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中国监管政策:比特币被封杀,区块链命运如何?

2-1 中国监管政策:比特币被封杀,区块链命运如何?

00:00
12:13

中国监管政策:比特币被封杀,区块链命运如何?


一家企业从默默无闻到全球第一,需要多久?


币安给出的答案是六个月。一家企业的发展就像一个人一样,不仅要靠自己的奋斗,同时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公告,禁止ICO并且关停了国内的比特币交易所,当时主流的交易平台都纷纷关停。


而与此同时,上线时将服务器搭建在海外,只允许币币交易的币安,天然的规避了政策的监管,接手了因为交易所关停而无处可去的玩家。


2018年1月,注册用户就已经突破了600万。2月在福布斯加密货币财富榜中,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以20亿美元的身价排名第三,成为榜上唯一的华人。


币安的崛起只是中国区块链政策的一个小小注脚。从始至终,中国政府对于数字货币从早期的谨慎观望到后期的坚决监管的脉络都有迹可循,对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领域应用的坚定支持同样也从改变过。


为什么监管层对于同一样技术的不同应用,有如此大的态度差异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监管层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自从区块链技术诞生以来,实际上很长时间来说都只有数字货币这一种应用落地,最初进入大众的视野的是比特币。


2013年比特币价格暴涨的结果就是当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明确强调比特币不是货币,并且禁止了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开展比特币业务。


但同样认为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这一文件正式的开启了比特币长达两年的熊市。


这个时候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国内监管政策在明确了比特币不能作为货币的红线之外,还是给它留了一道口子,允许民众进行自由买卖。这个态度后来为什么变成了全面禁止?


还是要从数字货币2013年末开始的那轮熊市说起,当时大量的跟风者还是在效仿比特币,通过更改里面的一些设置创造了很多山寨币。


但是一旦进入到熊市之中,大量参与者无法从币价的上涨中赚到钱,就会有很多人变着法子进行所谓的“创新”来追求利益。这其中就有现在人人喊打的ICO。


虽然在熊市之前已经有ICO的案例了,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ICO的高发期正是开始于数字货币进入熊市之后,兴盛于2017年的牛市。


尤其是出现了以太坊这样非常成功的案例,会更加刺激到其他的从业者。随着2015年末数字货币熊市的结束,越来越多的ICO项目出现,而这其中超过99%的项目都是空气币。


不论他们如何粉饰自己,ICO已经变成了披着区块链外衣的融资,而且这种融资基本是没有成本的。


当整个行业都呈现这种状态的时候,监管也就随之而来,2017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针对ICO的专项整顿。


9月4日,央行直接定性ICO为非法融资。随后两个月内,国内数字货币交易所全部暂停了人民币和比特币的交易,纷纷出海,随后就有多部门提示境外ICO与数字货币交易的风险。


这个时候的ICO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项目在国外、网站在国外甚至运营人员也是在国外,只有目标客户仍然在国内。


大量的ICO项目方通过微信群、国内网站等方式向国内投资者兜售ICO。整个行业的乱象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因此监管政策也随之改变,专门针对这些国外ICO项目寻找中国投资者的渠道,大家也就看到8月一大批因为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的区块链媒体公众号被封。


不仅如此,支付宝、百度贴吧等平台都将数字货币相关的账号全部封禁。


到了现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透露,经过清理整顿,中国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的全球份额已从最初的90%以上下降至不足5%。


其实说了这么多,大家也应该发现了,监管层针对的并不是数字货币,而是这种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非法融资,更不用说还出现了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非法传销了。


只不过传销币因为有着非常明显的传销特色,所以相比于空气币而言更容易辨认。但是归根结底,这两者都是骗局。


因此目前监管层对于数字货币的政策并不是单纯的否定,一方面是重点打击ICO和传销币,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的研究。


201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积极进行数字货币方面的研究。


在这里我想多提一句,自从2017年末进入新一轮熊市,一方面是监管层对ICO的强力打击,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投资者已经认识到了ICO其实大部分都是只有白皮书的骗局。


现在已经出现了另一种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非法融资,一旦被监管层所注意到,一定会成为下一轮监管政策重点打击的对象。


说完了数字货币,再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对于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领域应用的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国家逐渐重视区块链技术。一方面是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2016年12月国务院多次在“十三五”规划等多个文件中提到了区块链,正式将区块链技术上升到国家科技战略层面。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更是将区块链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之一。


商务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更是在多个文件中提到了要加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


另一方面是对区块链发展具体的路线图和相关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指导。一方面,重点强调整体路线图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外,例如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路线图。


2018年3月,工信部提出要持续推进云计算和区块链等领域标准研制工作。


另一方面,国务院、商务部、工信部、教育部、保监会、国家邮政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多个部门的多个文件均强调加强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主要领域涉及到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监管科技、供应链、网络销售、知识产权、教育等。


从地方政府层面上来说,各地政府也出台了许多纲领性的文件,有些地方甚至出台了专项的支持文件并给与了很大力度的财政扶持。


不过,由于各省政策制定更多的考虑当地行业情况及需求,在政策上就体现为各个地方的政策不一,侧重点不一。


接下来我们将会对几个主要的省份对区块链的支持政策进行梳理。


首先是北京和上海更多的是将区块链归类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项技术。北京推动设立了中关村区块链联盟,并提到了要发展基于区块链的绿色金融信息基础设施。


而上海则是建立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区块链自律规则,并建立了首个区块链区块链孵化基地“天空区块链孵化基地”。


从广东来说,股东的政策并没有明确的偏好,主要是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前者将区块链列为重点发展的技术,并且预计每年将增加2亿元的财政投入用于扶持区块链产业。后者同样重视区块链的发展,政策的规定也更加具体。


除了重点发展区块链技术之外,不仅对于相关区块链项目有百万级的资金资助,甚至还成立了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的区块链创投基金进行战略投资。


从浙江来说,主要是杭州和宁波浙江省的政策更多的是重视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对区块链企业的吸引,明确提出了加快区块链底层技术、共识算法硬件等技术的开发,打造全球性区块链技术研发、应用、迭代、人才和信息共享平台。


从贵州来说,政策主要集中在区块链的数字资产、供应链等方面。不仅对区块链提供政策支持,还计划用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并且建设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构建区块链应用标准体系,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


从海南来说,更多的是鼓励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金融示范应用并大力发展区块链在物流领域的发展。


从江苏来说政策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征信等众多应用领域,主要是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南京还建立了100亿的区块链投资基金,主要用于投资早期创业区块链公司及希望采用区块链技术的传统工业公司。


从四川来说,不仅鼓励搭建金融安全数字化信息平台,还对区块链企业给与最高500万元的补贴。


从山东来说,主要是青岛,着力于利用区块链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计划成立全球区块链中心,打造区块链可视化标准,引进并培育区块链创新企业,并推进区块链在十大领域的应用落地。


从天津来说,主要是立足于推进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及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及探索。


从河北来说,主要政策集中在区块链技术研发,打造世界级的高端高新产业集群。


说完了这些十分枯燥但却又不得不提的政策,大家就会发现其实地方政府是有自己的偏好的。


总结起来,基本就是区块链底层技术、互联网金融、云计算、供应链、工业互联网等有限的几个领域。


这里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局限性比较大,暂时并不是使用每一个行业。


另一方面是各地政府都对自身的需求有切实的考虑,因此出台的政策各异。


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我们梳理国内关于数字货币以及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领域的一些政策,一方面,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管控更加着眼于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非法融资和传销。


另一方面,虽然对于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大力支持,但实际上是有一定的偏好,更多的集中在目前区块链三要素比较完备的领域,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其实区块链应用的发展还比较初级,各地都处在探索的阶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