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工藤优作的小说

孩子模仿的语言并不优美
1个回答2024-05-03 04:04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没有时间和孩子玩这种无聊的应答游戏,于是告诉孩子:“我很忙,没事不要喊我!”此时,孩子一定会很失望,而且因此不愿意继续重复原本感兴趣的词语,这样会导致孩子对语言的兴趣降低,无形中阻碍了他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以忙为理由拒绝回应孩子,不要轻易错过孩子的语言敏感期,而是要把握时机,正确引导,为他将来的语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改变自己,引导孩子模仿优美的语言

  有时,孩子模仿的语言并不优美,这时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的语言习惯,尽量用好的语言习惯去影响孩子。当发现孩子不断重复不优美的词语时,也不能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模仿,而是应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多给孩子读一些优美的句子,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改掉不良的语言习惯。

  一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儿子最近总喜欢重复几个词语—“真淘气“、“不听话”。于是,妈妈问儿子:“你为什么总说这几个词呢?“儿子不假思索地说:“你说的!”妈妈这才意识到自己平时经常说儿子“真淘气”、“不听话”。

  妈妈心想,原来这些不优美的语言都出于自己口中。于是,她开始多加注意,并多说一些积极的词语,像“宝贝乖”、“真听话”、“好孩子”等。果然,没几天儿子口中的话也换成了这些积极的词语。

  孩子在模仿我们说话的时候,会受到我们语言习惯的影响。他暂时不能区分某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的好坏,但模仿多了就会逐渐形成语言习惯。所以,在孩子喜欢重复词语的时期,我们应尽量在孩子耳边说一些优美、积极的语言。

  6.发现所有的事物、人都有称呼,开始将自己的

  认知与语言匹配起来

  认同孩子,表扬他,引导他多练习;如果匹配不正确,还要纠正他妈妈端着菜从厨房走出来,看到3岁的儿子将两只手臂放在身体两边,左右摇摆地走路。

  妈妈问:“你在做什么?”

  儿子说:“我在学‘摇啊摇’。”

  “‘摇啊摇’是什么?”妈妈问。

  儿子拿来一张图片,指着图上的一只动物说:“这就是‘摇啊摇’!”“哦,原来你在学企鹅走路!”妈妈恍然大悟。

  儿子重复着妈妈的话:“企鹅?”

  妈妈点头说:“是的,这种动物叫企鹅。”

  儿子又像刚才一样左右摇摆地走路,妈妈故意又问:“你在做什么呢?”

  儿子说:“我在学‘摇啊摇’。”

  “你说什么?‘摇啊摇’?”妈妈问。

  儿子立刻改口说:“我在学企鹅走路。”

  随着不断成长,孩子会发现所有的事物和人都有一个称呼,他会逐渐把自己的认知感觉和词语匹配起来。孩子学习词语并不是从名称中导出一个概念,而是从概念中导出一个名称。就像案例中那个3岁的小男孩一样,开始他先用了一个词语,当妈妈教给他正确的说法之后,他很快就学会使用标准的词汇来表达。

  不过,有时孩子在认识某个词语后,还不能正确地使用它,这是因为他对某些概念还不太清楚,或者是接受了错误的引导。

  一位母亲就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我带女儿去朋友家做客,她看到我3岁的女儿十分喜爱,就逗她说:“宝贝,叫妈妈,我给你买布娃娃。”结果,女儿真的叫了一声“妈妈”,那位朋友也真给女儿买了一个布娃娃。

  当女儿第二次见到那位朋友的时候,又主动叫了她“妈妈”,朋友被逗乐了,笑着说:“乖女儿,你真是太可爱了!”

  显然,这位女孩在受到阿姨的错误引导后,才多次叫她“妈妈”。假如我们不能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正确地引导他,他就容易将人或事物的称呼错误地匹配到一起。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孩子,帮助他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和语言正确匹配呢?

  引导孩子反复地进行练习

  我们会发现,当孩子认识一种新的物品时,会反复观察或触摸物品。比如,他看到花瓶就会观察花瓶的颜色,用手去感觉花瓶的质地,甚至还可能去闻一闻花瓶的“气味”。这时,我们不要打断他的认知行为,而是应该告诉他:“这是花瓶!”这样孩子就能将这个概念和他大脑中的感觉匹配起来。他就能对花瓶有一个形象而具体的认知,并且了解到怎样称呼它。

  渐渐地,孩子会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和事物,通过不断地练习,他会逐渐对他所感知的事物进行组织、分类、归纳,进而形成一个概念,并和与其相匹配的词语联系到一起。表扬孩子的认知感觉和语言匹配能力。

  当孩子刚刚学会正确使用某个词语的时候,会因为新鲜而反复使用。比如,他懂得“猫”这个词所表达的意义后,再看到猫时他就会指着猫重复地说:“猫!”

  这时,我们要点头认可他,并且说:“是的,小猫,这是小猫。”我们要及时表扬他的认知感觉和语言匹配能力,从而强化孩子的认知。

  多数时候,孩子的认知感觉都能和语言匹配起来,但有时也会发生意外。比如在前面的案例中,那个小女孩就将“妈妈”的概念搞混了。小女孩认为凡是给她买布娃娃等礼物的人,都可以喊“妈妈”。

  事实上,孩子并不笨,他也会思考,只是一时将概念建立错了,认知与语言匹配有误。此时,我们应该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匹配,认真提醒他,给他重新进行思考、分辨的机会,帮助他将认知感觉和语言正确地匹配起来。

  7.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这是孩子语言的“高级”重复阶段,不必惊讶,与孩子一起做句子表达的游戏

  两岁半的骏骏发烧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

  医生详细询问后,说:“先测下体温。”这时,坐在一旁的骏骏立刻跟着说:“先测下体温。”医生诊断完后,开了药方,并嘱咐妈妈说:“一天服三次,每次吃两片。” 骏骏又跟着说:“一天服三次,每次吃两片。”之后,医生每说一句话,骏骏都跟着学一句。

  医生被他逗笑了说:“发烧了还这么有精神呀?”

  骏骏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重复:“发烧了还这么有精神呀?”

 

[1] [2]  下一页

怎样模仿工藤新一的声音?
4个回答2022-05-20 06:13
最好的办法就是:
1.认真听他的声音是怎样发的。
2.自己认真练习。
3.尝试模仿用他的语气说话。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不同,你不用学他,因为那是他的声音,而你有自己的声音,所以模仿和不模仿都一样。
幼儿园名师优质课怎么模仿
1个回答2024-02-10 02:31

模仿没意思,还不如自己做自己的,创新一下吧,这样比较有意思。

表演动物模仿,都能模仿那些动物?
1个回答2024-03-06 18:49

表演动物历皮扰模仿,都能模仿的动物有鸵肢旦鸟,孔雀,大猩猩等。

模仿鸵握陪鸟

模仿孔雀

模仿大猩猩

表演动物模仿,都能模仿那些动物?
1个回答2024-03-15 02:23

表演动物模仿,都能模仿的动物有鸵鸟,孔雀,大猩猩等。

模仿鸵鸟

模仿孔雀

模仿大猩猩

模仿别人唱歌的人他们是怎么模仿成的?
1个回答2024-02-22 07:16
除了模仿声音以外,还要模仿表情,动作以及演唱习惯等等。这样才能然表演更生动。模范动作可以夸张一些,有的时候,夸张的动作比单纯的声音更有舞台效果。
模仿……模仿……模仿造句
3个回答2023-01-21 21:15
他在模仿病人走路,又在模仿跳水的动作,还在模仿猩猩的动作
如何模仿童声?望请指点! 怎么模仿童声?
1个回答2024-01-23 14:41
声音确实是可以练习出来的
但是至于童声看你多大岁数和有没有老师教
一般要是没有基础要先会一些变音.
现在很多歌曲都有假声唱法.不妨试试唱唱
当你掌握很多技巧后,根据自己的嗓音尽量把舌头像下牙堂方向用力发音,如果找不到感觉,可以先试试京剧的一种.发音偏向与童音的曲调.
为什么小孩子喜欢模仿大人,而且模仿能力很强?
1个回答2024-02-23 00:44

因为他们对新事物都很好奇,所以喜欢模仿。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每个父母都应该相信孩子,他们完全有能力理解大人的话。他们不会永远是孩子,即便岁数小他们也是小大人。 每一个孩子有都做大人的欲望。



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语气说话,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样子,喜欢穿大人的衣服和鞋等。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模仿,而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一个大人,希望能够做大人做的事情,他们渴望体验大人的角色。如果孩子被允许去做“大人”的事情,他们会非常高兴。 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及时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给孩子一些发表意见的机会,就算孩子说的话不是太正确,也不要一概否定,可以引导孩子采用另外一种更好的方式,比如说:“你这样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妈妈(爸爸)觉得有一种方式更好,建议你可以试试”。



这样孩子就没有了抵触心理,他会感觉到自己像大人一样得到了重视和认可。 在大人们的眼里,孩子似乎永远长不大,单纯地只知道吃饱穿暖,玩开心了就好。殊不知,孩子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单纯”。 有孩子的父母,可以试着和宝宝们交流,就会发现他们确实听得懂大人们的语言,只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也就是所谓的人小鬼大,他们知道的远远比家长们想象的要多。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经这样形容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婴儿:宝宝一定是想告诉我们什么,或者我们应该知道宝宝看到了什么。 在医院的儿科诊室里,心理学家走到几个谁也安抚不住的婴儿身边,耐心地向宝宝们解释他们的父母在哪,他们为什么要来到医院,宝宝们竟然神奇地停止了哭泣。 由此可以看出:跟宝宝交流意义重大,大人需要说出实情让宝宝知道正在发生的一切,当他们知晓,自然就减轻了恐惧。 事实上,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宝宝就已经开始偷听大人们讲话了,并能够通过直觉认识到身边发生的矛盾和各种问题。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他们就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