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秋夜朗读

幼儿唐诗朗诵:中秋夜
1个回答2023-12-17 11:30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注释
  1.圆魄:指中秋圆月。
  2.安知:哪里知道。
译文
  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赏析
  这首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2]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求中秋之夜诗朗诵背影音乐   《中秋之夜》   金桂飘香中秋夜
1个回答2023-09-23 23:20
宁月(Silent Moon)
李顷灶扒维《新月》

你试辩镇试看合适雀昌不合适。
五经中春秋全文朗读
1个回答2024-02-08 20:40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1] 之一。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成为经书比《诗》、《书》、《礼》、《乐》这四经为晚。李学勤先生强调:“我们不说《易》、《春秋》进入经的时间一定和《诗》、《书》、《礼》、《乐》一样早,可是不会像很多人说的那么晚。因为他们认为《易》、《春秋》之所以进入‘经’,是因为孔子晚年好《易》,他修《春秋》,后来《易》、《春秋》才成为经。[1]
  《春秋》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其中成于先秦的较著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最初原文有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

  春秋左氏传传
  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春秋谷梁传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榖梁传。
  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秋”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法论》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

  春秋公羊传
  则其书法,岂能尽同?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砭”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现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但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说见《公羊传·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见《春秋》原文,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记。
  因为《春秋》是粗线条的笔墨。为补这一遗缺,后来又出现以春秋为主本的《传》,即现今流传下来的《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三种,并称春秋三传。《传》的《春秋经》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异,传文按年合并,先经后传。
  “春秋三传”的侧重是有区别的。《谷梁》、《公羊》两传侧重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左传》则侧重历史细节的补充。李学勤先生坦承:“要找‘春秋大义’的话,要找《公羊》、《谷梁》。我个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一点,今天还必须承认,因为《公羊》、《谷梁》的研究肯定会提供我们对于儒家很多重要观点的认识,这一点可能是《左传》反而做不到的。”[1] 但,《左传》里面有学术,《左传》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基础。
秋夜曲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3-09-12 11:30
写出了诗人的思想之情
朗朗夜空中,我听见繁星说
1个回答2024-02-28 16:34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的梦想是如月亮般明亮,就算是无法实现,我也要去为之奋斗。
朗读夜这首诗你能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
1个回答2024-03-06 17:37
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读起来,感觉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万籁无声。这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一句,既是诗梁运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大河,小溪,浸水的原轮族野转到月光;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橡桐梁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田野,远远望去,灿烂耀眼,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多么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
关于秋天诗朗诵
1个回答2024-01-27 23:55
落叶

叶一落
秋天就快走了
落叶是冬的请贴

叶一落
阳光就淡了
落叶是阳光浸泡的茶叶

叶一落
雪花就快来了
落叶是雪花的表姐

该走的走了
该分别的分别
该恬静的恬静
该书写的书写
该来的将来
该迎接的迎接

==============


自从秋来了之后
天就高了
云就淡了
气就爽了
果实只剩下甜了
叶子光剩下香了
牛羊全变肥了
田野全变成画了
乡村全是美的风景了
——这就是秋的天下呀

在白花花的棉瓣上
秋是洁白的
在沉甸甸的谷穗上
秋是金黄的
在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上
秋是紫色的
在挂满小灯笼似的枣树上
秋是红色的
在一畦一畦的菜地里
秋是绿色的
在汩汩流动的的清溪里
秋是蓝色的

呵,自从秋来了之后
十月就乘着歌声的翅膀飞来了
花朵就伴着新婚的倩影开起来了
微笑就挽着欢乐的音符舞起来了
红旗就随着红霞的风景升起来了
小学中秋节诗歌朗诵
1个回答2024-02-18 15:11
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小学中秋节诗歌朗诵
1个回答2024-02-16 06:07
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朗气清是不是秋天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6 23:15

你好,天朗气清多用来形容天气清爽,也可以用来形容秋天。[读音]tiānlǎngqìqīng[释义]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例句]今日天朗气清,很多老人都出来散步。[近义]日丽风和和风细雨[反义]和风细雨暴风疾雨日丽风和天昏地暗风雨如晦[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天高气爽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示例:其日,惠风庆云,真是昌期应运,太平景象,自然迥别。(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八回)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