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网络教育

网络幼儿教育学习视频哪有
1个回答2024-03-08 01:43
登录育路网,网络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就有。
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对待网络幼儿教育
1个回答2023-11-28 16:13
对于网络时代的孩子来说,网络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工具和朋友,网上有名目繁多的学习资源,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卡通节目,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各种游戏。孩子们掌握了网络技术,无疑是为自己添上了一对翅膀,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翱翔。然而,小学生自控力还很不够,过度沉迷网络,在游戏中乐不知返,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失去了学习兴趣,生活中也变得懈怠越来。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避免网络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呢?
【经典案例】
小强原来是个听话乖巧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小强的父母工作非常忙,无暇顾及小强,家里的日常生活基本上交给请来的小阿姨打点。小强升入五年级后,时常需要借助网络查资料,他的父母觉得在单位越来越没时间帮他查,就给家里也安装了宽带,方便小强自己上网查资料。小强接触网络后,像是找到了新大陆一样觉得新奇,一下子就被网络吸引住了。只要父母没注意,他就泡在网上,只用极少的时间查找资料,更多时间用于看动漫和玩游戏。一学期之后,小强的视力下降很厉害,学习成绩也严重下滑,精神状态也不如以前。小强的父母从小阿姨处了解到他沉迷网络的实情,决定对他进行严格管制。那么,小强沉迷网络的原因是什么?家长该怎么做才能防治孩子上网成瘾?
【专家诊断】
显然,小强对网络已经过度沉迷,已经有瘾了,后果就是视力下降,成绩下滑,精神恍惚。导致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主要有:家长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亲子相处时间少,再加上缺乏同龄伙伴的接触和交流,情感世界呈现空白或真空状态,而网络恰好为孩子提供了感情寄托的虚拟空间。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孩子在心理上无法承受,便选择网络作为逃避压力的最佳方式。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对年纪尚幼的小学生来说,确实充满诱惑和吸引,一旦接触,很容易沉迷。小强的父母对他关心、关注和督促都很不够,成了他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而且父母无暇顾及也给了他沉迷网络的充分时间。小强的父母需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小强戒除网瘾,重新认识和使用网络,让网络真正成为帮助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金战支招】
首先,家长要与孩子充分沟通,加强亲子关系,以免孩子情感空虚,选择网络作为精神寄托。同时,家长在上网问题上要做孩子的好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有些家长自己就很沉迷网络游戏,而不是在网上搜索有用的知识和信息,那又怎能要求孩子不迷恋网络游戏呢?家长要与孩子约法三章,规定上网时间和时长,并可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控制电脑和网络,达到监控孩子上网的目的。
其次,家长不要让孩子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家庭环境中,要鼓励孩子多参与现实活动,多与小朋友互动交流,多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班,这样既可满足孩子喜欢玩乐的天性,释放来自生活和学习的各种压力,又可帮助他们远离网络诱惑,减少沉迷网络的机会。
再次,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在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是孩子必备的基本技能,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接触网络,更好地使用网络,把网络当成工具,当成百科全书,可以便捷地查找相关知识。当然,网络的功能还很多,比如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游戏可供娱乐,还可以让人们实现购物、通信、办公等需要。所以网络本身并不神秘,也无可指责,关键是人们利用网络时心态要好。小学生更要本着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原则去上网,而不是仅仅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做其它一些与学习关系不大的事情。
最后,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正确的网络信息。网络上的大量信息是有助于孩子学习和健康发展的,正确利用网络可以帮助孩子拓展知识面,打开思路,提高学习成绩。但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很差,而网络信息又良莠不齐,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选择网络信息源,确保孩子在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的网站上浏览,禁止孩子浏览不健康网站,以免陷入其中不可自拨。只要家长正确引导,网络就会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好助手。
网络教育出来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3-10 07:04
丁兴富1997年获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比较远程教育博士(PhD)学位
陈丽 远程学习中的交互媒体和教学交互规律;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远程教育产业化模式的研究;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师培训
网络对小孩教育好吗?
1个回答2024-06-07 10:32
网络对小孩教育的作用有利有弊,利的方面在于:上网可以浏览很多丰富新鲜的知识和信息,即使对小朋友来说,也是一个应有的学习工具。幼儿上网通常是为了参与互动游戏,浏览教他们识字、数数以及儿歌的动画网站。单一的教学方式太枯燥,孩子不愿学,而网上灵活形象的学习则更有趣。而且孩子们在学习电脑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敢于冒险的精神,并且会变得更加愿意接受挑战。而和同伴一同学习使用电脑,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弊的方面在于:幼儿在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方面有着无穷的能量,但把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放在电脑前也有潜在的危险。如果网上的教学内容需要他们暂时还没有掌握的绘画或者识字技能才能完成,将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恐惧和厌学的心理。因此要适当地限制,避免让幼儿在网上看到不适宜他们看到的东西,还要注意网上教育的进度一定要和孩子心智发展的阶段相一致。上网时间也要控制在每次十分钟以内为宜。
幼儿教育学对幼儿教育工作有哪些启发
1个回答2024-01-30 07:08
浅谈对当今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启示,敬请专家指正。

一、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才的早 期培养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发挥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的优良传统,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他还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在他看来,儿童6岁以前的教育将为一个人打下人格、智力、体格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一旦奠定,便不易改变,故马虎不得。若“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而这些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待到他们入学后去纠正,即使教师花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则往往勤苦而难成。因此,陶行知大声疾呼:“有志之士,起而创设幼稚园,以正童蒙。”

二、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那么,怎样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呢?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其涵义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会做”。“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陶行知曾经形象地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的肥料是不同的”,并以此来告诫人们:“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还强调教师要给儿童“点石成金的指头”,而不是“金子”,坚决反对不了解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而采取不切合儿童实际的强制性的灌输教育。在他看来,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和家长要加入孩子的队伍中去,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从而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并从中找出切合儿童实际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才施教,有的放矢。诸如在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缺乏深入了解,也谈不上研究儿童,只能采取“放羊式”的看管,或者照本宣科式的灌输,不太考虑全班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智能层次差异。这样,一些有特长的孩子得不到合理的培养与发展,而另一些所谓的“差生”则被忽视甚至放任自流。至于有些家长争着为孩子购置钢琴、电脑,盲目延聘家庭教师,强迫孩子学这练那,全然不顾孩子自身需要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做法都违背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小则牺牲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大则导致教育上的失误。

三、主张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儿童是“有力量”、“有创造力”的,这种创造力是人类经过几十万年与环境作斗争,获得并传递下来的才能之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便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他曾明确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教师对儿童应负的责任是指导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思考和创造。另外,他还特别要求教育者必须以宽容而不是自流的态度对待儿童。不要压制儿童的创造性,摧残人才幼苗。如当今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机械记诵、轻灵活运用;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儿童主体地位等问题,都束缚儿童的手脑,羁绊孩子的手脚,阻碍了儿童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现成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又动脑,以手促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带孩子走向社会,接触大自然,增长见识,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还可以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拼拼、剪剪、拆拆、装装,让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现代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以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要求是做到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
怎样才能做好婴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时期应该做什么教育?
1个回答2024-02-09 07:22
快两岁了,是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包括吃饭玩耍等,可以教宝宝一些平时礼貌用语的,多讲故事的,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做一些亲子游戏等,多出去见世面开阔见识
音乐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个回答2022-08-06 04:00
培养幼儿的乐感
幼儿园家长如何教育幼儿
1个回答2024-02-09 20:22
培养好习惯
最好的方法是鼓励。批平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敌人。尽量强调孩子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孩子的自信心才会提高。这点中国父母要好好向美国父母学习。中国父母以批评为主,美国父母以表扬为主。因此美国孩子自信心比中国孩子强。有了自信心才能培养好习惯。
你想他们有什么好习惯你就不断表扬他们说他们会这样做他们自然就会向得到表扬的方向努力了。家长还要身体力行做个好榜样.
培养快乐的孩子:第一无条件爱孩子常常拥抱亲孩子 第二与孩子平等相待,和孩子做好朋友,尊重他们,不行家长制。第三至少每周抽时间给孩子讲故事,玩游戏。这样做你孩子定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

培养阅读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可终生受益。方法如下:
第一,婴儿期就让孩子接触书本。把书籍放在孩子生活的所有范围,给孩子读书。让孩子天天耳闻目睹书籍形成生活与书籍密不可分的认识。
第二,把书籍作为出门的必备行李。每次出门无论去什么地方,给婴幼儿带书籍。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提醒他们带书籍形成一种习惯。
第三,父母做好榜样常常在孩子面前读书。加强孩子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我的小女儿因为我坚持这样做了她阅读能力很强。老师说她二年级阅读水平己超过五年级学生的一般水平。
幼儿园怎样教育幼儿不打人
1个回答2024-01-20 18:30
幼儿园怎样?教育幼儿不打人,首先,幼儿园老师必须教育幼儿园小朋友,不要打人,不要骂人,打人和骂人都不是好孩子,让他们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从小到大怎样做人?
幼师如何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
1个回答2024-02-17 21:42
可以从不同性别幼儿的相貌特征、穿着打扮、上厕所的方式等来教育幼儿。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