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远山近景,各得其真——李唐

6.1 远山近景,各得其真——李唐

00:00
13:19

本节知识要点 

1、李唐

李唐是宋室南渡之后,影响了整个南宋山水画发展的一位画家。他对皴法和构图方法的探索实践,对后来的刘松年、马远和夏圭都提供了很多借鉴。从李唐之后,中国山水画不再是北宋之前所流行的全景式的大山大水,而是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类型。马远夏圭等画家的斧劈皴、近景与远山组合的边角之景,从李唐这里都可以找到端倪。


2、斧劈皴与丁头皴

“丁头皴”起笔的部分有一个突出,像钉子的头一样。如果用笔再压下去一点,拖的时间再长一点,那么“丁头皴”就变成了“刮铁皴”。这些皴法,做一个大的归类,叫“斧劈皴”,或“小斧劈皴”。小斧劈皴能表达出坚实凝重的山石的感觉,可以表现杭州周边的浙江地区的这些山崖、山岩的自然形貌。这类皴法开辟了一种更加率意的趣味。

配图区 


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最能代表李唐山水画风格的作品是《万壑松风图》。此画尺幅巨大,主山有左右二山环绕;松树林立的幽谷,山峰耸立;流水飞泻而下,山泉奔腾;山腰间云雾萦绕若动若静。画中以留白方式表现白云。湿笔的参用,令雄壮苍劲多了一些温润之气。


在这件作品中,皴法用笔瘦硬豪放,笔痕坚挺。这幅画虽然有颜色,但是它的笔法强烈,以至于让人们忘了这幅画竟然还有颜色。


在这幅画中,是一种精致的近景和远山的组合。近景中的松树,几乎占了画面1/3的高度。远山被压在了地平线的位置,在树和近处的山崖的下方。这是视角上的一个变化,是纯粹的近景的观看方式。近景和远山遥水的奇妙的组合,既可以满足我们对近距离景象的观看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我们对开阔旷远的自然风光的追求。南宋山水画家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沿用了这一经典的近景的处理方式。

宋   李唐   采薇图(画芯)   故宫博物院

《采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表现了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饿死的故事。画中在半山腰的苍藤、古松之下,伯夷与叔齐采摘薇蕨,正在休息对话。二人均束发系巾,长须,宽袖粗服,穿草履,正面者领口略袒露,着力突出了高士的形象。身侧还有篮子和锄头,表示二人采薇而食,采薇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图中石壁上有题款两行:“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图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简劲爽利,树石笔法粗简,墨色湿润。如果和画像砖《商山四皓》相比,这幅画的人物与山水融为一体,而不是图案拼贴,人物和环境笔墨技法高度协调。


互动区 

你知道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具体故事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阿褔妖精

  • 學必有師

  • Haluco

    视频看不到呀!

    那特艺术学院 回复 @Haluco: 您打开音频以后,最上面有个图片,图片下面有个视频的小字,点击即可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