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送别长亭外歌词

送别的诗。谢亭送别。
1个回答2023-01-09 19:29
送元二使安西
《长亭送别》讲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5:44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

老夫人执意在“拷红”后第二日即打发张生上京赴考,“驳落呵休来见我”,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顽固立场。

张生原来就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子,由于邂逅莺莺才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此,可以说,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

只有莺莺是反对张生上京赴考的,但她无力留住张生,内心十分痛苦。

这一场三个主人公对科举功名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礼教和爱情的对立以及礼教对妇女的压迫。

出自长亭送别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5:04
离乡别井离鸾别凤、离情别苦、离乡别土、别鹤离鸾、生死离别、生离死别、离鸾别鹄、爱别离苦、离情别恨、离鸾别鹤、别恨离愁、离情别绪
送别诗词 长亭
1个回答2024-03-03 07:40
  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唐王初《送王秀才谒池州吴都督》:池阳去去跃雕鞍,十里长亭百草干。衣袂障风金镂细,剑光横雪玉龙寒。晴郊别岸乡魂断,晓树啼乌客梦残。南馆星郎东道主,摇鞭休问路行难。
  
  李叔同(弘一大师)《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谢亭送别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31 22:43

诗词鉴赏:《谢亭送别》阅读答案 (2012无锡)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长亭送别》讲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1:07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老夫人执意在“拷红”后第二日即打发张生上京赴考,“驳落呵休来见我”,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顽固立场。张生原来就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子,由于邂逅莺莺才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可以说,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只有莺莺是反对张生上京赴考的,但她无力留住张生,内心十分痛苦。这一场三个主人公对科举功名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礼教和爱情的对立以及礼教对妇女的压迫。
长亭送别中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22 11:16
前有诗仙李白在《菩萨蛮》中用"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表达归期遥遥的难解愁绪,后有白衣卿相柳永在《雨霖铃》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表达离别的不舍与哀愁。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当中,"长亭"这一意象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类文学作品当中,主要被用作送别与盼归的形象。

而据国语辞典的记载,长亭是"古时每十里所设,供行人休憩的驿站"。"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那作为送别的典型意象,难道古人真的每次都足足送了十里么?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得先从长亭的来历说起。

汉代以前从"民间"再走向"官场"的长亭
1.春秋战国时期供旅人休憩所建筑的亭

长亭是由亭子所发展而成的,而据《汉字中的古代建筑》所记载,亭子"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其最初的功能是供人休憩的。"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这句话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

古代驿站

古时候的交通非常不发达,有钱人还能坐坐车马,穷人大多都是徒步赶路,亭子不仅能作为疲惫时的休憩之所,还能在炎热的夏天为人们带来荫凉,在暴雨的时候为人们提供一个庇护之所。在《释名》中说,"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无数的旅人过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小小的亭子当中,短暂地停留过后再次踏上路途,或是直接去到最终目的地,或是去向下一个亭子。

2.秦汉时期将长亭划入官场设定的政策

《后汉书·志第二十八》有记载:"设十里一亭,亭长、亭侯。"从秦朝开始,亭子逐渐变成官用办公场所,有设在各个城、乡处用来维持地方治安的乡亭,乡亭中的长官成为亭长,或校长;有用来传递公文的邮亭,古时候传递书信主要还是靠马匹,但即使是千里马也是需要休息的,因此就会设置专门的邮亭来中继;还有用来管理市场交易设在城市当中的市亭,用来观测敌情传递情报,设在边境或交通要道上的边亭等。而汉朝对亭子的设置则基本沿袭了秦制。

按照秦制规定,三百步为一里,也就是大概每隔四千米设立一个亭。这个距离如果用走的话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这个时间无论是对于负重而行还是轻便而行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好的休息间隔时间。

十里亭

所以当汉代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建制更加完善的驿站越来越多,民间相继建起各大客舍旅店,官亭逐渐被各大驿站和旅店所取代后,原来设置在交通要道、村口城边的亭子自然就变成了旅人临时歇脚的场所和大部分人迎来送往的礼仪场所,出于管理的方便,秦汉所设的十里亭必然都建设在人口汇集的交通要塞和村子城池的出入
长亭送别典故有几个?
1个回答2024-03-06 18:29
1.举案齐眉,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爱情美满。
2.望夫石: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思妇情思。
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明了争名夺利,名利皆为虚幻。
4.“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官场不得志。
5.“伯劳飞去燕西归”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恋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剧。
6.一春鱼雁无消息:作用是表明思念的人没有消息。
7.青鸟:作用是表明传递爱意、情书。
长亭送别
1个回答2024-03-13 15:19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
送别长亭外的曲调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30 15:14
《送别 长亭外》是作者李叔同写的一首歌曲,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种美国歌曲在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

歌词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