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村小孩,小时候手机还没有现在这么普遍,就算有手机,也跟现在的老年机差不多,只能打个电话,最多再玩一个贪吃蛇,农村条件本就没有城里好,小孩子又很爱玩,没钱买玩具,只能自己发明一些东西来玩,撑花盘,大家应该都玩过,就是用一根绳子,两段系在一起,撑在手上,开始玩,不同的撑法可以撑出好多花样,直到最后谁撑不出来了,就输了。
还有扔石子,那时候为了攒石子,放学路上都在捡,一般的石子还不能用,要用那些表面比较光滑,比较圆的,这样玩起来也舒服,有的小伙伴为了跟别人不一样,就自己造,用瓦片砸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磨成圆的,或者用砖头也可以说,为了一个好看的石子,可以磨上好几十分钟,有的小伙伴不会造,就偷拿别人的,要是谁的被偷了,比考试不及格还难受。每次玩完就赶紧放起来,要是被家长知道,说不定就会被扔了,他们怕因为玩这个耽误学习。
还有一个就是跳皮筋了,相信这个大家更不陌生,跳皮筋用松紧性的绳子最好,记得小时候为了找松紧绳,把裤子里的松紧绳弄出来,一段一段的接起来跳,后来被妈妈知道了,被打了一顿。
跳皮筋分一二三四级,跳的程度也加难,玩这个游戏最少三个人,那时候人凑不够,就用凳子撑着,玩这个游戏,特别费鞋子。
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美好,现在除了手机还是手机,特别无聊。
教育家陶行知倡导“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 ”梁漱溟主张“政教合一”,并认为教师可以把群众凝聚起来,而成为事实上的领袖。由此可见,农村教师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约有800万农村教师,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任务。作为脑力劳动者,他们不断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等知识经验,为人类社会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既能从事生产劳动,又能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这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延续,对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