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在年老的时候,和帝尧一样,同样面临选择继承人的问题。各部落首领一致推荐伯禹,因为伯禹在治水的时候立了大功。
早在帝尧为联盟首领的时候,黄河流域的百姓就饱受了洪水之苦。由于当时没有比鲧更精通治水的人,帝尧接受了众部落首领的意见,令鲧前去治水。然而,鲧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不仅没有制伏洪水,而且使得洪水更加泛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在治水时,只知道筑造堤坝阻截洪水而不知道及时疏通,以至于被阻截的洪水在堤坝被损后更加凶猛。
虞舜接替了帝尧的位置后,立即着手治理洪水。他在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将办事不力的鲧杀掉,然后将治水的重任交给了鲧的儿子伯禹。
伯禹不仅身强体壮,而且头脑聪明。他没有采取父亲的治水方法,而是以疏通为主,组织当地百姓挖沟开渠,不断将洪水引入大海。在治水期间,伯禹不仅亲自指挥,而且参与劳动,常年在洪水泛滥之地工作。不仅如此,为了把洪水制伏,伯禹数次经过家门而不进去,即使在自己新婚后。
伯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治水重任,使得黄河流域的百姓不再遭受洪涝灾害。
虞舜病死后,伯禹顺理成章地成为继承人。虞舜有一个儿子叫商均,伯禹本想让位于他,于是搬到阳城居住。不过,四方诸侯并不认可商均,根本不去朝拜他,而是赶往阳城朝拜伯禹。因此,伯禹即帝位,建立了夏朝。
到了夏代后期,出现了一位腐败的君主孔甲。他迷信鬼神,并且十分荒淫。在他的统治下,先祖的德望日益衰减,夏王朝的威望也日益衰微,不断有诸侯背叛的情况出现。
据说,当时天上飞下四条神龙,两雄两雌。孔甲很喜欢它们,只是苦于找不到养龙的人。后来,有一人名为刘累,声称学过驯龙术,能够为孔甲养龙。孔甲十分高兴,重赏了他。但刘累并没有把龙养好,那条雌龙被他给养死了。接着,他把它做成肉酱,然后献给夏后。夏后品尝后,觉得很好吃,于是令刘累再弄一些这样的肉酱来。刘累既无肉酱可贡,又担心把龙养死的秘密泄露,于是逃走了。人们从这件事上看出,夏王朝再也得不到上天的庇护了,必将走向灭亡。
夏王朝末代君王桀,是一个暴君,以残暴出名。他毫无德行,竟对民众用武,伤害他的子民。他自比太阳,认为他能像太阳一样,一直照耀四方、统治四方,永远不会灭亡。百姓们知道后,难以掩藏心中的悲愤,指着太阳说:“你这个太阳呀,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消失呢?如果你消失了,我也宁可灭亡。”
商族首领成汤曾被桀囚禁,后来被释放。他回到封地后,勤政爱民,积极修德,赢得了四方诸侯的归附,力量不断壮大。后来,汤顺应民意,率军讨伐桀,打败他后,把他放逐了。临死的时候,桀对身边的人说:“真是后悔呀,当初没有杀汤,导致我落得如此下场。”
殷契是古代殷人的始祖,是帝喾的儿子。他的母亲简狄是帝喾的次妃,在一次去河川洗澡时,正好遇到一只玄鸟从树上弄掉了一个蛋,于是她把它吃了,不久便怀孕生下了契。契长大成人后颇有才华,不仅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且在做了司徒后教化民众有功。为了表彰他,虞舜把商地(今河南省商丘市)封给他他,并赐了子这个姓。
成汤出生后,是契的第十四代传人。从契开始,殷人屡屡迁都。成汤即位后再次迁都,定都于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帝喾曾经定都于此,契则受封于此。
当时,一旦有违背夏朝的诸侯,成汤就有权率军征伐。有一次,诸侯葛伯违背夏制,不行祭祀。成汤征服他后并告诫说:“你以后如果不恭顺天命,我一定会严惩不贷,绝不姑息你。”此后,葛伯谨记教训,遵循夏制。成汤说:“以水为镜,可以见形貌;体察民情,可以知国情。”臣子伊尹听后大加赞美:“真是英明的君主啊!听从谏言,就能改进治国方法;爱护百姓,就能提拔贤能。努力,努力!”
有一次,成汤在出行时遇到了捕猎者捕猎的场景,在四面都张开了大网,于是向捕猎者请教。对方回答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四方猎物都收入网中。”成汤说:“不能这样做,否则会捕尽猎物的!”令其去掉三面,仅留一面大网,然后说:“这样的话,有的猎物想从左边逃走,有的猎物想从右边逃走,那就让它们去吧。那些不愿意逃走的,才是我的猎物。”四方诸侯听说后,纷纷赞美成汤的仁德。
在成汤部落逐渐繁盛的同时,夏桀的残酷统治日益彰显,顿时异心四起,诸侯昆吾氏率先反叛。成汤立即召集四方诸侯,合兵前去讨伐,然后乘着时局动荡,公开讨伐夏桀。为了团结一致,成汤对大家说:“其实我并不敢叛上作乱,可夏桀惨无人道,犯下了滔天罪恶,使得百姓敢怒不敢言。听说大家不是十分赞成征讨夏桀,可夏桀的罪恶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一定要看清呀。如果不征讨他,我害怕会得到上天的惩罚。有人也许觉得我不体恤民情,让大家放下生产而赶来征讨,有人或许会问夏桀到底有多深的罪恶。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夏桀不顾民众,耗尽了国家资财。民众对他恨之入骨,甚至想和他同归于尽,也不愿意再受他的统治。夏桀有如此堕落的德行,因此我不得不率军征讨他。如果大家愿意和我同行,顺应天意去惩罚夏桀,我一定会重重赏赐你们的。如果有人违背了誓言,我也一定会重重地惩罚他们。”经过这番声明,四方诸侯不再有什么疑虑,愿意服从成汤的领导。经过一场激战,成汤获胜。在四方诸侯的归附下,成汤登上了帝位。
当帝位传至雍己时,商朝在他的治理下,难以树立起威信和德望,呈现出了衰败之势。一些诸侯国见此情景,不再前往朝见。雍己的弟弟太戊即位后,任命伊陟为宰相,辅佐他治理国家。
在国都南亳城里,生长着一棵独特的桑树,能够预示吉凶。有一次,这棵树在一天之内就长成合抱之粗。太戊帝非常惊恐,连忙令伊陟解释。伊陟说:“臣听说妖孽是战胜不了德行的。是不是您在治国的时候犯了什么错误?臣建议您专心修德,以德政治国,妖孽迟早都会消失的。”太戊帝听后深受触动,专心致志地施行德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没过多久,那棵桑树便枯死了。太戊帝由此更加敬重伊陟,在祭祖时对其大加称赞,并打算提高其待遇。伊陟表示谦让,一如既往地辅佐太戊帝治理国家。在君臣的同心协力下,商朝重振雄威,那些有反叛之心的诸侯又重新开始前往朝见。
盘庚即位后,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有了迁都的打算。在他之前,追溯到成汤,商朝已迁都了多次。这时,百姓们已经厌烦迁徙了,毕竟在一个地方住得好好的,已经习惯了,并且一些贪图享乐和安逸的贵族们对盘庚提出的迁都一事也抱有不满。由于反对的人很多,盘庚不得不耐心劝导:“我们之所以要搬迁,就是为了使国家更加安定。我们的先祖正是因为团结一心,才平定了天下。如今,我们也应该团结,一起把迁都这件事做好。迁都顺利的话,我们就会为我们商朝创建一个千秋伟业!”听了盘庚的这番话,大家这才愿意搬迁,随着盘庚从黄河以北搬迁到黄河以南的殷地(今河南省安阳市)。在盘庚的治理下,商朝得以复兴。
公元前1075年,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即位。他是前任商王帝乙最小的儿子,因为他的母亲是帝乙的正室,因此他继承王位顺理成章。
纣王自小聪明过人、善于言谈,见识也很广博。他身材高大魁梧,力大无穷,曾徒手勇斗猛兽。可是,纣王一向自恃聪明,不听大臣劝谏。他经常口若悬河,炫耀自己的才能;也经常天花乱坠,粉饰自己的错误。他觉得自己本领高强,谁都及不上。他贪杯好色,对宠爱的妃子妲己言听计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讲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