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兹中国——在世界中重建对“中国”的历史论述
 3828

宅兹中国——在世界中重建对“中国”的历史论述

海若祭海若祭

已经播放3828次

在世界中重建对“中国”的历史论述

节目(59)

切换顺序
二:东海:传统文明在东亚近世的交错与分离第八章 从“西域”到东海——一个新历史世界的形成、方法 引言第八章 一 西域:从近代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的转向,到敦煌四 边界还是周边三 清国非国论二 与欧洲争胜:日本历史学家对中国周边的研究动机之一一 日本对“满蒙回藏鲜”研究的兴趣与东洋史学的形成第七章 边关何处?引言 问题的提出结语 有关道教、神道教与天皇制的争论背后八 橘逾淮则为枳:中国道教与日本神道教之差异七 中国学家加入论战:宫崎市定的说法六 转道高句丽?道教在东亚传播的路线图五 中国影响:日本学界的新观点四 “古层”复“古层”,关于神道与天皇三 津田左右吉的困境:“影响”还是“借用”?二 津田左右吉及其对中国道教的判断一 二“福”争论,争什么?第六章 国家与历史之间—从中国道教、日本神道教与天皇制度关系四 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或者传统性与近代性三 世界图像的各自想象:中日之间的差异二 晚清至民初中国对“亚洲主义”的复杂反应一 关于日本近代的亚洲主义第五章 想象的和实际的:谁认同“亚洲”?四 分道扬镳:17世纪以后的东亚还有认同吗?三 谁是中华文化血脉:日本人与漂流唐船船员的笔谈二 明以后无中华:朝鲜人的观感第四章 西方与东方,或者是东方与东方四 超越疆域的知识史视野三 是回回人的礼物吗二 蒙元时代的世界新知识一 令人惊异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附录:谜一样的古地图六 小结五 大“公”无“私”:从明代方志地图看当时人的公私观念四 内诸夏而外诸夷:以明代海防地图为例三 佛教地图:另类世界的想象二 从天下到万国:古代中国华夷、舆地、禹迹图中的观念世界一 边缘与中央:欧洲古代世界地图中的东方想象第三章 作为思想史的舆图五 利玛窦来华之后四 利玛窦之前的异域想象三 想象加上想象,故事加上故事二 建构异域想象的三类资源第二章山海经、职贡图和旅行记中的异域记忆 一想象和知识的差距五 汉族的和中国的,什么是汉族的和中国的?四 民族、国家与文化的观念三 中国:“边界”的浮现二 实际政治与观念想象的差异:天下、四夷、朝贡、敌国第一章“中国”意识在宋代的凸显一 “中国论”与“正统论”附记二附记一结语: 历史、文化与政治:中国研究的三个向度六 如何在中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中国五 后现代历史学:从民族国家拯救什么历史?四 大汗之国:蒙元与大清帝国对“中国”历史的挑战三 某些台湾学者的立场:同心圆理论二 从亚洲出发思考:在亚洲中消融的“中国”一 从施坚雅到郝若贝:“区域研究”引出中国同一性质疑引言:“中国”作为问题与作为问题的“中国”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