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孤独 | 你呼吸的每一个瞬间,都要成为自己

1.2 孤独 | 你呼吸的每一个瞬间,都要成为自己

00:00
19:42

大家好,在这寂寥空旷的大提琴乐声之中,我们继续这一场孤独的心灵之旅,期待着,最终能将我们带回希望的港湾,慰藉的家园。但在那之前,还是让我们更为勇敢地面对孤独之绝望,用思想召唤前行的光芒。

上次预告过了,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读海德格尔的《时间概念》,尤其是其中关于“此在”的八个基本的规定。再次强调一下,我们不是按照学术的讲法,所以,一般不会直接来解释原文的字句,而是争取将其中的思想化作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语言。我承认,这个过程中也许会失去一些原文的比较精华的东西,但我们的目的是引导你产生兴趣,慢慢入门。至于那些精华和精髓的东西,也要等到真的入了门才能领会吧。

所以,今天还是从一本小说开始,也就是现在特别火的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2017年出版的《小小小小的火》。看到它的书名,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儿童文学作品,但后来发现其实它的英文名字是Little Fires Everywhere。这个中文译法是真的传神。首先它就很形象地传达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思,因为生活里面的一些看似很细微的小事情,随后就非常有可能在你的生命里面制造大的断裂和爆炸。另外,这个很有童趣的标题也很贴合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因为全书最核心的主题就是那个小女孩伊奇以一种极端叛逆的方式去寻找自我。叛逆到什么程度呢?最后一把火亲手把自己家给烧了,够惊心动魄吧。用一句豪迈的宣言来说,“不是我,毋宁死!”


▲《小小小小的火》,[美]伍绮诗

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套典型的美国的意识形态特别无聊,特别陈腐。追求自我,实现梦想,个体性的价值观,可能放在十年二十年前还有点感觉,但这么多年了,看了那么多的美国大片和美剧,感觉来来回回就是那么一套。我觉得大家可能现在也有这种感觉吧。我们小时候看《第一滴血》,看史泰龙单枪匹马干掉一个连的敌人的时候还觉得热血沸腾。现在,你在电影院里看到美国队长一口气干掉天上地下一堆敌人的时候,可能只觉得困,只想笑笑而已。

但是我那天在机场读了伍绮诗老师的小说,就感觉放不下来,然后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东西,恰好今天可以整理一下,结合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辨来展开。

这个故事情节简单介绍一下:有理查德森这么一家子人,看上去特别幸福美满,非常符合美国梦的标准设定,其实也很符合中国大多数中产家庭的终极梦想。有一套小别墅,生活在一个安静整洁和谐的社区,所有的人都相敬如宾,生活体面,有品位,有地位。家里呢也就是标配,有可爱健康聪明的儿女,有敬业上进的老公,美丽善良的老婆。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要是你,要是我,可能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家条件都这么好了,还折腾什么?还要放火?还要亲手毁了这美好的一切?

我觉得小姑娘伊奇恰恰就很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不是用哲学的方式,不是说教,而是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告诉你:生活本不只是这个样子,你本可以过不一样的人生。为什么?你一开始可能觉得伊奇就是一个刺儿头,就是一个生活里面常见的叛逆不良少女。上课带个耳机,整天就知道打扮,也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就自己玩,就几个人小群体在那里玩。你会说这样的人是“不正常的家伙”,因为正常这个词的英文就是normal,它的词根就是norm,规范,规则的意思。所以不正常的人的典型特征就是他/她不接受你们的规则,不按照常理出牌。至于为什么,她们可能也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但就是一个顽固的想法,想做自己,想跟你们不一样。伊奇也是这样一个叛逆的宝宝,但后来一件事情给了她寻求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她家对门搬进来一家邻居,一个名字叫米娅的单身妈妈,还是搞艺术的,整天就拍一些神神叨叨的照片,看上去都像是恐怖片里面的截图。

但就是米娅和她一辈子都在执着追求的艺术,最终给了伊奇以一个叛逆的理由,一个寻找自我的真正契机。然后,伊奇就在米娅的影像世界里越陷越深,最后就决定离家出走,追求自我想要的生活。走之前还没忘了放一把火。

书的封面上的广告语也非常的动人,“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当时读完整本小说,又看到这句话,真的泪奔了。我又想到我自己的叛逆的青春期,用哲学,用摇滚来对抗整个世界。但仅仅缅怀青春,那只是肤浅的情绪。冷静下来以后,我想到了更多的问题。比如,想像你自己就是伊奇,然后跟你爸妈说,我要离家出走,我要做自己。这个时候老人家会跟你说什么?我自己现在也当爸爸了,所以能体会这个心情。

讲到这里我总是想到韩国导演金基德的那部片子叫《撒玛利亚的女孩》,讲一个小姑娘不学好,出去做援交,她爸爸也没有打没有骂,但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手把手教她在沙滩上开车。小姑娘开车不停地陷在沙子里面,不停地撞到石头,然后他爸爸就一次次地修正她的方向盘,把她拉回来。当时看到这个镜头我也是特别感动,因为天下的父母其实最后都想为自己的孩子做这样的事情吧。当你老了,反过头来看看你年轻时候的那些折腾,真的还有意义吗?


▲ 《撒玛利亚的女孩》电影海报

但我想要说不是这个人人看似都懂的人生的道理。我想代表父母,用哲学的方式来批判一下伊奇:你口口声声说要做自己?可你倒是说说看,什么叫做“你自己”,你真的有一个“自己”是能够跟“别人”分离开来,区别开来吗?人说到底都是社会的动物,道德的动物,政治的动物,历史的动物,你试试把你身上所有这些社会的、文化的、价值的东西都抽掉,还剩下什么东西?还真的能剩下一个东西叫做“自我”?

欧洲近代哲学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家叫做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我非常钦佩,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敢于怀疑自己。他有一个命题很有名,但也非常具有杀伤力,叫做“自我就是一束知觉”。简单地说,你以为你有自我,那你现在就反观你的内心,你倒是给你指出来,你的自我在哪里?当你进入你的意识,你的心灵的时候,你看到的不就是每分每秒都在变幻的各种各样的感觉,情感,念头,回忆,想像,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大家可能知道西方现代文学有一派叫做“意识流小说”。但“意识流”其实根本不用文学家来发明,因为每个人的意识都是一条流动不息,变幻不已的河流。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倒是想想你身上什么东西能够真正(注意是真正)被称作是“你的”,是只属于你的,是跟其他人都没有关系的。有吗?你的基因是遗传的,你的思想是学习的,你的性格是养成的,你的道德是被灌输的。说得再彻底一点,你是中国人吧?那你的母语应该是汉语,即使不是也无所谓,因为你平时表达思想,跟别人沟通,发朋友圈,写电子邮件,你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语言,而这个语言也根本跟你没有关系。就说汉语,它作为一套符号系统,历经了多么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回过头来你就可以很有理由劝伊奇了:算了,别烧咱家房子了,你逃到哪里去都一样,你以为你喜欢艺术就很有个性了,你大概不知道,你开始学习艺术的时候的每一个技法都是别人发明,每一种工具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更别提你要做艺术家要展览吧,要卖作品吧,你难道不进入市场,不请别人写评论,不拍策展人马屁?所以还是安了吧。

我说到这里,那些叛逆的孩子大概有点坐不住了。但光发怒也是没用的,你必须要用哲学的方式来为自己辩护,来为孤独正名。

换个身份,换位思考。我现在扮演伊奇,但我不发怒,不放火,我就想跟爸妈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为什么我必须做自己,为什么做自己就是生命里最迫切的需要。首先,我承认你们说得都对。人有社会性,没错,但我想说社会性或许是人(作为群体的人,作为人类的人)的根本的规定性,但那个东西不能成为我之为我的根本属性。

一句话,我就想直接回应上面那个问题,剥去我身上所有社会性的东西,到底还真的有一个东西能够剩下来,那不是别的,就是我对我自己的那种独特的感受,体验(feeling)。这个才是我作为伊奇最大的心结,我就是“觉得”我跟你们都不一样,我就是“觉得”我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你可以跟我说一千道一万,但这样一个独特的体验和感觉是你是怎么也拿不走的,改不掉的,打不倒的。确实,你刚才跟我讲了一大通道理,你用了语言,你用了概念,你用了推理,但我完全不需要跟你辩论,因为我的那种“自我感”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它自己就在那里,它一直就在那里。即便语言无法形容,即便道理上也讲不通,但这样一种感觉真真实实地呈现在我心中,是怎样也反驳不了的。

那你爸妈可能会进一步打压你。说什么“自我感”啊?哪里有嘛?你看你妈和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感觉到什么“自我感”,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那我就从亲身的例子来入手,告诉你们什么叫“自我感”,为什么“自我感”所确证的孤独就能够作为反思生命的真正起点。

首先,我说“自我感”这个东西无法形容,也无法论证,它就是有还是没有的问题。我只能说我有,所以这个感觉后来激发我不断去追求哲学,追问人生。如果你也有,那咱们就能共鸣。但如果你从来没有,那我也没有任何办法。

我第一次发现自我,那是在高中的时候,我高中是在北方读的,秋天的时候特别美,天空碧蓝深邃,高大挺拔的白桦树好像还闪着光。就一个下午,我做完测验,就一个人坐在操场上,一下子就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想不明白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间,这样一个地方,会是这样一个我在这里?为什么是这样的我,而不是别样的我?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当然,当时我不可能想明白,但确实在那之后开始慢慢读一些哲学入门的书,比如赵鑫珊老师的书,还有尼采和叔本华等等。你可能会说,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解释,之所以在我在那个时间,在那个地方,都可以有很符合科学的解释。比如,我是爸妈生出来的,爸妈是人类,而人类又来自猴子,猴子又最终回溯到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然后一直回到大爆炸的起点。你看《生活大爆炸》的开头片花不就是讲述了这么一个过程吗?

但我要跟你说,这个完全解决不了我的问题。首先,这个科学的版本只是一种解释,你想想在人类历史上还有多少种不同的解释:历史的,宗教的,神话的,甚至还有自编的,比如各种动漫啊,网游啊,一开始不都是给你一个世界观?玩着玩着你也就信了。所以,问题的关键,我想并不是怎样去解释,怎样去给出一个答案,而恰恰是我发现自我感的这个起点,正在于我开始探问自己。从探问自己这个活动,这个行为出发,我真正开始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开始把自己和身边的人和物分离开来。所以,即便你可以用科学,用宗教来解释自己,这个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你只是想把自己安排进别人已经给出的现成答案里面。但无论怎样,自己问自己的这件事情,这个行为,是别人没有办法代替你去做。所以我说的“自我感”,大致都是从这样一种纯粹的,无来由,无结果的追问开始的。

本节涉及到的海德格尔的思想背景可以在下面的文稿中看到。好,开端已经明确了,下一期我们继续沿着这个思路追问下去。


Φ 概念背景

本节所涉及的海德格尔哲学的基本论证:

*此在”(Da-sein)作为对人的存在进行追问的起点,这是来自海德格尔哲学体系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存在论差异(ontological difference)”,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在being(存在者)与Being(存在)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这种差异说到底就是存在具有某种根本的、对于存在者的“优先性”。

如何理解这种差异呢?大致有以下三点:

a. 一切存在者必需先“存在”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者;

b. 存在不是存在者,不能从存在者的角度去规定存在;

因此存在不可被“认识”,不可被“界定”;

c. 但存在也不在存在者之外,“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

所以,对于存在的追问就不应该是“什么(What)”,而是“怎样(How)”。

* 那么,为何要从“此在”开始对存在的追问呢?

a. 从存在者的角度看,此在没有任何优先地位,无非一“物”;

b. 但若从存在的角度看,只有人才能追问其自身的“存在”;

c. 追问则预设着一种“前-领悟”,“前-理解”

关于“此在”在存在论上优先性的两段重要引文:

“于是乎,此在的这一存在机制中就包含有:这个此在在它的存在中对这个存在具有存在关系。……它的存在是随着它的存在并通过它的存在而对它本身开展出来的。对存在的领悟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规定。”

“此在本质上就是:存在在世界之中。因此这种属于此在的对存在的领悟就同样原始地关涉到对诸如‘世界’这样的东西的领会以及对在世界之内可通达的存在者的存在的领会了。”

——皆摘自《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巴士光年Olly

    我能明白这句话,心领神会。

  • 姝媮

    能理解。我小学四年级就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我是我?

    Blucecolin 回复 @姝媮: 这么早熟么?小学就想这些问题了?

  • 听友229847867

    开头这段音乐真好听

  • 克里姆希尔特

    讲的真好,孤独哲学人性都是永恒的命题

  • 1346193ilos

    成为自己

  • urutoraman

    孤独的人更适合社交???

  • 景文_bk

    1

  • cAozijian

    比鬼谷子更懂人性,虽然只看了一点鬼谷子。但感觉你这标题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