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丨走了一趟崂山

贾平凹丨走了一趟崂山

00:00
06:20

朴实中透出心灵深处的震撼

——读贾平凹新散文集《天气》

朱文鑫

得知平凹又出新作《天气》(作家出版社出版),乔友在第一时间给我快递,《天气》是贾平凹的新散文集,共收入他近四年来创作的散文34篇,随没有分类,大概为游记、亲情、艺术、创作四大类,其写法也不尽一致,早已没有原来的华丽,文字以朴素韵味见长。

记得初识书平凹散文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本《月迹》深得老作家孙犁赞赏。那是平凹写散文最多的时期。清丽的文字入选到中小学课本上的《落叶》《月迹》《我不是个好儿子》等篇目,许多人读者希望他多写。他说:“我不会那么写了,我也写不出来了。”因为他觉得,春天有春天的景色,秋天是秋天的风光,“三十多岁的我和快要六十岁的我决然不是一回事了”。之后,他以中长篇小说称雄文坛20多年,期间也拉拉杂杂出版了不少散文。不过,当人们说他散文写得比小说好,他竟然就不写散文了,专门去写小说,这或许就是老贾性格的使然。

我比较喜欢书中的《写给母亲》这样反映亲情的文章,以及《走了一趟崂山太清宫》《4月30日游青城后山》的游记,对于《关于写作——致友人信五则》这样的讲述写作感受的创作谈道出了时下文学创作的方向和个别作家追名逐利不沉入生活的批评。贾平凹的文字老辣幽默在《狗不能说狗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小说和散文,贾平凹说,小说可能藏拙,散文却会暴露一切,包括作者的世界观、文学观、思维定式和文字的综合修养。

  相对于以前的散文而言,《天气》没有了那么多的抒情和优美,却多了悲悯和从容。在书中贾平凹写道:“我们常说天地,天是什么呀,天不就是天气吗?地是什么呀,地不就是土壤吗?想想,人类的产生,种族的形成,以及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的区别,没有不是天气和土壤决定了的。又想想,天不再成就明朝,就大旱三年,遍地赤土,民不聊生,李自成就造反了。天还要成就孔明,东风刮来,草船借箭,火烧连营,曹军就灰飞烟灭了。”此刻,读这样的文字,心情这就如同本书封底上的那句,“跪下来给天气祷告啊,我们顺从着天气,让天气赐给我们好的命运!”

  我是比较喜欢平凹中年以后的作品。因为年轻时好冲动,又唯美,见什么都想写,又讲究技法。年龄大了,阅历多了,激情是少了,但所写的都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悟的东西。“人站在第一个台阶上不明白第三、第四个台阶上的事,站在第三、第四个台阶上了却已回不到第一个台阶去。读散文最重要的是读情怀和智慧。”贾平凹用朴素的语言,向我们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底色。

  《天气》一书都是在长篇《秦腔》《高兴》《古炉》等完成之后的间隙中写的,都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体悟。平凹给自己选编作品集很少,现在他自己编《天气》,就是对原有出版社编辑过滥的一次否定。平凹说:“我把我的衣服撕了”。平凹亲手选编,不仅尽心袒露所行所思所爱所痛,且篇篇可见其大情怀、大智慧,可见其古朴的性灵和古雅的趣味,文字朴素而有韵味,老到精粹,从容不迫,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好的文章永远是最朴素无华的,语言的最高境界便是自然,无雕刻痕迹。读贾平凹的散文,不仅被他的语言魅力所吸引,更为他独特的感悟而拍案叫绝;读贾平凹的散文,不仅可以获得心灵深处的震撼,更可以获得人生的启迪。这就是我读贾平凹《天气》的体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