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诗词大会特辑】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6.【诗词大会特辑】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00:00
10:35

亲爱的诗友们,诗词大会这几期,是我兴之所起临时加课。每期都是当天录制,希望能给诗友们惊喜!


【本期海报】


【文稿】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本身的意思是比较简单的。“浩荡离愁白日斜”,诗人离开北京城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白日西斜,那种离别的忧伤浩荡不绝,诗人心里头充满了惆怅。


第二句“吟鞭东指即天涯”,诗人骑在马背上,马鞭东指之地就是自己即将要去的天涯之远!这次诗人离开北京是要去江苏,诗人说我这一走就离北京越来越远了,从此天涯孤旅,从此天涯一方。


前头这两句其实说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要离开北京了,心里感到很忧伤,我要去的是在祖国东边的江苏,从此就离北京有天涯之远。


三四句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说的是,一朵红花坠落了,落到了地上,但是这不意味着它从此成了一个无情之物,她也不是从此就走向了灭亡消亡。恰恰相反,这朵红花落到了泥土间,就化作了春泥,这抔春泥将要护养这个花朵,绽放出更美丽的、更艳丽的这个花朵来。更深一层来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实际上是诗人以“落红”自比,说我后续还要做很多事,并不是这一次离开了北京,我的前途就渺茫了,我的人生从此就没有价值了。恰恰相反,我是要为培育后代做更多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会问,到底龚自珍是遇到什么事了啊?他为什么这么忧伤地离开了北京?他为什么说,我即将要到东南的江苏去,我虽然像是从这个树上落下的一朵花,但是我不是无情之物,我还会“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写了这么一首诗?


那实际上要把这首诗给解释清楚了,还得回顾一下龚自珍的人生经历。龚自珍我们都知道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他的出身的非同寻常,他的祖父、他的父亲都是高官,他的母亲是大学问家段玉裁的女儿。因为这样一个家庭的环境,龚自珍从小就非常喜欢学习。而且是一个早慧的孩子,他八岁左右就开始学习和研究《大学》,十二岁左右就跟他的外公段玉裁学习《说文解字》,十三岁就作了《知觉辨》,十五岁他的诗集就已经被编年。最终他考中了进士,而且是三甲的第十九名。用我们的话来说,龚自珍那就是属于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学习好、进步快,懂得知识很多,而且考进士虽然考了六次,但最终考中的时候名列前茅。


他考中进士之后就在朝廷做官。龚自珍的政治上的主张是要割除弊政,抵制外来的侵略,所以他是全力地支持林则徐禁黜鸦片的政策。但是由于他这个人刚直不阿,总是揭露时弊,所以必然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在公元1839年春,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就决定了辞官不做,到南方去,去哪呢?去江苏的丹阳云阳书院担任讲席,后来又兼任了他父亲主持的杭州的紫阳书院的讲席。


总儿言之这次回去到南方去就是去从事教育工作,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他说:“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个意思里边实际上就隐含着教书的这个意思。换言之,龚自珍这一次到南方去,那是因为已经不能忍受这种腐败的政治,所以他愤而辞官,到南方担任教职。那么从北京到南方去的一路之上,百感交集的龚自珍就写下了许多激昂而富有深情的忧国忧民的诗文,这就是很著名的己亥杂诗315首。在给朋友的信里面说,在路上他就用鸡毛笔把诗写到记账本的纸上。每写完一首,就把这张纸撕下来,投在口袋里头,团成一个纸团,等到最后把袋子里边的所有的纸团都汇聚起来,一共是315枚,也就是315首诗。里边的题材是很多样的,有回忆的、有辞别的、有离愁的等等,一坐卧一饮食,都是历历在目。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个《己亥杂诗·其五》也是在这期间所写的。


我这样一讲大家就明白了,对吧?那就是说龚自珍写这个诗,他是有缘由的,是有来历的。那么龚自珍这首诗呢,他在本质上、实际上是一首落花题材和飞花题材的,但是他把这样一个中国古代传统的落花题材、飞花题材的诗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他意识到这一次离开北京,可能就是永远的离开。那他离开北京,就好像这一片片的飞花,离开了花枝儿,纷纷的坠落,在那丛丛的花树底下堆砌起来,化作了红粉的香泥,美丽的鲜花就这样默默地化为尘土了吗?自己不也就是像一片飘零的落红吗?但是他毕竟不同于像林黛玉那样的弱女子。


传统的诗词当中,像李煜的《浪淘沙》里边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清照的《一剪梅》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更有林黛玉的《葬花词》,当然这也是曹雪芹写的:“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这个落花、这个落红,在古代的诗词当中本是一个悲伤之事,但是龚自珍却让她焕发了全新的光彩,他向春天大声地宣誓,我这片落红、我这片落花决不会化作无情的废物、没有生命的废物,我花落归根,最后化为春泥,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朵,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


那为什么(这首诗)能够在龚自珍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呢?就是因为龚自珍所处的时代,已经跟唐代、跟宋代完全不一样。那正是一个历史的大变动的时代,正是一个国家危亡的时代,所以他这两句诗才在我们的中国古典的诗词的长河当中,留下了令人一唱三叹,永远不能忘怀的这种巨大的魅力。


这也就是我再一次地想在这跟大家分享我对这首诗感受的一个原因。真是不吐不快,只有把这些感受都说出来了,跟大家都交代清楚了,我才觉得这首诗啊真的是把它讲透了。


【拓展知识点】

一、诗人简介与创作背景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公元1839年,鸦片战争前一年。龚自珍辞官去江苏的丹阳云阳书院担任讲席。从北京到南方去的一路之上,百感交集的龚自珍就写下了许多激昂而富有深情的忧国忧民的诗文,这就是很著名的己亥杂诗315首。


二、诗文解析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

吟鞭:诗人的马鞭。

落红:落花。


三、引用诗句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选自《李煜李璟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7月版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版


《葬花吟》 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版


【康震书法】


【互动问题】

我们以“花”为飞花令,在评论区飞花令,看看能盖多少层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南边的小船

    准时来"吃"小灶!

    南边的小船 回复 @南边的小船: 今天康师霸屏了!央视黄金时段,同时播出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忙不过来看哇作了艰难的选择,先看诗词大会了!

  • 宅女_ga

    给康老师的解读点赞!听您讲诗词,不用死记硬背,就把本首诗记住了。因为讲的透彻!

    听友214822199 回复 @宅女_ga:

  • drhusup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_缘君_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drhusup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drhusup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听友101814859 回复 @drhusup: NFbbnnnnnnnnnrurrrrrrbnnnnnnnrnnrrrr。rrryhfnnnbnnnnnnnnnmmmmmnnnnhnnnnnnnnnnnnnnnmnnnnnnnmmmmnr

  • 九月_z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KS雪米粒

    顺便求问老师您在诗词大会上现场画画的那支笔是什么牌子,求同款,求同款,严重求同款

    燕子_3pw 回复 @KS雪米粒: 对,求同款

  • drhusup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慧智丹心

    我儿子因为康老师喜欢上了诗词,再也不用强迫他背诵了,这点好感谢老师!刚才董卿老师对化学系女生的神评价,康老师竟然转弯那么快地配合上去了,类似情节好多次,只能证明康老师不但有才,而且真是超高智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