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电梯安全教育儿歌

幼儿园上下楼梯安全教育内容
1个回答2024-02-07 02:48

1、能按照预定的规则上下楼梯, 如, 左上右下。

2、注意力集中, 保持安静, 一个踉着一个走。

3、上下楼梯逐级走, 不跑、不跳、不推、不挤。

问题及对策

1. 动作不灵活——抓住金箍棒

幼儿园一般都将小班安排在一楼, 但幼儿小动作不灵活, 即使数量有限的几级台阶也容易发生危险, 有的幼儿胆子小不敢上楼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上下楼变成一个好玩的游戏。如,“小朋友都当孙悟空, 抓住金箍棒 (扶手)”。 既激发幼儿敢于尝试的愿望, 又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另外组织小班幼儿上下楼时, 速度要慢一些, 边走边用儿歌或语言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如:”小手抓住扶手, 眼睛看清台阶, 嘴巴保持安静, 一个跟着一个走”。

2、不会一个跟着一个走——变成开小火车走

幼儿有时会在楼道里你追我赶, 有时会故意停下来不走, 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口吻来引导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 不掉队。如“我们是一列小火车, 每节车厢都要跟紧前面的车,千万别让咱们的小火车坏了”。或者在每节楼梯上贴上漂亮的脚印或数字, 引导幼儿边数边走。

3、“淘气”和“小不点儿”——多关注照顾

有的幼儿好动,自律能力又比较差, 常常出现危险的状况, 或者年龄偏小容易摔跟头,这需要教师绐予更多的关注,让这样的孩子排在队首或队尾

4、没有老师着着我——一样走得好

中、大班的幼儿人数往往比较多, 楼层相对比较高, 教师可以通过群体讨论的办法,制定班级的上下楼常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如, 让幼儿讨论 “怎样上下楼才安全”,“楼道里可能发生的危险” 等。对于中间照看不到的幼几, 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守纪律的幼儿排在中间,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幼儿养成上下楼梯的好习惯。如:小朋友下楼梯一个跟着-个别着急,你不推我不挤, 开开心心做游戏。小朋友上楼梯一个跟着一个别着急,你不推我不挤, 高高兴兴回班里。

怎样教育幼儿玩滑梯注意安全
1个回答2024-01-24 08:30
3-6岁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幼儿好奇心强,喜欢热闹,特别是有些胆大、活泼好动的孩子喜欢冲动,争强好胜,抗拒诱惑的能力不足,性子急躁,不能忍受等待,不愿意遵守秩序,不能够服从安排,我行我素,急冲冲地玩游戏。由于他们年幼无知,没有安全意识,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玩滑梯时不能够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安全。那么,呢? 一、讲清道理 幼儿家长应教育幼儿:在玩滑梯时要先排队,等候老师检查滑梯的安全,再按照队列顺序一个一个地从滑梯上向下滑,不要拥挤,不要你追我赶,等前面幼儿离开了后面的幼儿再开始滑。告诉幼儿不要倒滑滑梯,倒滑滑梯头部先着地,重则会引起脑震荡,轻则会擦破头皮引起大量出血,也可能引起椎骨的变形,影响生长发育。
如何教育幼儿注意上下楼梯安全
1个回答2024-02-25 09:29
3-6岁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主导活动。幼儿年幼体弱,知识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活泼好动,喜欢追求新鲜刺激,见到什么都要尝试玩乐一下,连上下楼梯也不例外。那么,呢?

一、讲清道理 幼儿家长要教育孩子: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楼梯上不能奔跑、拥挤、冲撞,防止摔倒;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以免发生危险。

二、情景判断 家长可以举例幼儿上下楼梯时的情景,分别描述正面(正确)与反面(不正确)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

三、诵读儿歌 为了教育孩子注意上下楼梯安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诵读儿歌,让孩子记忆深刻。儿歌语言简洁,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记忆。比如:上下楼梯不着急,按序行走不推挤。慢步轻声靠右行,上下蹦跳不适宜。楼梯扶手不下滑,健康安全伴随你。 为了教育孩子注意上下楼梯安全,家长就要采取适宜的教育对策,给孩子讲解可能的危险,并告知孩子安全注意事项,让孩子树立必要的安全意识,时刻注意维护安全。
幼儿安全教育 为什么上下楼梯时不要打闹
1个回答2024-03-09 01:13
楼梯相对来说比较狭窄

如果孩子打闹的话容易摔倒

孩子痛苦不说幼儿园也会有麻烦
怎样教育幼儿玩滑梯注意安全?
1个回答2024-01-23 08:48

1、孩子玩滑梯时,家长不仅要陪同,而且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动作。如果孩子太小,家长应该扶着他。

2、如果玩滑梯的孩子比较多,要一个一个来,等一个孩子滑下去后,上面的孩子才能开始滑,以免挤推造成伤害。最后,从滑梯滑下来后,应当立刻起来,为后面的孩子让出空位,以避免被踩伤。

3、玩之前一定要检验好滑梯的安全问题,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小朋友玩滑梯的好处:1、孩子在下滑时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身体坐稳,两腿伸直,双手扶着滑梯两边,然后自然下滑。2、孩子在玩儿同滑梯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平衡能力,并且能锻炼全身的肌肉。孩子在攀爬和下滑滑梯时需要一定的勇气,这能够锻炼孩子的勇气。3、在玩儿童滑梯的过程中,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玩伴,建立友谊,这样就能让孩子在玩的时候不会感到孤单。

4、儿童滑梯让孩子在玩乐之中既锻炼了身体,也体会到了游乐的愉悦。让孩子们的平衡性、独立协调和创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也有利于孩子建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来。

幼儿安全教育 为什么上下楼梯时不要打闹
1个回答2024-02-18 23:25
3-6岁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主导活动。幼儿年幼体弱,知识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强,活泼好动,喜欢追求新鲜刺激,见到什么都要尝试玩乐一下,连上下楼梯也不例外。那么,呢? 一、讲清道理 幼儿家长要教育孩子: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楼梯上不能奔跑、拥挤、冲撞,防止摔倒;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以免发生危险。 二、情景判断 家长可以举例幼儿上下楼梯时的情景,分别描述正面(正确)与反面(不正确)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 三、诵读儿歌 为了教育孩子注意上下楼梯安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诵读儿歌,让孩子记忆深刻。儿歌语言简洁,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记忆。比如:上下楼梯不着急,按序行走不推挤。慢步轻声靠右行,上下蹦跳不适宜。楼梯扶手不下滑,健康安全伴随你。 为了教育孩子注意上下楼梯安全,家长就要采取适宜的教育对策,给孩子讲解可能的危险,并告知孩子安全注意事项,让孩子树立必要的安全意识,时刻注意维护安全。
幼儿园体育爬楼梯教案反思
1个回答2024-02-18 06:11
小宝宝,真能干。
  抬起腿,摆起臂,
  一步一步上楼梯。
  上楼梯,上楼梯,
  噔噔噔噔有力气。
  玩法:
  在宝宝上楼梯或爬户外的台阶时,可以通过儿歌鼓励宝宝自己爬楼梯。
  目的:
  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还能促进宝宝大肌肉动作的协调配合。也可以把儿歌中“上楼梯”替换为“下楼梯”进行游戏。
  大胖子睡了
  小不点睡了,大胖子睡了,大个子睡了,
  你睡了,我睡了,大家都睡了。
  小不点醒了,大胖子醒了,大个子醒了。
  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玩法:
  1、爸爸或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坐下来,一只手扶住宝宝的手掌,边念儿歌边用另一只手扳动宝宝的手指头。
  2、念到“小不点睡了,大胖子睡了,大个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时,分别按下宝宝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和大拇指。
  3、念到“大家都睡了”时,宝宝双手握拳贴在脸边,安静一会儿。
  4、念到“小不点醒了,大胖子醒了,大个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时,分别掰开宝宝的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和大拇指。
  5、念到“大家都醒了”时和宝宝一起伸伸懒腰、打个哈欠。
  目的:
  游戏能促进宝宝手指动作的分化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幼儿园给梯形的定义
1个回答2024-02-20 03:44
梯形的定义就像一个梯子一样,不同的幼儿园可能给出的标准也不一样
  幼儿园要重新做一些滑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幼儿园滑梯图片呢?谢了
1个回答2024-01-26 03:05
你好!幼儿园坐滑梯,你一定要去找专业的人或者是在网上搜索一下图片一定要做的严密结实一些
用在幼儿教育方面的,想做的互动投影滑梯,这个可以自己改变都尺寸的吗?
1个回答2024-02-11 00:08
你好,由幼儿园承担责任。孩子在幼儿园滑梯上掉下来,当时没有老师在场,学校没有尽到职责。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建议协商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提起侵权之诉要求损害赔偿。
赔偿必须依法对孩子开颅的伤害进行伤残鉴定,来确定几级。《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7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赔偿。具体赔偿项目及计算依据如下:1、医疗费{该项对方已付}(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2、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3、交通费(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4、住院伙食补助费5、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6、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7、精神损害赔偿。具体能赔偿多少,按上述依据及参数结合实际情况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