知识卡片 


今日课程内容 

大家好。上一讲我们说到老子的道的主要特点,就是道既是有,也是无。这样讲和很多朋友所熟悉的道就是无的说法不同了。我们解释过了,是王弼明确将道等同于无的。


今天我们接着讲道的其他四个特点。哪四个呢?第一:道是超越感官经验的;第二:道是无目的、无意识的;第三:道是绝对与永恒的;第四:道是贯通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特点。《道德经》三十五章说: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这是说道这个东西说出来平淡无味,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但它的功能、作用却无穷无尽。这里说道言之无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都是道超越感官作用的特点。《道德经》第十四章也讲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


这是说道是看不见形,听不到声,摸不到体的,这无形、无声、无体的三者混为一体,无法得到究竟。从上面看它,它不明亮,从下面看它,它也不暗淡。它是没有形状的,也没有任何事物的形象。总之,道超越视觉、听觉和触觉,也就是超越一切人的感官作用的能力和范围,人的一切通常的感觉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没有办法直接把握形而上之道。道没有一定的空间特性,没有前后左右和上下的方位不同,道像透明之物,或像无物之物。如果说老子哲学有神秘性或神秘主义,主要就表现在道的这种超越性方面。在其他方面,倒不如说老子哲学反映了很强的理性精神。


道是超越的,是绝对的,普通的认识渠道无法实现对道的认识或把握。因此,认识道的方法只能是超越具体知识的冥思和体会。所以《道德经》第47章说: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就是说,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的大趋势,悟到天道的运行。走的路很远很多,可以得到很多具体知识,对于认识天道反而没有帮助。所以圣人是不靠旅行调查而知道这些根本性的知识,不用看到就能讲出来,没有直接做事就能成功。这是因为天道不是一般的具体的知识,无论你走多少地方,经历多少事,都无法发现宇宙总根源这样的存在。你到喜马拉雅山,你到大西洋,你到了北极,南极,还是无法发现宇宙的起源是什么。所以,关于最根本的东西、最抽象的东西,你需要内省,要冥想,要悟。当然,对天道的领悟虽然不能从直接经验的积累中来的,但归根结底,直觉的领悟还是有经验性知识作基础的。


其实,关于生活中的根本性的智慧也是要悟的。你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不等于你就会成为好父母,读了很多如何作父母的ABCD,也不等于你能真正理解如何作好的父母,或者做好的丈夫或妻子。对于根本性的智慧,要在经验的基础上悟出普遍性的东西。


总之,知识或认识有两种,一种是经验性的,要靠积累。但是根本性的知识,超越经验事实的知识就不能单纯靠经验性的积累,要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冥思体悟,得到超越经验性认识的更高更根本的领悟。


今天要说的第二个道的特点是:,道本身的功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道的作用是伟大的,但道本身却是无意识、无意志的,道不自知伟大,也不追求伟大。所以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就是说道的尊贵地位是自然而然呈现的,不是外在赋予的,也不是自己追求的。老子还说道: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就是说天道没有亲疏远近的感情,但总是能够照顾好人。这是强调道无意志和情感,但客观上有利于善人。这样说来,道没有刻意行善的意志,客观上却总能保护善人。


所谓“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也是这个意思。天地也没有情感和意志,对待百姓就像对待祭祀用的草人一样,没有亲私的情感。


《道德经》的这个观点比较独特。它有什么意义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受他人的善行,或向别人给予我们自己的善行。这些善行大体分两种,一种是有意为善,就是行善的人有意地去做这件事,另一种是无意之善,就是行善的人是自然而然地去做这件事。相比之下,无意之善不求回报,而有意之善往往会期待礼尚往来,这就可能埋下冲突和不善的种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由于行善而招致仇恨这种情况在真实的生活和国际关系中是屡见不鲜的。有句老话叫升米恩人担米仇。就是说你在人最困难的时候,给他一升米可以救他命,但你给他一担米,他可能认为你的慷慨是理所当然的,并且会对你抱过高的希望。你一旦减少或停止这种帮助,他就会抱怨和憎恨你。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接受帮助的一方可能认为对方的慷慨完全是自愿的,主动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给予帮助的一方会认为对方没有表示足够的感谢,或没有顺从自己的意志,双方心中就会结下怨恚,进而引起冲突,甚至发生争斗或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善意往往成为恶果的前导。因此,老子提倡无意之善、自然之善是很深刻的。道之助善为乐的特点恰在于无意识,无目的。无意之善不求感恩,不求回馈,得到无意之善也不必致意报答,这是更高的善,真正的善,没有后患的善,是超脱之善!借用庄子中的寓言来说,这不是相濡以沫的善,而是相忘于江湖的大善。


接下来我们说说道的第三个特点,那就是,道是绝对与永恒的。道作为世界之总根源和总根据是独立于人事之外的绝对与永恒,这一点应该是不言而喻的。道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依据,道本身却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作为它的条件,《道德经》第25章说: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说明道是绝对独立的,自足的,不受任何他在的影响,永远不会衰竭。此外,第4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意思是说道是空虚的,而功用却是无限的,是不会消失或损坏的。另外,老子在第16章还说过: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思是合乎天也就合乎道,道会永恒存在,这也说明道是永恒之绝对。


今天要说的道的第四个特点是,道是贯通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世界的。很多人听过“形而上”这个词,但常常会将中国的“形而上”和西方哲学概念里的形而上学,也就是metaphysics这个词相混淆。西方的形而上学往往意味着与现实世界的隔绝和分离,指的是脱离现实世界的抽象的理念世界,如古希腊的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就是隔绝的。


而我在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中国哲学中的概念,出自古代经典《周易》,《周易》里面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所谓形而上就是指无形的存在,道就是无形的存在,就是形而上的。所谓形而下,就是指有形的存在,器物的器就指一切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总而言之,“形而上”指的是无形的,超越的,抽象的东西,比如规律啊,原则啊,本源啊,等等, “形而下”指的是山啊,河啊,猫啊,狗啊,男啊,女啊,等等。在中国哲学中,形而上和形而下是贯通的、连续的,并没有严格的分隔。而中国的道这个概念,正是贯穿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世界的。


第二十五章说: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在世界上,道、天、地、君王是四个最大的概念或事物,四者当中,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道则要效法自然的原则。这里的“道”显然是形而上的概念,涉及“天”和“地”的可以是形而上的问题,也可以是形而下的问题,而“王”则一定是有关形而下世界的。这四者有贯穿的、一致的最终原则,这就是道所要效法的自然而然的原则。这里的道不是与现实相隔绝的绝对理念,而是和现实世界中的天地万物是贯通在一起的。


总起来说,道有很多特点,我们将这些特点概括为五种。


第一,道既是有,也是无。

第二,道是超越感官经验的。

第三,道本身是无目的、无意识的。

第四,道是绝对与永恒的。

第五,道是贯通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世界的。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今天的课后问题是你理解的道有哪些特点?道在真实的世界里吗?道和我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扮演好家长或夫妻、邻居或同事、下属或上级等等身份角色有关系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和疑问,我将在本周末的答疑课和大家交流。也欢迎你把今天的知识卡片分享给喜欢道德经的朋友。谢谢大家,我们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白玛若巴

    第一,道既是有,也是无。 第二,道是超越感官经验的。 第三,道本身是无目的、无意识的。 第四,道是绝对与永恒的。 第五,道是贯通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世界的。

    温哥华泛熊 回复 @白玛若巴: 这个指示图希望出书时候加入,感谢感恩刘教授!

  • 笑傲江湖Li

    早安😊

    刘笑敢 回复 @笑傲江湖Li:

  • 和_vvv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明道_明 回复 @和_vvv: 刍狗,就是草扎的狗,祭祀用的,不仁,就是无任何偏爱!天地和圣人对万物对人都没有任何偏爱,因为这俩句话都是以道为归宿。

  • chm2020

    道超越感官,无目无意识,但道无处不在。

    刘笑敢 回复 @chm2020:

  • 静思远空

    道是产生有无的源头,是推动有无循环的动力。

  • 静思远空

    道谈不上绝对与永恒:老子在开篇,道可道非常道,讲的很明白:道是可以总结描述的但只是广大天道中的一部分,并不能概括全部。让我们后人不要执迷于他讲的道。说明道也是在发展的。

    1505490cxxp 回复 @静思远空: 发展的道也是道

  • 静思远空

    反者道之动:怎么能说道是无目的呢?道常与善人,怎么能是无意识的呢?

  • 鲁木斯别家说

    我对“道既是有也是无”的体会:道有虚实,无大小亦可大小、有量级,大小量级之间可以领会互通。举个自己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在对某员工人事安排上,管理人员与我发生不同的意见与探讨时,如按公司已定的制度照章处理,单就个体问题予以解决,我以为这是“小道”;但我常常同时会花更多时间给管理人员分析某位员工的性格、爱好、处世态度、甚至家庭情况,来加强与达成管理人员对个体员工的综合共识,在共识基础上灵活的按章办事,我以为这是将“小道”升级或通向“中道”;在此的基础上,我会给予管理人员完全的自由权利来处理问题,我以为这是将“中道”迈向“大道”。 这里所谓大中小,只是本例中的量级区分,如此形而下贯通形而上。望老师指点

  • 问道清源

    无目的的行善也是有目的的吧?

    明道_明 回复 @问道清源: 就是无为!在人的话,无心而为!不是真的没有心。

  • 白玛若巴

    每周二晚上,即将开始线上共读学习本课程,如果希望进群,请与本人联系13306210101(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