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中秋英语短文朗读

求中秋朗诵诗歌,今晚要用。现代诗,与月亮、中秋有关即可。长短适中。最好推荐个合适的音乐!
1个回答2024-01-19 03:19
歌曲《明月几时有 》 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经中春秋全文朗读
1个回答2024-02-08 20:40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1] 之一。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成为经书比《诗》、《书》、《礼》、《乐》这四经为晚。李学勤先生强调:“我们不说《易》、《春秋》进入经的时间一定和《诗》、《书》、《礼》、《乐》一样早,可是不会像很多人说的那么晚。因为他们认为《易》、《春秋》之所以进入‘经’,是因为孔子晚年好《易》,他修《春秋》,后来《易》、《春秋》才成为经。[1]
  《春秋》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其中成于先秦的较著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最初原文有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

  春秋左氏传传
  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春秋谷梁传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榖梁传。
  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秋”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法论》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

  春秋公羊传
  则其书法,岂能尽同?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砭”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现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但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说见《公羊传·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见《春秋》原文,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记。
  因为《春秋》是粗线条的笔墨。为补这一遗缺,后来又出现以春秋为主本的《传》,即现今流传下来的《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三种,并称春秋三传。《传》的《春秋经》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异,传文按年合并,先经后传。
  “春秋三传”的侧重是有区别的。《谷梁》、《公羊》两传侧重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左传》则侧重历史细节的补充。李学勤先生坦承:“要找‘春秋大义’的话,要找《公羊》、《谷梁》。我个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一点,今天还必须承认,因为《公羊》、《谷梁》的研究肯定会提供我们对于儒家很多重要观点的认识,这一点可能是《左传》反而做不到的。”[1] 但,《左传》里面有学术,《左传》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基础。
急!!!英语老师叫我们朗读一篇英语短文 怎么开场?
1个回答2024-03-12 04:58
Hello, everyone. Now I come to you to recite a short essay.
小学二年级诗歌或者短文朗读,急求,感谢
1个回答2024-03-04 17:51
五指兄弟的争吵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是五个兄弟,大家叫它们“五指兄弟”。

有一天,五指兄弟突然开始打“口水仗”了。大拇指说“我是老大,因为我最强壮。”食指不满地说:“哼!又矮又胖的东西,你看清楚了,我这身材可是最标准的强壮,应该我是老大!”中指冷笑道:“我是最高的一个,我才是老大。”无名指说:“我是无名的,我是老大。”小拇指气愤地说:“我是最勤劳的,我才是。”

正当它们争得面红耳赤时,手掌说话了:“其实你们都很重要,少了一个就不完美了”,五指兄弟听后终于不争了。

秋天的诗

秋天到,秋天到

秋天到了瓜果飘香

苹果树上结爱心

香蕉树上挂月亮

西瓜地里藏皮球
朗读短文,《找梦》说说你想梦见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01:50
我有一个美梦,就是我两块钱买了一注彩票,中了五百万,我要用这500万,再中了5000万再到5个亿。
朗读短文有几种语气
1个回答2024-03-06 18:08
(一)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

1.生理停顿

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3.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例如:

遵义会议║纠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所犯的“左倾机会主义性质”的严重的原则错误,团结了│党和红军,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遵义会议”之后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为了突出“遵义会议”的地位,强调“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应有一个停顿,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强调停顿时间要长一些。“纠正了”、“团结了”、“使得”、“转到了”、“执行了”这些词语后面也没有标点,但为清楚显示“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应用停顿,句中划“║”和“│”的都表示强调停顿。

如果不仔细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强调停顿,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二)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

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关于秋天诗朗诵
1个回答2024-01-27 23:55
落叶

叶一落
秋天就快走了
落叶是冬的请贴

叶一落
阳光就淡了
落叶是阳光浸泡的茶叶

叶一落
雪花就快来了
落叶是雪花的表姐

该走的走了
该分别的分别
该恬静的恬静
该书写的书写
该来的将来
该迎接的迎接

==============


自从秋来了之后
天就高了
云就淡了
气就爽了
果实只剩下甜了
叶子光剩下香了
牛羊全变肥了
田野全变成画了
乡村全是美的风景了
——这就是秋的天下呀

在白花花的棉瓣上
秋是洁白的
在沉甸甸的谷穗上
秋是金黄的
在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上
秋是紫色的
在挂满小灯笼似的枣树上
秋是红色的
在一畦一畦的菜地里
秋是绿色的
在汩汩流动的的清溪里
秋是蓝色的

呵,自从秋来了之后
十月就乘着歌声的翅膀飞来了
花朵就伴着新婚的倩影开起来了
微笑就挽着欢乐的音符舞起来了
红旗就随着红霞的风景升起来了
小学中秋节诗歌朗诵
1个回答2024-02-18 15:11
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小学中秋节诗歌朗诵
1个回答2024-02-16 06:07
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朗气清是不是秋天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6 23:15

你好,天朗气清多用来形容天气清爽,也可以用来形容秋天。[读音]tiānlǎngqìqīng[释义]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例句]今日天朗气清,很多老人都出来散步。[近义]日丽风和和风细雨[反义]和风细雨暴风疾雨日丽风和天昏地暗风雨如晦[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天高气爽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示例:其日,惠风庆云,真是昌期应运,太平景象,自然迥别。(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八回)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