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孤独 | 孤独的时间,就是从未来到时

1.4 孤独 | 孤独的时间,就是从未来到时

00:00
19:36

大家好,欢迎回来。咱们曲子也听了,故事也讲了,该好好收收心开始读读书了。大家要开始慢慢适合咱们这个课程的时间线。一个主题五讲,有一个轻重缓急的过程。前面一到两节,还是主要讲故事,重点在激发你的体验和思索。然后到后面的几次,我们将更为集中地处理文本。当然,也不是纯粹学术性的处理,大家别“烦”(其实“烦”也是海德格尔的一个重要概念)。

今天我们集中探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时间性的重要的一小节。其实我自己认为是全书最精华的一节。就是第六十八节“一般展开状态的时间性”。当然,可能全书都是精华,“海叔”的全身都是宝。但这一节是我当年开始读就很有感触,后来反复读就越来越有感觉的一节。虽然说是一小节,但篇幅是不小的,里面涉及到从“沉沦”的状态里面一点点跳跃出来,一点点获得对生命真相的洞察与领悟。


▲《存在与时间》

在六十八节一开始,海德格尔就很明确地解释说,什么叫“展开状态”呢?假设你从来没读过海德格尔或《存在与时间》,一上来看到这个词会很懵。“展开”这个词,可能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个空间的运动。比如我把面前合着的书展开来,一页页仔细阅读。或是原来挤在一起、缩成一团的东西,慢慢摊开,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比如,被揉成了一团的纸,你一点点把它摊平。更复杂一点的情况,比如一粒种子,然后慢慢生长,展开,竟然就变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所以你看,展开,从空间上说,基本上就是一个从紧缩到释放的运动,就是把原来包在里面、藏在里面的东西展现出来,摊开来。

这么说,你可能就更糊涂了。说空间可以展开,这个道理你懂;但时间可怎么“展开”呢?那你先想想,时间最通常的形象是什么?是不是一支箭,一条河?汉语里面说“光阴似箭”,“逝者如斯”;英语里面说“time flies”,都是这个意思。注意英文里面的“fly”可不是乱飞,不是像一窝麻雀放出去随便飞那种,当老外说这个词的时候,他就是明确表达出一个时间运动的方向,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而且正是因为有这个方向,你才会觉得紧张,觉得有压力,因为感觉时间就像春运的火车,你赶不上这班就会不断被时间落下。

那么,我们就简单地先把时间理解成这样一条线吧,它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未来的方向,它不断地运动,然后穿越过这条线上面的一个个点。这些点就是现在,就是当下真实体验到的时间的刻度。

这么说你可能有点懂了。时间就是一条不断向未来延伸的线,说得再俗气一点,时间就是一根线上穿起一颗颗珠子。但这样看来,时间就是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那时间里面有什么东西是包起来的,藏起来的?可能你会说,时间久远的事情你记不清了,模糊了,但这个跟时间本身没关系,这个是你的记忆能力的问题。你想想,如果你是一台电脑,存储和计算能力都超强,也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换句话说,你之所以记不清过去的事情,因为时间确实就像是一列火车,过去了的就过去了,就慢慢淡了,慢慢消失了。在这里,好像根本没有空间里面的那种展开和收缩之类的问题。

而海德格尔强调的恰恰就是,时间本身也需要“展开”。或者说,在日常生活里面的那种时间,它本身就是处于压缩的状态,然后需要我们想尽办法,用哲学的方式把它展开,把它摊开,去释放出来里面藏着的、包着的内容。你仔细看看六十八节,就会发现,展开“沉沦”的时间,恰恰就是通向真正“领会”的开始。

简单概括一下思路,海德格尔最终要说的是,时间的“展开状态”就是“领会”。那“领会”是怎样一种状态呢?这里我读一下原文:“领会等于说:有所筹划地向此在向来为其故而生存的一种能在存在。”我读着都绕,你肯定就更不懂了。这样,我把它翻译成“汉语”,这句话的意思有三个:

第一,“领会”从时间上来说就体现为筹划,筹划总是朝向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才需要去筹划。所以,对于“领会”来说,未来是关键的,比过去和现在都重要。第二层意思说的是“向来为其故”,简单说,“领会”不是领会世界上的什么别的道理,不是学习什么科学知识,不是培养人文素养,“领会”只追求一件事情,那就是真正开始反思自己,关切自己,承担起自己的生存,回归到自己本身。一句话,“领会”,就是自己对自己的领会。又是一个“海叔”典型的自我循环的表述方式,你习惯就好。

那么第三层意呢,就是“能在存在”。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开始筹划了,慢慢领会了,你也就回归到自己最本真的生存的状态,这就是“能在”。这个词里面最重要的是“能”这个修饰语。举个例子,我们家宝宝现在上一年级,天天回来就读课本上面的英语:“Can you read a book? Yes, I can !”你想想,这个能(Can)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当你说“我能读一本书”,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我不能仅仅说说而已,我必须要把这个能力展现给你。我必须真的拿一本法语版的《小王子》,一句句读给你听,然后你会说,“你能说法语啊!”我心里就会美滋滋的。

所以,“能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首先,你能成为你自己,或者说,每个人其实都有这个能力成为他/她自己。其次,仅仅“能”还不行,你还必须有具体的方法把这个能力实现出来,展开出来,这时候才能真正说你“能-在”。

这下你是不是明白了,当海德格尔说“展开”的时候,他想要让你展开的是什么?恰恰就是你筹划自己,领悟自己,最后成为你自己的那种能力。

那么接下去我们再进一步说两个意思。第一,就是成为自己的这个能力,这个“能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当然,这个不是气功,不是特异功能。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日常生活里各种各样的具体能力,都是可以慢慢通过学习,通过训练来培养出来的。但“能在”的这个能力是培养不出来的。它不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而是一个瞬间爆发出来的跳跃的过程。在这个能力展现出来之前和之后,你的人生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之前你一直“沉沦”着,但你领会了以后,就突然变成了你自己。

有人就会说,古话说(别忘了常人会喜欢古话了),你吃到一百个馒头的时候饱了,难道就否定了前面九十九个馒头的功劳了吗?其实海德格尔说的“领会”还就是这个意思。它恰恰不是一个个馒头吃下去,一块块砖垒起来的过程,“领会”就是电光火石,一下子把你的时间之流斩断为两半。之前的状态叫做“沉沦”,之后的状态叫做“本真”。说得再直白一点,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觉得完全认不出过去的自己,觉得就像是两个完全陌生的人,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时候你可能就真的接近“领会”了。

这么说你可能还觉得不透彻,我可以援引一句名言。这个是清代画家石涛的话,他的很多语录都很发自肺腑,比如这一句“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这里面有谐音,光听可能辨别不出来。前面说的“血”是呕心沥血的血,血液的血;后面的“雪”是下雪的雪。这句话很妙,因为讲的就是一个“领会”的道理。石涛想要告诉你,你在那里呕心沥血,寒窗十载,苦读,苦熬,为的不就是达到一个领会,一个通透吗?但这么辛苦的训练,一点一滴的积累往往是没什么用的。因为有的人(肯定是他这种天才了)就是一下子就懂了,确实,他之前也在跟你一样,一点点积累,但人家一下子就能跳出来,这个不一样。也许你也在等这个跳出来的一刻,就像是“啮雪一团”,一口冰冷的雪水灌进你的嗓子里面,那个真的是浑身通透吧。


▲[清]石涛 《山水清音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好,接下去再讲第二个意思。“领会”是“啮雪一团”的那种瞬间跳跃,那么这种跳跃是怎么实现的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方式,石涛没看过《存在与时间》,但人家也跳出去了。不过我们在这里还是仔细看一看海德格尔是怎么说的。他说的跳出来,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从哪里跳出来,二是怎么跳出来。这两个问题他都有明确的回答。

首先,从哪里跳出来?就是从“沉沦”的状态里面跳出来,回归你自己,拥有你自己。其次,怎么跳呢?那就是通过“展开”时间。前面我们说了,“展开”时间就是通过筹划打开你的“能在”,打开你的未来的时间性。但这里我再进一步说一下,就是在常人统治的日常生活之中,时间性本来是被压缩起来的,时间被碾平成一条直线,被压缩成一个个点。在这样一种平均状态里面,每个人的能在都被平均化了。但是“能在”是不能被平均化的,你不能等着别人教你怎么去能在,因为它是你必须自己去展开的一种能力。

在C小节(“沉沦的时间性”)里面,海德格尔进一步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道理。就是“沉沦”的时间虽然从根本上说“平均化”,但它也会制造出一种“跳跃”的幻象和假象。这个是很“坏”的。我们上节课讲了半天常人怎么教你孤独,现在他在这节里面说的意思是,常人怎么教你摆脱“沉沦”,进行“跳跃”。

原文是这样:“这种当前化不断地‘跳开’对某种确定的掌握住了的可能性的期备,并从存在论上使标识着好奇的无所延留成为可能。”我继续翻译成“汉语”。首先,“沉沦的时间性”的最主要的手腕就是“当前化”,也就是我们前面一直说的意思,把时间压缩成一根线上的珠子。所以为什么日常生活里面人们会经常说“抓住当下”,“活在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那正是因为他们真的看不到时间还有什么别的可能。

在常人的时间里面,只有当下才是最真实的,因为只有这样,常人才能真正剥夺你最重要的“能在”的那个能力,就是筹划。活在当下,就是不让你向着未来进行筹划,或者说,即便你想筹划,也要按照常人给你安排好了的方式去筹划。海德格尔在这句话里面说得清楚,对于常人来说,筹划是一种“某种确定的掌握住的”的方式。但是你想想,一种明确了的,掌握住的,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筹划还是真的“能在”吗?还有朝向未来的可能性吗?

日常生活里面,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筹划这个筹划那个,筹划换工作,筹划结婚生子,筹划出去旅游,甚至简简单单地筹划一下晚上的火锅,但这些筹划里面哪里有能在呢?你确实也是在“不断地跳开”,不断地“好奇”,追逐新的工作,追逐更高的薪水,追求更高的颜值,甚至只是追求换个新馆子继续火锅,但你跳来跳去都是在那个被碾平的时间线上面,都是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但你真正“能在”了吗?你其实都没有真正开始筹划,而只是时时刻刻等着被筹划而已。

所以,读到这里,我真的想用小学英语课本上的句式来问一句:“Can you live?”你真的懂得这个句子里面的“can”的含义吗?

好,今天是比较干了,真没有时间讲段子了。所以大家还是听听爵士,休息放松一下,“沉沦”一下,咱们下次继续“领会”。


Φ 概念背景

*本节关于《存在与时间》的段落主要集中在第六十八节,“一般展开状态的时间性”。

(推荐版本:《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德]马丁•海德格尔 著,陈嘉映、王庆节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9)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唯一苦难成人

    well

  • 鹿屿森林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