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喜马拉雅的听众,你们好。我是人与人心理研究所的帕克,接下我想用15期的节目来跟大家聊聊关于财富的主题。
类似这样的主题课程,在网络的各大平台都已经非常常见的了,标榜着各种大咖教你致富,但是有多少讲财富课的打卡真的是非常富有?如果富有又有什么资格来教大家如何创造财富呢?所以我将在这15期节目里解读我们「人与人心理研究所」首席导师冯志德ALEX导师的财富课。用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财富,去找出影响你赚钱的问题。我很坦白说,我本人也是一个非常需要财富的人,所以我希望能够以我自己的理解能力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你看到阻碍你支付的障碍。
因为关于金钱,心理学的角度是用我们的心灵去创造金钱,用我们的意识去创造金钱。这15期节目并不是教你们如何去赚钱,我们不是千万富翁,并不能教你怎么去成为一个千万富翁,所以我要把这个观念首先摊出来,好让大家去明白金钱和我们的意识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我的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跟我们讲“心灵如何去显化,如何去创造这些金钱”。对于显化就是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原理,其实人是一种“心想事成”的动物(在这里不是讲神神叨叨的东西)。你真心真意想要的东西你就一定会得到。
当你觉得你没有钱的时候,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我不要有钱”?你现在可能会说:“我要有钱,我怎么可能不想有钱,我是全心全意的想要有钱,不然我不会听你的节目”。
其实我们之所以没有金钱,是因为我们心里面有一部分是不想要有钱的。也许你会觉得疑惑。
我打个比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想成为千万富翁的信念,但是看了一篇文章讲述:全世界的亿万富翁他们每天都只睡4个小时,其余的18个小时都是工作,一年365天如此。慢慢的在我的心里面,增加了其他的信念,那个信念就是要想成为亿万富翁,每天就要工作18个小时,没有家庭没有娱乐的时间。嗯~我不要,我不想一天工作18个小时。我要假期、我要娱乐、我要家庭等等,这个就是我们的另一个信念。
意思就是说,当我们的其他信念出来了的时候,我们就会一点一点的去偷懒。心理想着少赚一点点无所谓,先玩一下明天再努力。
那在人与人心理学里面所讲的,那“钱”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呢?它是一张纸,是一串数字还是信心?我在课程老师经常也会问我们觉得钱到底是什么,而大我们大部分都说钱就是一张纸,但有的人会说钱就是等于血汗,有血有泪。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的外在的世界就是我们心灵当中信念所创造出来的,我们相信我们有钱我们就会有钱,我们要在这里去找出来的并不是我为什么不能没有钱,而是我为什么不想要有钱,我不值得拥有金钱,这个才是关于金钱的意识。
另外还有一个角度,这个在大部分心理学都没有讲过的“遗传”,就是你的富裕不富裕,有先天及后天的原因。这个不是你能不能继承一大笔遗产的意思。是医学上面的“遗传”。到这里你可能又会觉得疑惑,如果不是关于遗产,那跟我的遗传有什么关系?
在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
实验的对象,是数十名儿童,实验者让孩子们独自待在房间里,并给了他们一颗糖果,孩子们被告知实验者会离开一会儿,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以选择吃掉或不吃这颗糖果,如果他们能等到实验者在回来再吃,将得到一块额外的糖果作为奖励。实验的结果很有趣,不少孩子们经不住诱惑,在三分钟之内就吃了糖果,只有1/3的孩子等待了15分钟,从实验者手上赢下了另一颗糖果。
20年过去后,实验者逐一联系了当初参与了这项实验的孩子们,反馈的结果很惊人:
“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
“而那些选择等到上15分钟直到实验者回来再吃糖的孩子,在综合SAT中成绩比那些马上吃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这个实验也被称之为延迟满足,意思就是你能不能延迟对自己的满足。能否延迟满足是成为能否成为富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什么我要将这个实验,根据遗传学最新的研究发现,自我控制的迹象在婴儿的行为中就可以见到。而一个婴儿或者儿童在没有被教育的情况下,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而我想要表达的就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做出决策的时候,会因为我们的遗传而做出决定。就像身边的人总会说我想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甚至是我的爷爷奶奶。不单单只是外表,包括思想和行为上。这些是跟财富有关联,但不也是绝对。
通过这个实验我想告诉大家,有一些潜能、有一些天赋是继承我们父亲母亲的心理学。继承我们祖祖辈辈的心理,在现在的研究心理学已经不是单单就是只有我们这一代的心理学。最新的研究发现心理学是可以遗传。所以我们很多的心理模式都是一代代被遗传下来。
OK,那接下来的15期的节目里,希望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钱意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