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就餐安全教育儿歌

如何教育幼儿进餐不讲话
1个回答2024-02-07 10:32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还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有些孩子伶牙俐齿,连吃饭时也讲个不停,饭菜喷洒得到处都是,而且容易引发咳嗽,这样既不文明,也不安全。那么,怎样教育幼儿进餐不讲话呢?

一、讲进餐不讲话的常识 家长要教育幼儿:进餐时要讲究文明礼仪,拿餐具时不要发出碰撞声,夹菜时不要翻来覆去的挑选,吃饭菜时不要发出咀嚼声,喝汤时不要发出咕噜声,嘴巴里有饭菜时不要与人讲话。

二、说情境引导判断正误 家长可以举例幼儿进餐时的情景,分别描述正面(正确)与反面(不正确)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

三、读进餐不讲话的儿歌 如果孩子进餐时喜欢讲话,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诵读进餐不讲话的儿歌,让孩子记忆深刻。儿歌语言简洁,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记忆。比如:吃饭不要发出声,文明进餐不讲话。边吃边说喷饭菜,进餐行为太不雅。进餐讲话易咳嗽,文明安全远离他。
如何教育幼儿进餐不讲话
1个回答2024-02-09 04:12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还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有些孩子伶牙俐齿,连吃饭时也讲个不停,饭菜喷洒得到处都是,而且容易引发咳嗽,这样既不文明,也不安全。那么,怎样教育幼儿进餐不讲话呢? 一、讲进餐不讲话的常识 家长要教育幼儿:进餐时要讲究文明礼仪,拿餐具时不要发出碰撞声,夹菜时不要翻来覆去的挑选,吃饭菜时不要发出咀嚼声,喝汤时不要发出咕噜声,嘴巴里有饭菜时不要与人讲话。 二、说情境引导判断正误 家长可以举例幼儿进餐时的情景,分别描述正面(正确)与反面(不正确)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 三、读进餐不讲话的儿歌 如果孩子进餐时喜欢讲话,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诵读进餐不讲话的儿歌,让孩子记忆深刻。儿歌语言简洁,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记忆。比如:吃饭不要发出声,文明进餐不讲话。边吃边说喷饭菜,进餐行为太不雅。进餐讲话易咳嗽,文明安全远离他。
幼儿园早餐及餐后活动教育工作?
1个回答2024-01-26 08:25

项目

进餐点活动

时间

早餐:8:20—8:50午餐:11:20-11:50午点:3:40—4:00

幼儿

1、餐前认真洗手,正确使用肥皂,冲洗干净后对准水池甩三下,最后一个幼儿关好水龙头。(秋冬天要擦护手霜)

2、值日生协助保育老师分发餐具、餐巾,摆放整齐。

3、正确使用餐具、餐巾,养成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一手拿勺子,一手扶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饭和菜、干点与稀饭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细嚼慢咽,不慌不忙,不咂嘴,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将饭菜塞满嘴,不剩饭菜,不弄脏桌面、地面和衣服,食物残渣放在指定的地方,不将不吃的饭菜挑在小朋友碗里;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站起来,主动整理好自己的餐具,收拾食物残渣,轻放椅子,离开饭桌。

4、餐后用餐巾擦嘴,然后去盥洗室洗手、漱口。

5、积极参加餐后游戏。

教师

1、进餐前15分钟(早:8:05,午:11:05)提醒幼儿结束活动,做好盥洗,准备进餐。指导值日生分发餐具、餐巾,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2、进餐前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氛围,使每个幼儿积极进餐。

3、掌握每餐食谱,向幼儿科学地介绍饭菜营养,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4、指导幼儿有秩序地领取饭菜,方法具体,防止危险发生。

5、观察、照顾幼儿进餐,轻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进餐习惯及自我服务能力。

6、观察幼儿食欲、进食量,鼓励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纠正偏食、挑食行为,提醒吃饭慢的幼儿吃饱吃好。

7、对有特殊进餐要求的幼儿(生病禁忌、对某些食物有过敏史、少数民族等)的餐点做好调整。

幼儿园保育员怎样照顾幼儿进餐?餐前餐后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4 17:47

幼儿园的保育员也称生活教师,其指导幼儿进餐的职责是,餐前准备餐点,分餐,幼儿进餐时引导幼儿愉快进餐,不挑食,保持桌面、地板的清洁卫生,鼓励幼儿不挑食,餐后收拾餐具,搞卫生,保持活动室餐后整洁的环境,有需要的话(厨房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餐具的清洗。

幼儿进餐中的保育要点
1个回答2023-12-08 14:59
首先,向孩子介绍用餐的重要性。
我们利用餐前的时间,向孩子们讲吃饭的好处及重要性,让他们初步了解食物吃入肚子中是如何消化的。同时通过教学活动、讲故事、自我保护等教育活动,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肚子中食物的变化,在观察发现中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引起兴趣。如:小朋友是怎么长高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象红苹果那样,很漂亮?为什么爸爸那么高?他为什么经常生病?等等,使小朋友知道食物的重要性。进餐时,教师根据不同的菜品和菜色,向幼儿介绍其营养价值,如:多吃青菜脸蛋会变的很漂亮;多吃米饭会比爸爸长得还要高……教师往往用夸张的手法教育孩子,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在幼儿园中, 教师总是孩子们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
其次,激起孩子的食欲。
在进餐前向孩子介绍菜的名称,名称要起得有童趣,尽可能引起孩子想吃的欲望。如幼儿对某些青菜不太愿意吃,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说:“大力水手的午餐来了”、根椐“小兔子爱吃萝卜爱吃菜”的儿歌,给菜起名叫做“小兔子的午餐”,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愿意做小兔子乖乖的。同时,我们又让幼儿回家或者周末和爸爸妈妈,通过“包饺子”等活动,让幼儿参与制作过程,自己来“擀饺 子皮”,“摘菜与洗菜”。同时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一下菜单内容,然后告诉我们。这样,孩子在进餐时会有一种骄傲感, 从而会更加喜欢进餐了。
幼儿进餐中的保育要点
1个回答2024-01-14 12:07
首先,向孩子介绍用餐的重要性。
我们利用餐前的时间,向孩子们讲吃饭的好处及重要性,让他们初步了解食物吃入肚子中是如何消化的。同时通过教学活动、讲故事、自我保护等教育活动,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肚子中食物的变化,在观察发现中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引起兴趣。如:小朋友是怎么长高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象红苹果那样,很漂亮?为什么爸爸那么高?他为什么经常生病?等等,使小朋友知道食物的重要性。进餐时,教师根据不同的菜品和菜色,向幼儿介绍其营养价值,如:多吃青菜脸蛋会变的很漂亮;多吃米饭会比爸爸长得还要高……教师往往用夸张的手法教育孩子,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在幼儿园中, 教师总是孩子们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
其次,激起孩子的食欲。
在进餐前向孩子介绍菜的名称,名称要起得有童趣,尽可能引起孩子想吃的欲望。如幼儿对某些青菜不太愿意吃,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说:“大力水手的午餐来了”、根椐“小兔子爱吃萝卜爱吃菜”的儿歌,给菜起名叫做“小兔子的午餐”,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愿意做小兔子乖乖的。同时,我们又让幼儿回家或者周末和爸爸妈妈,通过“包饺子”等活动,让幼儿参与制作过程,自己来“擀饺 子皮”,“摘菜与洗菜”。同时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一下菜单内容,然后告诉我们。这样,孩子在进餐时会有一种骄傲感, 从而会更加喜欢进餐了。
如何教育幼儿收拾餐具
1个回答2024-01-23 05:58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还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在家时需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吃完饭收拾餐具。那么,呢? 一、讲解收拾餐具的常识 家长要教育幼儿:吃完饭不要把餐具随意往餐桌上一丢,要及时收拾餐具,并擦干净餐桌。这样,保证餐具清洗干净,避免滋生细菌影响健康,也有利于保持居家环境整洁卫生。 二、说情境引导判断正误 家长可以举例幼儿吃完饭时的情景,分别描述正面(正确)与反面(不正确)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 三、互动游戏中践行体验准备:居家环境 玩法:家长与幼儿开展收拾餐具比赛,看谁收拾得最干净。家长可以适当示弱,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在游戏中家长可以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反馈,巩固强化教育的效果。
幼儿园餐前教育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07 20:57
餐前教育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游戏、各类分享、讲故事、唱歌等等,比如幼儿园的以下这些方式:

  欢乐时光:主题就是欢乐二字,欢乐的旅游,欢乐的周末或者是一场欢乐的足球赛,这个主题是开放性的,每个孩子都能讲得很好。一次两到三个人分享,孩子拿着家长帮助做好的“小报”,介绍照片上的是哪些人,在做什么,当时最快乐的是什么事,以及快乐感言。

  食谱播报:针对当天的主菜,小朋友准备一首儿歌,大家一起来唱;然后准备谜语让大家一起猜,比如蘑菇就是: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通过上面的一唱一猜,孩子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这个时候再进行知识竞赛,当天值班的孩子把提前准备的蔬菜营养知识告诉其他小朋友:如菠菜汤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和叶绿素,多吃蔬菜能帮助我们消化吸收;“碎肉豆腐”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能供给我们必要的营养等等。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家长说孩子在家会说维生素C、蛋白质这样的词,而且开始吃蔬菜了!
幼儿园保育员 怎样照顾幼儿进餐
1个回答2024-02-13 03:44
幼儿园的保育员也称生活教师,其指导幼儿进餐的职责是,餐前准备餐点,分餐,幼儿进餐时引导幼儿愉快进餐,不挑食,保持桌面、地板的清洁卫生,鼓励幼儿不挑食,餐后收拾餐具,搞卫生,保持活动室餐后整洁的环境,有需要的话(厨房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餐具的清洗。
幼儿进餐行为教育的研究有哪些参考文献
1个回答2024-01-24 23:14
一、 幼儿进餐行为教育的研究参考文献包括: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幼儿不良饮食习惯》 石朝琴 南京师范出版社
3.《幼儿教育》

二、保持幼儿良好绝蚂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并链埋唤做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维持生命和保证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必须通过进食各类食物并从中摄取丰富的营养来取得。长时间的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行为习惯将会造成幼儿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