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大学】从黄庭坚孝敬老母看儒家仁敬孝慈信

028.【大学】从黄庭坚孝敬老母看儒家仁敬孝慈信

00:00
11:58

大家好!


曾参第三次引证《诗经》说到,《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穆穆文王”说的是深沉庄重、道德高尚的文王。


“於”是一个赞美词,“缉”是继续,“熙”是光明,“敬止”也就是说庄重、谨慎。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诗经·大雅·文王》说,深沉端庄、道德高尚的文王,不断发扬他的光明美德,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努力达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努力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努力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努力做到慈爱,与他人打交道要切切做到讲信用。


这句话的几个关键词,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的争论,这几个关键词就是君、臣、父、子,人们耳熟能详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有君之仁,臣要有臣之格,父要有父之慈,子要有子之孝。作为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最高领导应该“止于仁”,仁爱的去爱天下人。


从孔子对曾参的一段话可以推知仁的真谛。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告诉其他人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道”就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贯穿思想体系的是它的核心,分别是“忠”和“恕”,包括“仁”。


孔子给“恕”下了一个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仁”的消极面,就是说自己不想得到的,那些不好的、损害自己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另一方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说自己要立起来,先让别人立起来,自己兴旺发达,先让别人兴旺发达。


事实上,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义,都将个体人格建立放到重要地位,只不过,孔子更重视仁心爱人的内在光辉,而孟子更注重涵养个体浩然之气。


“止”在这一段当中出现了多次,是非常重要的定位。定位到什么形态就显示出什么样的政治生态和怎样的社会利害关系。行仁政、爱人民,还是行暴政、害人民,结局截然不同。行暴政的结局就是君不成其君,而被人们厌弃。因此为人君就应该定位于仁去爱天下,仁就是对一个君王的重要的要求。所以《大学》曾参鲜明地提出,作为国家领导者,应该定位在仁——爱人民——上面。


“为人臣,止于敬”,作为下级,应该定位在尊敬上级。这当然有历史的局限,因为太恭敬就可能导致自己的意见都不能提出,提了就叫大不敬,更不能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但是我爱老师,更爱真理。对敬不能过分强调,不能过分牺牲真理,在尊敬基础上,还要提出自己独特的意见和独到的看法。


当然,在提出意见的时候不能没有敬,因为即使双方平等也需要互敬。如果我们不尊敬别人,不听别人说清楚就开始反驳,这个社会岂不是非理性化?所以敬是互相尊敬达成的和谐。


“为人子,止于孝”,作为子女要定位在孝敬父母。被人骂为“不孝”是极为严厉的指责。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忠”是对国家而言,“孝”是对父母而言。实际上“忠”高于“孝”,因为“齐家”之后是“治国”,“ 齐家”是“治国”的基础。


“孝”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人伦标准。如果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看到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他是不可能会忠于国家、为国捐躯的。他连家族中社会中最起码的人伦道德常识都没有,要为国家、为大集体去付出自己生命,何其难哉!


在这个意义上,“忠”与“孝”发生矛盾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选择“忠”,因为“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选择“忠”就是大孝,是对整个国家负责。但是对我们普通的人来说,尽孝道和尽忠并没有非常严峻的冲突。


“为人父,止于慈”,作为父亲要定位在慈爱上。朱自清是著名的作家、教授,有一篇散文叫《背影》。朱自清离家去上学,身体不太好的父亲到月台上去送他,列车还没开,这时父亲想要给孩子买一袋橘子。为了买橘子,父亲两次爬上月台,父爱融进艰难的攀爬月台的背影当中,儿子看见父亲忍不住热泪盈眶。他写道“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父亲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朱红的橘子”,还有父亲所寄托的慈爱。朱清那个时代已经是走向现代了,但这孝和慈的思想并没有过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


“与国人交,止于信”,与他人打交道,应该定位在诚实无欺的诚信之上。一个国家的人民的基本机构如果没有诚信,那真是不可思议。如果自然、天地、宇宙没有诚信,这个世界就大乱了。如果大自然已有的规律和秩序丧失,太阳今天早上6点升起,明天突然下午3点降落,下午2点太阳升起,到了半夜还不落山,这个世界的轨道就出了大问题。宇宙守恒,宇宙守诚、宇宙守信,而人却充满了欺诈谎言。诚信是一言九鼎,是信守诺言,是君子恒定不变的品质,是一往直前接受自己德行的行为,这种品质以其恒定不变而展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些丧失诚信、巧言令色、花样百出、坑蒙拐骗,甚至妖言惑众的人尽管能得逞于一时,最终将自食其果。


曾参引证五个“止”,君、臣、父、子、国人各有所“止”,准确的定位自己的身份,遵守道德的行为的伦常,社会才能在诚信和谐中发展。尽管今天全球民主国家已无君臣,但还是有上下级关系,尽管今天都讲人人自由,但是还是有慈爱、孝敬关系。对当代社会我认为也有观古鉴今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曾参在引用《诗经》的时候强调了“止”,强调了仁、敬、孝、慈、信,说明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非刚性的软性的人性文化。


《大学》认为作为国家领导人,作为家族里面的子和父,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是紧密相关的社会整体。《大学》认为关于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关系,对现代社会而言,所谓君臣关系已转化为上下级关系,不能苛求在孔子时代或先秦时代,就有现代意义上的上级下级关系。经过现代的阐释,我们可以赋予古代君臣关系以上下级的新意。


同样父子关系也不能照搬古代,应该有自己的新的阐释,但是“子孝父慈”,根本上来说是人性的规定。在今天家族里边,这种基于血缘维系的父子关系,也应该强调孝与敬。从品德意义上来说,仁爱、尊敬、慈孝和诚信在今天还应该继续发扬下去。


我们要反对的是愚忠、愚敬、愚孝、愚慈,甚至被忠、敬、孝、慈吞噬。其实古人也没有完全的愚忠、愚孝。我来讲一个故事。黄庭坚,宋朝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大家,为宋四家之一,他在朝廷担任要职,可以说是显贵闻名天下。


他侍奉老母始终尽心竭力,极尽孝敬。按道理说他的府中自有很多人手,但是他每次下朝以后都先探望母亲,亲自倒茶奉水,每天晚上都要为母亲刷洗便盆,从不让别人插手,春夏秋冬从未间断。身为高官、名人、大书法家,能够亲自为母亲刷洗便盆,不嫌脏臭,很不容易,可以看出黄庭坚至诚孝心,他表达了一种对母亲母爱的敬重之情。在行孝方面,可以说他把这种孝推广到他的人民而去爱他的人民。


那么反过来,今天的社会是一个民主而理性的社会,强调每个个体的自由不可出让,这当然和古代不同,但是我们不应该对古代的东西完全加以抛弃,也不能完全加以肯定。正确的做法是理性的去掉不合时宜的成分,理性地发扬仍有生命力的元素,把人类文明当中那些童心慧眼的好东西,那些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进入现代社会,提供给今天的人们以精神支撑的元素。


君仁臣敬,父慈子孝,人和人坦诚相待,这是《诗经》中所记录的周文王“止于至善”的实践,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那么,作为理想社会主体的君子、君主更需要不断地修身养德。因此,仁、敬、孝、慈、信都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言的,是针对一种关系而言,这说明中国和西方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着眼点不一样。


在西方,个人自由高于社会规范或者社会应服务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主体性和绝对个体性,这将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而损他人。在中国,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应该和社会规范形成和谐关系。这种差别在今天个人主义甚嚣尘上的时候,东方看重整体关系价值的体系应该重新得到肯定和重视。


各位朋友,下一讲,我们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静水po

    王老师辛苦啦!讲解的精辟!精彩之至!受益匪浅!

  • 1375678ufnm

    越来越精彩了!

  • RAINYMASTER

    为人子,止于孝。今人还要多学习,王老师讲得越来越好了

  • 寂寞流疏

    君仁臣敬,父慈子孝,是止于至善的实践

  • 1886759qrsz

    老师讲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