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礼仪礼貌培养的教育意义

如何培养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呢?
1个回答2024-02-15 10:19
“见面打招呼,临别说再见,得到帮助说谢谢,做了不恰当的事说对不起……举止得当,彬彬有礼。”谁都希望自己孩子有礼貌懂礼仪,可是,怎样培养一个有礼貌懂礼仪的孩子呢-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背后,是大人的长期言传身教与引导。其间,有困难、有曲折,但教育的原理就是滴水穿石,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收获到果实。让孩子知道什么叫礼貌当看到孩子有不礼貌行为时,大部分家长的反应是:训斥、批评。然而,孩子有时根本不知道什么行为是有礼貌的什么行为又是没礼貌的。因此,要让孩子懂礼貌有礼仪,第一步应当是告诉他什么是礼貌,为什么要讲礼貌。父母要有意识地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对象教给他具体的做法。如对长辈说话时要使用“您”,早上主动向认识的人问好,分别时要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用“请”,得到帮助后要说“谢谢”,等等。反复练习形成良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说出来的,而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形成。在告诉孩子什么是礼貌之后,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多次重复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做,习惯成自然。比如,每天都要搭乘电梯好几次上下楼,可以教孩子一走进电梯先向开电梯的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问好。别人帮着按了楼层,要说谢谢。离开电梯时,要向电梯里的人说再见。每天这样练习,他自己就会主动地问候了。另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去给邻居送信、水果等,教他如何敲门,怎样和叔叔、阿姨讲话等。及时制止孩子不礼貌行为让孩子明白,用不礼貌的方式表达要求,得不到好效果。比如,“你从来不带我去公园,妈妈坏!”可以教孩子用积极的方式提要求,比如,“咱们去商店买完东西以后能去公园吗?”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成熟,他就能用礼貌的方式提出要求了。如果孩子打你或叫你“大笨蛋”时,怎么办?这时候,家长最重要的是保持平静,然后坚决地告诉他这样做是错的,还要告诉他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表扬孩子的礼貌行为要具体“鼓励”应该贯穿于教养孩子的全过程。对那些已养成坏习惯的孩子,表扬就更为重要。家长应留心孩子的行为,尽可能地鼓励他偶然的礼貌行为。不过,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明白你为什么表扬他。你应该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具体说明表扬他的原因,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的好表现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应该坚持下去。
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礼貌用语
1个回答2024-02-29 06:52
一、作为幼儿园老师,需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应关注自己的教育内容。幼儿对教师的教育比较信服,往往其信服程度要超过家长的说教。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强调懂礼貌的重要性,这样也比较容易培养孩子懂礼貌的个性。
其次,应该积极发挥游戏的作用。游戏的有趣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便于幼儿记忆,使幼儿从中获得体会。

二、作为家长,需做到三点:
首先,以身作则,培养礼貌氛围。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所以要培养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家长必须能自己做到礼貌待人。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切忌对孩子威逼利诱,这样往往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只能误导孩子。
其次,耐心教导,循循善诱。在日常生活家长应该时刻关注着孩子的行为,积极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馈,该指引的指引,该责备的责备,让孩子懂得礼貌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形成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最后,利用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也容易从榜样身上看到之际努力的方向,远比说教来得有力。而且榜样能随时监督自己的行为,给幼儿一个参照物,这样更利于习惯的维持。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使于幼儿记忆,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貌礼仪?
4个回答2023-11-29 02:49

据法新社报道,很多父母想让孩子"国际化",愿意花高价送他们上西式礼仪课程,课程包括餐桌礼仪、仪态、社交礼仪方面的培训,共计4个小时,报名费2688元。虽说礼仪是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绝不是参加什么课程一下就能学会的,需在日常行为中时刻注意才能养成。所以,即使上不了高价礼仪课,父母先让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学会基础礼仪,让孩子有教养也丝毫不亏。

孩子平常在家里穿着只要干净、整洁即可,但随父母做客或是在公众场合时,应要求孩子换上干净、得体的衣服,不要穿与年龄不符合的奇装异服,女孩子的打扮也要符合自己的年龄,如指甲要整洁,头发要梳理等。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自动自发地懂得礼貌的说「请」和「谢谢你」。然而,父母的行为往往也会反映在孩子身上,有些孩子很容易能接受礼仪的规范,但有些却怎么教都教不会。从小学习礼仪基础,将有助你孩子培养良好行为。良好的礼貌与行为举止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绝对是必要的,这也能让孩子成为充满爱心与体贴的人。


要让孩子学习礼仪,父母就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制定规矩,教育孩子,父母榜样,认真执行,如:用餐礼仪,三餐定时;餐前不食零食;用餐时不看电视和玩手机;不要把孩子喜欢吃的菜肴放在孩子面前,还不让其他家人食用;等等。


然后在每一种行为发生时都给孩子解释原因孩子,比如这是为了学会分享、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懂得帮助他人、具有感恩之心等等。这样从行为和言语上给孩子深刻的印象,从小积累这些礼仪品质。

如何培养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具体方法
1个回答2024-01-29 15:16

父母示范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孩子的礼仪行为是非标准首先来自于父母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的示范引领作用,孩子身上的不少习惯就是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礼仪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是家庭教育的体现,在生活中要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

确立榜样法

  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处处有学习模仿的榜样,周围人文明的举止言行,礼貌待人的状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3.正面叙事法
        孩子对事物的理解是感性、直观、具体形象的,所以我们拒绝给孩子讲反面事例和说反话,因为孩子不能理解你的真正意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正面叙事,说正确的语言。
4.行为训练法
        好的礼仪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形成的。家长要学会礼仪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把礼仪形成很自然的行为交往方式,持之以恒地帮助幼儿将行为内化成习惯。
5.情感交流法
        父母的爱是家庭礼仪教育最好的的基础。在遇到问题时,要和孩子以商量的口吻说话,倾听孩子的意见,积极的给孩子出谋划策,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6.情景再现法
        有些礼仪是有特定环境的,要让孩子的礼仪行为成为习惯,就要再现情景环境,让孩子在情景中体会练习。
7.态度明确法
        当孩子做对时,家长要及时表达正确的、赞成的、肯定的态度;反之,当孩子出现了不良的行为时,家长要态度明确,及时表达不赞成。
8.社会实践法
        过去家长都是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没有给孩子表现空间。现代家庭应给孩子足够的表现机会,鼓励孩子和他人交往,同时带领孩子参与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体会各种礼仪规范,从而不断获得良好的礼仪行为。
9.潜移默化法
        让良好的礼仪成为孩子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每天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事情中,有心有意、随时随地、从细节入手施以教育,持之以恒,耳濡目染,必有成效。
10.游戏体验法
        游戏是孩子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将礼仪内容渗透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游戏中学习礼仪之道。
11.家园同步法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配合一致,家长要主动与教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取得家园教育的同步一致。

怎样培养孩子礼貌用语
1个回答2024-03-09 12:12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很好的训练孩子了,可以先从孩子熟悉的人开始,比如:孩子见到长辈时就要告诉她说“你好”,“请坐”“再见,谢谢”之类的礼貌用语,慢慢的锻炼孩子的说话能力,诗雯以前就不敢开口跟老师打招呼,无论怎么教她、逼她都无济于事,我就让她从身边的家人开始锻炼,外婆来了就告诉她说:姥姥你好,我想你了,请坐之类的,见到奶奶时就告诉她说:奶奶好,或者谢谢奶奶之类的,诗雯就能很好的表达礼貌,时间久了,自然就有勇气跟老师问好了。
如何培养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1个回答2024-02-12 20:22
首先父母作出榜样。随时以身示范,也可适当提示切不可过多说教。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貌礼仪?有什么好的办法?
4个回答2023-03-26 06:02
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严格的要求孩子,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让孩子明白应该怎样做,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学习一些礼仪。
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1个回答2024-01-21 02:24
立世德为首,立德育当先。确立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教育理
念上的重大飞跃,是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重新定位。但是,德育
,
读着这两
个平常的字眼,心里却总是沉甸甸的。谁都说德育工作的份量怎么估算也不
为过,德育工作的成败,事关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德育不像升学率、调研考试、竞赛活动一样看得见模得着,她是“软”任务,
因此,“育”

与“不育”

、“育好”

与“育不好”就成了理论上的东西,
不好把握。

因此,在做学生养成教育的工作中,我着力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
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1
、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作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德育
活动的组织实施。以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过程重体验、内容针对性,
为目标加强活动建设。力求每次德育活动都能让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参加、
获得体验、受到教育。学校组织的全校性学生活动要少而精,要精心策划、
精心组织,没有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活动不组织,走过场的活动不组织。根据
上级部门和本校的情况,把有关活动整合,形成系列。努力做到有目标、有
计划、有组织、有序列,将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公益劳动、基地学习等社
会实践活动作统筹安排。在活动中,要努力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和研究。

2


根据学段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
德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我们坚持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着重对学生
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学校提出,
德育工作要坚持
“小
步子、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求内化”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

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
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在充分尊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前提下,注重强
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分层注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初一以培养学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教育重点;初二、三以礼貌交往,合作精神,
关心热爱集体为教育重点,将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

3

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实行校领导、
教师、
学生干部值周制度,
加强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检查工作,同时完善了红领巾值日岗的管理,提
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值周班级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级流动红旗
竞赛现在已深入人心,在全校已形成了一种大家努力争红星的良好风气。学
校德育工作做到学期有目标,每月有重点,每周有评比,每天有检查,措施
到位,切合学生实际。今年,我们开展的“

文明与我同行”活动

,如,教
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整洁美观、充满浓郁文化氛围、体现人文关
怀的教室布置,
对班集体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教室是学生的
“家”

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引起学
生注意的东西,才有可能对学生施加影响。一个学期甚至一学年才更换一次
的教室布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堆毫无生气、熟视无睹的“死物”。因此,
教室里的标语、饰物应不定期地更换。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大规模的变化,可
以是一些小范围的、有针对性的变化,比如,当班级获得荣誉或受到批评时,
适逢重大节日时,某些学生取得明显进步时。变化了的布置不仅能立即引起
学生的注意,给学生新鲜的感受,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新的
布置内容会给学生及时的教育、鼓励、启发和熏陶。

从平时、从细微处入手,抓在实处,提高实效性的,今后还要继续搞下
去。

2

继续增加投入,
不断完善教育手段,
力争在现代教育技术“校园网络”
建成的条件下,逐步实现学生管理电脑化、网络化,使德育管理更科学。更
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各项学生活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3
、在继续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完善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同
时,努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由“管理型”向“育人型”转变,由学生接受教
育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此必须在整治学校德育环境,创造学
校德育氛围花力气,在指导、引导学生自治自理、自我教育上下功夫。

4
、进一步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大力培养实践精神
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主渠道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要结合实际,
注重效果,努力培养既具备坚强意志品质,又活泼的,充满优雅气质的中学
生。同时,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保证留出二周以上时间,组织学
生参加德育基地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外出参观访问,鼓励学生在有条件有
组织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参加祖国河山游,开拓眼界,扩大知识,增长才
干。
什么是礼仪?培养礼仪修养的方法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1-22 20:46
礼仪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统称。知书达理,知书达礼。
关于礼仪 礼貌 礼节的诗歌或者外国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7:17
文明礼仪知识教育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
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
践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