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烛全文在线阅读

何当共剪西窗烛的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2 19:46
不就是蜡烛么
西窗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8 11:44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全诗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同窗共烛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8-06 03:39
“同窗共烛”是古人对同学生活的概括,也代指同学关系。
古人读书与现代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古代的教室没有现代宽敞明亮,窗户很小,室内光线不足,白天,同学们常常挤在窗户下读书,因而说“同窗”。
第二,古代没有电灯,夜间读书靠蜡烛或油灯照明。为了节省,常常是几位同学借助一盏油灯或一支蜡烛读书,因此说“共烛”。
同窗共烛读书往往是一个人终身难忘的生活经历,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感情更深厚。
成语填空:()分明月、()烛西窗、()家为国
1个回答2024-01-24 02:06
二分明月

发音 èr fēn míng yuè

释义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出处 唐·徐凝《忆扬州》诗:“萧娘脸上难生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剪烛西窗



解释: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破家为国

释义 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出处 无
西窗剪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5 19:32

西窗剪烛 成语:西窗剪烛 拼音:xī chuāng jiǎn zhú 解释: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参考资料:成语大全

西窗烛的典故简短?
1个回答2024-02-15 06:46

在西窗前剪除烛花。原形容想念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或情人聚谈。出自唐·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剪烛西窗
1个回答2024-03-01 22:36
词 目 剪烛西窗

发 音 jiǎn zhú xī chuāng

释 义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 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剪烛西窗
1个回答2024-03-04 17:52
词 目 剪烛西窗 发 音 jiǎn zhú xī chuāng 释 义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出 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剪烛西窗
1个回答2024-03-06 17:19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文解释】 你问我回来的日期,我还没确定,今夜巴山正在下雨,秋水涨满了池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在西窗下剪烛花。谈论巴山下雨的情景。







【词语解释】







君:指作者的妻子。







巴山:指四川的山。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哪一天?







却话:回溯。







【诗文赏析】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何当共剪西窗烛”中“剪烛西窗”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1-12 11:55
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