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螳螂侠”的养成计划
 878

康宁:“螳螂侠”的养成计划

00:00
54:47

2017年9月24日博物课堂在线讲座。


康宁,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昆虫爱好者,生态摄影师,自主设计的“螳螂饲育箱”拥有国家专利,昆虫摄影作品曾登上多本学术期刊封面,致力于中小学博物教育,编写的《螳螂的博物学》课程成为教育部专项特色课程。


这月初上映的蜘蛛侠电影,让我忍不住开了个脑洞:同样是节肢动物中的霸气猎食者,蜘蛛能做超级英雄,帅气的螳螂不行吗?

要说“螳螂侠”,很多年前我们就见识过了——不少动作片里都有打着螳螂拳的大侠!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周星驰电影里的“肥螳螂拳”。这显然是为了搞笑,正儿八经的螳螂拳出现在功夫电影《少林寺》和《南北少林》里,其中,螳螂拳大师的扮演者于海,现实中就是一位精通螳螂拳的武术家,他打的螳螂拳流派叫“七星螳螂拳”,属于北派螳螂拳的一种。

北派螳螂拳因为有许多奇异的pose,所以经常在电影里出现,模仿螳螂挥“大刀”的姿势就是招牌动作。但是,可别以为随随便便勾勾手就能耍螳螂拳了,这手型还得配合上招式套路、脚下步伐,才能发挥出威力。

螳螂拳的进攻招式借鉴了螳螂的狠劲儿,往往直戳对手面门、关节、肝胆这些要害位置,所以练螳螂拳的同时,通常还要配合练铁砂掌,攻击力蹭蹭往上涨。

你可能要问了,既然有北派螳螂拳,应该还有南派螳螂拳吧?没错,但是南派和北派有些差别,南派螳螂拳招式没北派这么犀利,讲究稳固,主要模仿了螳螂的胸部姿势。

看了这么多螳螂侠,再看看螳螂打架时互掐脖子的样儿,狠劲十足!虽说螳螂打架凶狠,可别以为人家都是好战分子,其实它们没进入攻击状态时,可以说是风情万种:柔弱的多齿华柔螳,邪魅狂狷的魔花螳,狂拽酷炫的角螳,各有各的美。

但不管长啥样,它们都是从卵鞘里钻出来的小家伙开始成长的,而且“螂”大十八变,不同龄期看起来简直都不像一个妈生的。

要想把螳螂各个年龄段的美尽收眼底,当然还是养螳螂来得最直接。你可能想问:如何养一只螳螂呢?螳螂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故事?人除了从螳螂打架中获取灵感、发明拳法,还与螳螂有什么渊源?

这周末博物课堂请来了热爱养螳螂拍螳螂的康宁老师,与你分享螳螂的博物学,感兴趣不妨来听听。

用户评论
  • 楚门世界里的冒牌天神

    我特别喜欢养斧螳!!除了台湾斧,其他都养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