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药发明_1药性阴阳论

一用药发明_1药性阴阳论

00:00
03:01

(一)药性阴阳论

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厚薄轻重之用。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合而言之,不可混用,分而言之,各有所能。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轻清成象,重浊成形。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中清者,营养精神。浊中浊者,坚强骨髓。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气薄为阳中之阴。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为阴,味厚为阴中之阴,味薄为阴中之阳。薄则疏通,厚则滋润。升降浮沉之辨,豁然贯通,始可以言医,而司人命矣。人徒知药之神者,乃药之力也,殊不知乃用药之力也。人徒知辨真伪识药之为难,殊不知分阴阳用药之为尤难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弹钢琴的雪花

    所谓耳熏目染,即是如此。原来听书也有如此的好处,可以一边做其他事,一边学习。

  • 琳叶_an

    朗读配原文非常棒!赞👍一起学中医

    东方朗读的书 回复 @琳叶_an: 配文字为了让大家方便。谢谢你的赞!

  • Promising俊

    读的太好了,这件事太有意义了,无限感谢🙏

  • 听友6457102

    (一)药性阴阳论 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厚薄轻重之用。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合而言之,不可混用,分而言之,各有所能。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轻清成象,重浊成形。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中清者,营养精神。浊中浊者,坚强骨髓。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气薄为阳中之阴。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为阴,味厚为阴中之阴,味薄为阴中之阳。薄则疏通,厚则滋润。升降浮沉之辨,豁然贯通,始可以言医,而司人命矣。人徒知药之神者,乃药之力也,殊不知乃用药之力也。人徒知辨真伪识药之为难,殊不知分阴阳用药之为尤难也。

  • 俗子0

    很喜欢听

  • 乐太极

    👍👍👍🌹🌹🌹

  • 听友211763844

    辛苦你了😊

  • 光与真理A

    朗读得好

  • 博古通今_9m

    以前查了很久这本书的诵读,一直没找到,今天无意看到,本来就喜欢,再叫上你读的太好了,太到位了,无以言谢!超级好

    东庸 回复 @博古通今_9m: 这是哪本书,哪个版本

  • 若水磐石2

    受李时诊本草纲目理论影响??他早于李时珍,本草纲目都收录珍珠囊

    东方朗读的书 回复 @若水磐石2: 是受神农本草经影响,不是本草纲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